#從你開始撐高雄
這是一位有骨氣的高雄人的文章,這篇文章,寫給有骨氣的高雄人。作者呼籲我們終結打混墮落,回歸政策討論,靠自己,而不是等著媒體造出的神,翻轉未來。作者的呼籲,也是我們誠摯的希望!
文:蕪菁雜誌
中國國民黨政權在高雄製造了許多問題。諷刺的是,國民黨出身的韓國瑜,正是國民黨製造的問題之下,最大的受惠者。
高雄興起的過程,都與國家級的產業佈局有關。日治時期的南進政策,是高雄走向現代化工業都市的開始。國民黨政權蕭規曹隨,在日本人留下的港口與工業建設基礎之上,繼續把高雄定位為一個重化工業為主的都市。
這世界上有許多所謂「後工業城市(post-industrial cities)」。這些城市曾因單一產業盛極一時,卻沒有跟上產業轉型的腳步,使得城市的發展面臨瓶頸。高雄也是其中之一。
身為高雄的工業子弟,我不會粉飾太平說,高雄的經濟情勢一片大好。高雄正在轉型,正在走出它過去身為重工業基地的灰撲撲的面貌,走向更多元、更燦爛的未來。
然而,高雄城市轉型的腳步,長期以來因為國民黨政權的掣肘而走得異常艱難;去年1124,更因為國民黨卑劣的選舉操作,高雄,從揚帆待飛的鳳凰,一腳摔下斷崖,成了任人宰割的雞。
很多朋友跟我說,不要一直怪中央政府,不要一直販賣悲情。但是,事實就是國民黨政權對高雄始終都是大小眼。這邊就舉幾個明顯的例子:
🤬 台北捷運一期路網是政府全部蓋好,用象徵性的「一塊錢」價格租給北捷公司營運。高雄捷運不但在吳敦義的「不做不錯」下一拖再拖,離職前夕還弄了個四不像BOT,把財政爛攤丟給後人收。
🤬 台北市的治水,從民國五十年代就開始做,民國七、八十年代,十五年的《台北地區防洪計劃》,就花掉了(三、四十年前的)一千一百多億。而高雄只是近十年拿了三百億,用滯洪池這種省錢的方法治水,去年選舉就被韓國瑜的網軍罵到臭頭。
🤬 直轄市健保補助欠費問題(縣市則是由省政府、後來的中央政府概括承受),馬英九政府編了四百億給郝龍斌收爛攤子(柯文哲還很愛吹噓自己會還債),高雄陳菊?自己看著辦吧…
🤬 鐵路地下化,台北是中央百分之百出錢蓋好,高雄的左營段、高雄段就要市府自籌25%,鳳山段55%。光是這一筆,高雄就比台北多出了幾百億。
🤬 過去高雄以中油為首的重工業大廠,幾乎都是污染高雄稅繳台北。中油九成以上的生產都在高雄,總部卻在信義計劃區;氣爆肇事的李長榮,總部在台北八德路。這也使得以「營利事業總銷售額」為最大公式權數的統籌分配款,高雄格外吃虧。前年柯文哲還嗆陳菊,說高雄繳稅能力不夠,台北營利事業銷售額十二兆,高雄只有四兆。他故意不講的是,這數字裡面光是中油就佔了一點二兆。
🤬 高雄世運主場館,在阿扁總統任內定案開工;總統換了馬英九,國民黨立委就發動凍結世運主場館的預算,讓主場館工程做不下去。若不是陳菊塌下面子求互助營造先墊住這筆工程款,2009世運,可能主場館就要開天窗。許多扁朝定案的建設,包括衛武營兩廳院、海音中心等,都在馬朝受到杯葛,進度拖延了五到十年不等。
🤬 六都升格,馬英九政府原先承諾各直轄市改制後,中央補助款項絕不會短少。事實是,升格以後,高雄所得的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款、計畫性補助款加一加,五年間就短少了818億。
國民黨虧待高雄的,太多太多了,不是只有這些。經費只是問題的其中一部份;最深層的問題,是心態。國民黨殖民政權,對高雄的想法就是你就乖乖當一個重工業城市,壓搾自己的環境與人力資源給台北吃香喝辣就好。至於污染、人文、產業未來性等層面的問題,他們其實是不怎麼關心的。
高雄升格直轄市四十年了,但是在這四十年間,大多數時候空有一個直轄市的組織架構(與隨之而來的財政負擔,包括市立中小學的經費、十八趴優存利息、健保費補助…等),卻沒有直轄市的財源、基礎建設與施政願景。事實上,台中、台南、桃園2010升格以後,也或多或少面臨到與高雄類似的問題,只是高雄默默地承受這些壓力三十年而已。
抱怨歸抱怨,不管資源再怎麼拮据、城市管轄區域變得再怎麼龐大、國民黨政權再怎麼大小眼,城市轉型還是要做。而唯一有意願,哪怕騰轉挪移、舉借債務、引進民間資金……想盡各種方法,也要推動高雄基礎建設與城市轉型的,正是那個去年1124被大家踩在地上糟蹋的民進黨市府。
我不求大家把民進黨奉若神明,只要求大家想一想,從1998高雄市首次政黨輪替以來,在高雄發生的點點滴滴的變化。
在吳敦義任內,因為府會不和、地方利益角力、市長本人的消極…等諸多因素,高雄捷運遲遲無法動工,高雄人也始終對動工不抱希望。但是在民進黨執政期間內,高雄捷運完工了,鐵路地下化也完工了,車站區的再造也從夢想變成現實。因為吳敦義草率簽核BOT案而造成的財務大坑,也在陳菊市府與捷運公司的共同努力下轉大虧為小盈,也才有了之後的輕軌環線案。
過去高雄工業昌盛,文化建設卻幾乎等於零。民進黨執政的這二十年來,高雄有了愛河文化走廊,有了世界一流的衛武營,有了自由行遊客必定朝聖的駁二藝文特區,有了一鄉一圖書館而不是聊勝於無的閱覽室,有了最成功的獨立音樂活動大港開唱…有那麼一瞬間,高雄從文化沙漠,變成了南台灣最生猛的次文化火車頭。
而在蔡英文總統上任後,中央、地方有了「同心拼經濟」的契機。路竹科學園區滿租,橋頭科學園區也定案了。國艦國造、風電產業,都將為中鋼、台船為首的一系列協力廠商,帶來利潤與技術研發兼具的產業機會。
而這一切一切的希望,卻因為去年1124的選舉結果,戛然而止。
身為高雄人,韓國瑜的當選,對我來說是可理解又難以理解的現象。
可以理解的是,在全球化、向北集中的都市化、不設限的產業外流中國,還有馬英九的區域歧視政策下,高雄是比較吃虧的一方。長期以來高雄的「悶經濟」,進行到一半的城市轉型工程,還有略顯老態的民進黨市府團隊…2018年的高雄,確實有很多需要進步的空間。
市民對陳菊市府太熟悉而不盡滿意,對來自台北的韓國瑜卻是完全陌生。
👉 去年高雄市長選舉韓國瑜誇張、怪誕,絲毫不負責任卻又貼近基層社會的選舉話術,相對於陳其邁太過認真卻缺乏激情的選舉語言,對高雄市民來說,是非常新鮮的。
👉 而媒體以過半的版面與新聞時段,聚焦在韓國瑜身上,這種造神的力度,更是長期被台北主流媒體無視的高雄人,所沒有體驗過的。
👉 柯文哲別有居心,炒作吳音寧議題,側面幫韓國瑜背書;時代力量則是猛打所謂的慶富「弊案」,將馬、吳的政治責任,巧妙地轉嫁給陳菊。
高雄市民所不熟悉的諸多因素,層層疊加之下,導致了韓國瑜的勝利。
而高雄卻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不久前,高雄的市政討論是認真的;我們討論高雄該怎麼配合國家經濟政策,我們討論衛武營該如何經營,我們討論輕軌該不該續建成圓。
而現在,我們卻墮落到,連要求市長待在高雄上班,都成了一種奇蹟。我們眼睜睜見到,本來就是痞子性格的韓國瑜,每天沉醉酒鄉,苦民所苦睡到中午,而上班處理市政不到兩三個小時,就急急忙忙跳上高鐵跑總統競選行程。
我們眼睜睜見到,市政荒廢至斯,連個最基本的割草修紅綠燈,都成了不確定性;陳菊市府好不容易達成收支平衡,韓國瑜才剛過半年就欠一屁股債。選前批評陳菊標售市府土地,現在賣得更浮濫更廉價,更像賣祖產的不肖子孫。市長夫人的私密好友堂而皇之地盤踞市府肥缺,而認真的事務官屢遭排擠。
我們眼睜睜見到,黑道議長風光回歸,國民黨議會過半。辛苦達成的建設成果,在議員的嘴裡只是個借廁所的地方。尤有甚者,在黑道議長的主導之下,市政總質詢時間被腰斬,議員被「強制下班」,連最基本的市政監督,都成了奢求。
這樣的高雄,市民諸君,您們能接受嗎?至少我是不能!
我們因為一時被迷惑,而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但是,我們還有補救的機會。至少,我們必須要阻止韓國瑜進窺總統大位,這是我們高雄市民對整個國家的責任!更進一步,我們應該要用手中罷免的一票,把明顯不適任市長的韓國瑜下架。
這些目標,說來簡單,做起來非常不容易。尤其韓國瑜背後有中共的支持,和國民黨毫無底線的復辟慾望。接下來會選戰會打到如何骯髒的程度,難以預料。
但是,我們知道,高雄人是有骨氣的。高雄人,可以被唬弄一次,不能被欺騙一世!
韓流的錯誤,從高雄開始,也將由高雄人親自收拾!
韓國瑜,你等著瞧,看高雄人怎麼擊碎你的總統美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5萬的網紅相信音樂Bin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五月天 〈頑固〉音樂錄影帶│ Director:Muh Chen 陳奕仁 Production House:Grass Jelly Studio 仙草影像 Starring:Tony Leung 梁家輝 Co-Starring:Mei Hsiu Lin 林美秀 / Kang Jen Wu 吳慷仁...
互助營造 統 編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篇文章,寫給有骨氣的高雄人。
國民黨政權在高雄製造了許多問題。諷刺的是,國民黨出身的韓國瑜,正是國民黨製造的問題之下,最大的受惠者。
高雄興起的過程,都與國家級的產業佈局有關。日治時期的南進政策,是高雄走向現代化工業都市的開始。國民黨政權蕭規曹隨,在日本人留下的港口與工業建設基礎之上,繼續把高雄定位為一個重化工業為主的都市。
這世界上有許多所謂「後工業城市(post-industrial cities)」。這些城市曾因單一產業盛極一時,卻沒有跟上產業轉型的腳步,使得城市的發展面臨瓶頸。高雄也是其中之一。
身為高雄的工業子弟,我不會粉飾太平說,高雄的經濟情勢一片大好。高雄正在轉型,正在走出它過去身為重工業基地的灰撲撲的面貌,走向更多元、更燦爛的未來。
然而,高雄城市轉型的腳步,長期以來因為國民黨政權的掣肘而走得異常艱難;去年1124,更因為國民黨卑劣的選舉操作,高雄,從揚帆待飛的鳳凰,一腳摔下斷崖,成了任人宰割的雞。
很多朋友跟我說,不要一直怪中央政府,不要一直販賣悲情。但是,事實就是國民黨政權對高雄始終都是大小眼。這邊就舉幾個明顯的例子:
🤬 台北捷運一期路網是政府全部蓋好,用象徵性的「一塊錢」價格租給北捷公司營運。高雄捷運不但在吳敦義的「不做不錯」下一拖再拖,離職前夕還弄了個四不像BOT,把財政爛攤丟給後人收。
🤬 台北市的治水,從民國五十年代就開始做,民國七、八十年代,十五年的《台北地區防洪計劃》,就花掉了(三、四十年前的)一千一百多億。而高雄只是近十年拿了三百億,用滯洪池這種省錢的方法治水,去年選舉就被韓國瑜的網軍罵到臭頭。
🤬 直轄市健保補助欠費問題(縣市則是由省政府、後來的中央政府概括承受),馬英九政府編了四百億給郝龍斌收爛攤子(柯文哲還很愛吹噓自己會還債),高雄陳菊?自己看著辦吧…
🤬 鐵路地下化,台北是中央百分之百出錢蓋好,高雄的左營段、高雄段就要市府自籌25%,鳳山段55%。光是這一筆,高雄就比台北多出了幾百億。
🤬 過去高雄以中油為首的重工業大廠,幾乎都是污染高雄稅繳台北。中油九成以上的生產都在高雄,總部卻在信義計劃區;氣爆肇事的李長榮,總部在台北八德路。這也使得以「營利事業總銷售額」為最大公式權數的統籌分配款,高雄格外吃虧。前年柯文哲還嗆陳菊,說高雄繳稅能力不夠,台北營利事業銷售額十二兆,高雄只有四兆。他故意不講的是,這數字裡面光是中油就佔了一點二兆。
🤬 高雄世運主場館,在阿扁總統任內定案開工;總統換了馬英九,國民黨立委就發動凍結世運主場館的預算,讓主場館工程做不下去。若不是陳菊塌下面子求互助營造先墊住這筆工程款,2009世運,可能主場館就要開天窗。許多扁朝定案的建設,包括衛武營兩廳院、海音中心等,都在馬朝受到杯葛,進度拖延了五到十年不等。
🤬 六都升格,馬英九政府原先承諾各直轄市改制後,中央補助款項絕不會短少。事實是,升格以後,高雄所得的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款、計畫性補助款加一加,五年間就短少了818億。
國民黨虧待高雄的,太多太多了,不是只有這些。經費只是問題的其中一部份;最深層的問題,是心態。國民黨殖民政權,對高雄的想法就是你就乖乖當一個重工業城市,壓搾自己的環境與人力資源給台北吃香喝辣就好。至於污染、人文、產業未來性等層面的問題,他們其實是不怎麼關心的。
高雄升格直轄市四十年了,但是在這四十年間,大多數時候空有一個直轄市的組織架構(與隨之而來的財政負擔,包括市立中小學的經費、十八趴優存利息、健保費補助…等),卻沒有直轄市的財源、基礎建設與施政願景。事實上,台中、台南、桃園2010升格以後,也或多或少面臨到與高雄類似的問題,只是高雄默默地承受這些壓力三十年而已。
抱怨歸抱怨,不管資源再怎麼拮据、城市管轄區域變得再怎麼龐大、國民黨政權再怎麼大小眼,城市轉型還是要做。而唯一有意願,哪怕騰轉挪移、舉借債務、引進民間資金……想盡各種方法,也要推動高雄基礎建設與城市轉型的,正是那個去年1124被大家踩在地上糟蹋的民進黨市府。
我不求大家把民進黨奉若神明,只要求大家想一想,從1998高雄市首次政黨輪替以來,在高雄發生的點點滴滴的變化。
在吳敦義任內,因為府會不和、地方利益角力、市長本人的消極…等諸多因素,高雄捷運遲遲無法動工,高雄人也始終對動工不抱希望。但是在民進黨執政期間內,高雄捷運完工了,鐵路地下化也完工了,車站區的再造也從夢想變成現實。因為吳敦義草率簽核BOT案而造成的財務大坑,也在陳菊市府與捷運公司的共同努力下轉大虧為小盈,也才有了之後的輕軌環線案。
過去高雄工業昌盛,文化建設卻幾乎等於零。民進黨執政的這二十年來,高雄有了愛河文化走廊,有了世界一流的衛武營,有了自由行遊客必定朝聖的駁二藝文特區,有了一鄉一圖書館而不是聊勝於無的閱覽室,有了最成功的獨立音樂活動大港開唱…有那麼一瞬間,高雄從文化沙漠,變成了南台灣最生猛的次文化火車頭。
而在蔡英文總統上任後,中央、地方有了「同心拼經濟」的契機。路竹科學園區滿租,橋頭科學園區也定案了。國艦國造、風電產業,都將為中鋼、台船為首的一系列協力廠商,帶來利潤與技術研發兼具的產業機會。
而這一切一切的希望,卻因為去年1124的選舉結果,戛然而止。
身為高雄人,韓國瑜的當選,對我來說是可理解又難以理解的現象。
可以理解的是,在全球化、向北集中的都市化、不設限的產業外流中國,還有馬英九的區域歧視政策下,高雄是比較吃虧的一方。長期以來高雄的「悶經濟」,進行到一半的城市轉型工程,還有略顯老態的民進黨市府團隊…2018年的高雄,確實有很多需要進步的空間。
市民對陳菊市府太熟悉而不盡滿意,對來自台北的韓國瑜卻是完全陌生。
👉 去年高雄市長選舉韓國瑜誇張、怪誕,絲毫不負責任卻又貼近基層社會的選舉話術,相對於陳其邁太過認真卻缺乏激情的選舉語言,對高雄市民來說,是非常新鮮的。
👉 而媒體以過半的版面與新聞時段,聚焦在韓國瑜身上,這種造神的力度,更是長期被台北主流媒體無視的高雄人,所沒有體驗過的。
👉 柯文哲別有居心,炒作吳音寧議題,側面幫韓國瑜背書;時代力量則是猛打所謂的慶富「弊案」,將馬、吳的政治責任,巧妙地轉嫁給陳菊。
高雄市民所不熟悉的諸多因素,層層疊加之下,導致了韓國瑜的勝利。
而高雄卻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不久前,高雄的市政討論是認真的;我們討論高雄該怎麼配合國家經濟政策,我們討論衛武營該如何經營,我們討論輕軌該不該續建成圓。
而現在,我們卻墮落到,連要求市長待在高雄上班,都成了一種奇蹟。我們眼睜睜見到,本來就是痞子性格的韓國瑜,每天沉醉酒鄉,苦民所苦睡到中午,而上班處理市政不到兩三個小時,就急急忙忙跳上高鐵跑總統競選行程。
我們眼睜睜見到,市政荒廢至斯,連個最基本的割草修紅綠燈,都成了不確定性;陳菊市府好不容易達成收支平衡,韓國瑜才剛過半年就欠一屁股債。選前批評陳菊標售市府土地,現在賣得更浮濫更廉價,更像賣祖產的不肖子孫。市長夫人的私密好友堂而皇之地盤踞市府肥缺,而認真的事務官屢遭排擠。
我們眼睜睜見到,黑道議長風光回歸,國民黨議會過半。辛苦達成的建設成果,在議員的嘴裡只是個借廁所的地方。尤有甚者,在黑道議長的主導之下,市政總質詢時間被腰斬,議員被「強制下班」,連最基本的市政監督,都成了奢求。
這樣的高雄,市民諸君,您們能接受嗎?至少我是不能!
我們因為一時被迷惑,而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但是,我們還有補救的機會。至少,我們必須要阻止韓國瑜進窺總統大位,這是我們高雄市民對整個國家的責任!更進一步,我們應該要用手中罷免的一票,把明顯不適任市長的韓國瑜下架。
這些目標,說來簡單,做起來非常不容易。尤其韓國瑜背後有中共的支持,和國民黨毫無底線的復辟慾望。接下來會選戰會打到如何骯髒的程度,難以預料。
但是,我們知道,高雄人是有骨氣的。高雄人,可以被唬弄一次,不能被欺騙一世!
韓流的錯誤,從高雄開始,也將由高雄人親自收拾!
韓國瑜,你等著瞧,看高雄人怎麼擊碎你的總統美夢!
(圖片來源:電影《不能沒有你》)
互助營造 統 編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灣區新建設追蹤系列 4
#如何譜出屬於高雄的海洋之歌?
星期天大家會不會搭輕軌出門走走呢? 車行經過C10-11站之間的愛河灣時,港邊聳立著一座還在興建中,背靠背,充滿張力的雙塔。
兩座高塔就是海洋流行音樂中心的主塔樓,也是未來主要表演場地所在,塔樓則做為產創與商業空間。另外,下行列車從C9站開出後,從轉彎看見海開始,一路上的場域也都是流行音樂中心的腹地,包含live house的小鯨魚、展示與觀光服務中心的蜂巢、文化展館的小海豚、一直到過了愛河橋後的兩座高塔,靠近C11車站的是容納超過5000人的室內表演廳,後方則是可容納12000人的戶外場地,一路可連結到駁二。
流行音樂中心是扁政府時代的「新十大建設」之一,經過國際競圖後,由西班牙建築師Manuel Alvarez Monteserin Lahoz得獎。2011年簽約後,原訂2015年底完工,但就像新灣區許多建設一樣,中間經歷加入輕軌設計、國外與國內建築師權責看法不同的紛爭等問題,以至於工程大幅拖延,目前改為2018年底完工。
本工程分為兩標,第一標為愛河左岸的六座小鯨魚live house場館,已經於去年底完成。第二標由互助營造得標,不論工期、工地管理、與施工品質都比第一標的營造廠來得優良,目前進度已達63%,比預計提前2%,主體鋼構部分全數完成,正在進行外牆與隔間等工程施作,明年底完工不成問題。
然而,好過日除了和大家一起期待高雄的蛻變以外,還要指出幾個問題:
■ 改善工程管理能力
在工程協調方面,我們再次看到跨局處的溝通困難(輕軌早就知道要蓋了,你們設計時是不會問一下嗎?)也看到政府機構缺乏誠信的不實宣傳。小編印象中,吉田修一在描述台灣高鐵修建過程的小說《路》中,就提到台灣政府習慣先大肆宣傳一個不可能完工的時間,快到的時候再偷偷用小篇幅公告修改的陋習。日本人覺得很不可思議的事情,台灣人卻是習以為常,不去好好檢視工程管理系統上出了什麼問題。
■ 建立流行音樂產業鍊
其次,大家更關心的應該是,興建好「流行音樂中心」後,真能帶動「流行音樂產業」嗎? 雖然此案並不只有硬體經費,也有在地流行音樂培育經費,但上下游產業鏈以及高雄的「流行音樂特色」,小編觀察這幾年的時間仍未充分建立。本案完成後,將移撥文化局管理,而文化局對於場館的使用也尚未完全掌握。若只是想把空間發包出去,那麼對產業的推動來說,仍不免遺憾。
■ 透過流行音樂中心建立高雄港灣意象
最後,設計團隊在競圖時,把台灣的夜市文化、海洋文化的元素放入了設計中而獲得首獎,但如何在場地內貫徹這些元素?高雄的海洋文化到底是什麼?要讓外地遊客看到什麼象徵高雄的元素?
我們之前曾經介紹過,畢爾包藉著古根漢進行了城市形象與產業的翻轉,成為世界學習的對象。但這畢竟是通則不是特例,必須要讓城市周邊協同地標共同發展才有可能。因此我們必須思考,將新灣區效益外擴到城市內,我們做了什麼?
這些議題,小編曾經請教市府官員,雖然他們也很認真推動規劃,但還是沒有提供一個明確的計畫或願景。因此,好過日也會和大家一起監督,並持續報導世界上的案例,來讓高雄吸取經驗~ 也歡迎大家留下意見~
-\-\-
📌延伸閱讀:
#新灣區新建設追蹤系列
1.總圖二期會館:http://goo.gl/LPvaoc
2.高雄展覽館後續發展:http://goo.gl/QGx9dU
#高雄 #亞洲新灣區 #海洋流行音樂中心 #遊艇碼頭 #愛河灣
互助營造 統 編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五月天 〈頑固〉音樂錄影帶│
Director:Muh Chen 陳奕仁
Production House:Grass Jelly Studio 仙草影像
Starring:Tony Leung 梁家輝
Co-Starring:Mei Hsiu Lin 林美秀 / Kang Jen Wu 吳慷仁 / Pei An Lo 羅北安 / Vivian Song 宋芸樺
Client:B’in Music 相信音樂
Composer / Lyrics:Ashin 阿信
Music / Arranger:Mayday 五月天
Sound Effect:Jay Huang 黃士杰 / Ashin 阿信
Artist Manager:Jenny Hung 洪慧真 (小肉包)
Vice Manager:Joe Yeh 葉容希
Management Executive:Bomb Hsueh 薛秋邦 / Greg Liao 廖偉竣
Manager Assistant:Chi Wan Hung 洪琬棋 / Una Zheng 鄭雅瀞
Marketing Planner:River Chou 周靆弟
Executive Planner:Pkn Hsu 徐南豪
Makeup:Ado 杜國璋 / Cynthia Du 杜佳蓉
Hairstyle:Gary Li 李宗諺 / Wayne Shen 沈傳惟@O+ Studio
Stylist:Paul Tsao 曹偉康 / Tiffany Lin 林欣潔 / Guan Yi Yu 余冠儀
Actor Co-ordinator:Mei Chang 張鳳美
Starring:Tony Leung 梁家輝
Manager:Janet Chow 周曉玟
Makeup:Hsiu Wen Kao 高秀雯@prettycool
Hairstyle:Yun 雲@Driven.By.
Co-Starring:Mei Hsiu Lin 林美秀
Manager:Pika Chiu 邱小碧
Makeup:Ying Wei Wu 吳穎唯
Hairstyle:Louis Chen@Flux collection
Co-Starring:Kang Jen Wu 吳慷仁
Co-Starring:Pei An Lo 羅北安
Manager:Yen Hsiang Lee 李彥祥
Co-Starring:Vivian Song 宋芸樺
Manager:Reese
Makeup: Venny Chen 陳聆薇@Divabeauty
Hairstyle:Neo Lai@Flux Collection
Production DEPT.:
Production House:Grass Jelly Studio 仙草影像
Director:Muh Chen 陳奕仁
Assistant Director:Ginger Wang 王珍 / Showy Lin 林修毅
Director’s Assistant:Xiao Chi Lin 林曉娸 / Ming Ying Lu 呂明穎
Producer:Olan Huang 黑輪 (黃建樺)
Location Manager:Chien Tai 江建泰 / Yen Hao Chen 陳彥豪
Production Team: Hsiao Chin Huang 黃筱晴 / Hsin Cheng Jen任信成
Best Boy Grip:
Tzu Hao Tsao 曹子浩 / Wei Chin Tang 湯惟欽 / Ming Lung Wu 吳明龍 / You Cheng Huang 黃宥誠
Zheng Han Chen 陳政翰 / Jia Hao Lin 林家豪 / Gong Min Lan 藍功民 / Xiao-Long 小龍
A-Chang 阿昌 / A-Yiag 阿英
D.P.:Sheng Siang Fan 范勝翔
1nd Asst. Camera:Pin Ni 倪彬
Assistant Camera:
Zheng Yang Wang 王政洋 / Yu Zhen Zhang 張育甄 / Xin Long Huang 黃信龍
Gaffer:Wen Tai Liang 梁文台
Lighting Technician:
Li Ren Liu 劉麗仁 / Chuan Ci Liou 劉川琪 / Yu Ren Fu 傅昱仁 / Cen Zhang Lin 林岑璋
Zhao Yuan Ji 紀朝元 / Jia Xin Qiu 邱家鑫 / Chong You Chen 陳重佑
Camera Rental:Leader Asia Pacific Creativity Center 利達數位影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hao Zheng Yang 楊紹正
Studio / Lighting:Hong Chen Film Studio 鴻臣片場
Recording Engineer:方程式影音工作室
Support Equipment:異能影業器材有限公司 / Powered by Discuz! HD.Club 精研視務所
Art Director:Chicken Rice 雞肉飯(蕭仁傑)
Visual Coordinator:Cheng En Chang 張誠恩
Concept Illustrator:Meerkat Chou 周庭羽
Set Decorator:Si Hong Chen 陳熹弘 / Gladys Li 李姮萱
Set Dresser:
Cynthia Wu 吳星雅 / Chih Yi Wang 王智儀 / Yan Ru Lin 林晏如
Michelle Chang 張雲涵 / Chuan Jun Tong 童傳鈞
Frank Scenic Art Studio 法蘭克國際質感藝術工作室
Scenic Art Consultant:Frank Chen 陳新發
Scenic supervisor: Yen-Ju Lin 林彥儒
Head Painter:Wan Yun Xie 謝萬運 / Tung-Jung Yu 游東榮
Painter:
Zhong Shu Xie 謝忠恕 / Ying Xian Lin 林盈閑 / Yi Tian Lai 賴儀恬 / Pei Chen Lin 林佩蓁
JIa Ling Li 李佳陵 / Yu Jia Guo 郭育嘉 / Yu Ying Chen 陳宥縈 / Man Jing Wang 王曼菁
Xin Min Liao 廖心敏 / Pin Chou Chi 紀品竹
Special Props:老四團隊
Jing Qian Wu 吳京虔 / Chia Fang Pan 潘嘉芳 / An Min Li 李安民 / Kun Hui Chou 周昆輝
Chien Chen Lu 呂建辰 / Wei Hao Tseng 曾偉豪
Style DEPT. :
Actor's Stylist:Yu Ping Huang 黃郁萍
Apparel Stylist:Barbie Chen 陳八比
Makeup & Hairstyle:Nicky Yu 於谷欽 / Julia Chang 張麗容
Costume:
Shou Hsiang Liu 劉守祥 / Chang Shih Wang 王長詩
Lin Kuo 郭霖 / Chen Y Chuang 莊鎮溢
Talant DEPT.
Casting Director:Ya Ching Chang 張雅晴
Actor:
Dylan Lin 林宥綸 / Jung Tzu Chang 張容慈 / Ching Yu Chang 張景禹 / Ru Chun Tang 湯茹涒
Ting Han Lin 林鼎翰 / Pei-Yu Liao 廖珮妤 / Yi Chia Liu 劉鎰嘉 / Li Rong Tu 涂力榮
Roun Tan 譚融 / Hong Chi Chan 陳泓齊 / Hung Min Su 蘇泓旻
Action Director:Gino Yang 楊志龍
Action Coordinator:Jerrie Chen 陳杰睿
Action Assistant:Yu Wei Dong 董瑀暐
Stunt:Cheng Te Lin 林正德 / Ya Ling Tsai 蔡雅玲
Design & Animation: Grass Jelly Studio 仙草影像
VFX Supervisor:Weiting Chen 陳威廷
Post Production Producer:Iris Liao 廖梓雯
Project Manager:Ekijo Lai 賴奕如
Financial Manager:Lulu Chen 陳奕如
Story Consultant:Nien Hsiu Li 李念修
Story:Both Li 李季軒
Storyboard:
Both Li 李季軒
Yu Shuo Leung 梁育碩
Designer:
Ida Chen 陳志育
Yang Hsi Hsiao 蕭羊希
Yu Shuo Leung 梁育碩
Desinger Assistant:
Xiang Huang 黃韋翔
Yuin Chen Chiu 邱芸晨
Modeling&Texturing:
Ozisun Lien 連寬益
Jun Jia Huang 黃俊嘉
CG Environment:
Greg Miao 苗天雨
Erine Chen 陳悅霖
FX:
Han Lin 林伯瀚
Ozisun Lien 連寬益
Lighting:
Ozisun Lien 連寬益
Greg Miao 苗天雨
Wen Ting Li 李文婷
Jun Jia Huang 黃俊嘉
Compositing:
Greg Miao 苗天雨
Ozisun Lien 連寬益
Wen Ting Li 李文婷
Gobao Lin 林佳儀
Jun Jia Huang 黃俊嘉
Editor:
Muh Chen 陳奕仁
Nien Hsiu Li 李念修
Colorist:
Ming Yuan Chuan 全明遠
Weiting Chen 陳威廷
Special Thanks:
青年公園-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管理處
台灣科學教育館
NASA一場人類冒險特展-傑迪斯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 John Nurminen Events B. V.
統一超商 中和建康門市
新大皇映象太和新建工程
互助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內湖285小老闆麵攤
內湖遠雄時代總部
國家財經大樓
亞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頑固
詞曲:阿信
編曲 演奏:五月天
我身在 當時你 幻想的 未來裡
這個狂熱和衝動 早已冷卻的如今
你頑固 的神情 消失在 鏡子裡
只留下 時光消逝的痕跡
每顆心 的相信 每個人 的際遇
每個故事的自己 反覆地問著自己
這些年 讓步的 你是否 會嘆息
有什麼 是你永遠不放棄?
一次一次你 吞下了淚滴 一次一次 拼回破碎自己
一天一天你 是否還相信 活在你心深處 那頑固自己
你追逐 你呼吸 你囂張 的任性
鼻青臉腫的哭過 若無其事的忘記
如果你 能預知 這條路 的陷阱
我想你 依然錯得很過癮
走過的 叫足跡 走不到 叫憧憬
學會收拾起叛逆 學會隱藏了表情
卸下了 這面具 我想說 謝謝你
謝謝你 一路陪我到這裡
一次一次你 吞下了淚滴 一次一次 拼回破碎自己
一天一天你 是否還相信 活在你心深處 那頑固的自己
一次一次你 吞下了淚滴 一次一次 拼回破碎自己
一天一天你 是否還相信 活在你心深處 那頑固的
你當時相信 的那些事情 會在如今 變成美麗風景
每當我遲疑 從不曾忘記 活在我心深處 那頑固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