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美國公債券殖利率大漲,造成全球股市出現大回檔:
華爾街開始擔心債券殖利率飆升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71271
不過,美國公債殖利率上漲可怕嗎,對股市後勢會有很大的影響? 我們來看看外資及法人是怎麼看這件事的?
外資預估若3月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超過1.55%,SPX將拉回修正10%
BCA於2021/2/23已發佈報告指出,依據2009年以來的歷史經驗顯示(參見下圖一),當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快速上揚,通常在未來1~2個月後的S&P500指數(SPX)將拉回修正,因此預測倘若3月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超過1.55%以上、6月來到2.05%,則推估SPX將從高點修正10%左右,約當3500~3600點(高點3950點)。
2021/2/25盤中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突破1.6%,導致美股重挫,其中又以費半(SOX)下跌5.8%為重災區,其次為那斯達克指數下跌3.52%、SPX下跌2.43%、道瓊指數下跌1.75%。目前SPX及SOX的評價位於近5年均值+2SD左右(參見下圖二),故此次因美債殖利率上揚所造成的股市重挫,仍先以股市漲多回檔修正的角度來看(評價面的修正),主因美債殖利率上揚的利空訊息早已在市場預估範圍內,而通常會造成股市波段大幅重挫的原因則來自於「黑天鵝」。
此外,先前在產業大報告的補充章節(二)有提到,費半(SOX)具領先指標功能,2000~2015年的費半(SOX)幾乎都領先標普500指數(SPX)及道瓊(INDU)率先做頭下跌,隔1~2季之後,才見到SPX和INDU明顯回跌,而2021/2/26費半(SOX)已反彈上漲2.28%,並未再持續重挫,因此未來仍可持續留意費半的走勢。
至於後續的指數走法,可點入以下的大盤解析文:
https://www.pressplay.cc/link/A7518165E2?oid=AE5E0E9AB0
雖然上周指數大跌,但在2020/12/27發表一份「近期法人看好的可操作個股名單」,內文提及現在市場資金主要集中在「漲價題材」及「復甦題材」兩個主軸上,尤其是電子產業仍是上肥下瘦的趨勢,上游率先吹起漲價風,下游則可望將成本順利轉嫁出去,因此挑選出「晶圓代工」、「矽晶圓」、「封測、「驅動IC設計、「MOSFET/二極體」、「面板」、「被動元件」、「記憶體」、「銅箔基板」等族群及相關個股,傳產則是「航運」、「鋼鐵」、「塑化」、「工具機」等族群及個股。
而依此操作的話,累計至2月底的報酬率,所列出的電子股及傳產股累計前2月最高報酬率合計977%,倘若放到2/26收盤價的報酬率則為487%,其中又以電子股表現最為優異。
詳細說明請點入以下網址:
https://www.pressplay.cc/link/490C29506A?oid=AE5E0E9AB0
Pressplay 訂閱學習
https://reurl.cc/b5d00o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
「中美矽晶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美矽晶評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美矽晶評價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中美矽晶評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美矽晶評價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美矽晶評價 在 精華區Tech_Job 文章列表-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中美矽晶評價 在 中美矽晶宜蘭ptt-靠北上班族 的評價
- 關於中美矽晶評價 在 中美矽晶面試ptt - 藥師家 的評價
- 關於中美矽晶評價 在 中美晶環球晶關係的情報與評價,MONEYDJ、CNYES、PTT 的評價
- 關於中美矽晶評價 在 [請益] 中美晶與友達| Tech_Job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中美矽晶評價 在 [標的] 5483 中美晶相關類股齊漲多 - PTT評價 的評價
中美矽晶評價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生出全台灣 1% 新生兒的台積電,護國神山從何而來】
在美中貿易戰、世界經濟供應鏈重組之際,台灣或成最大贏家。
這樣的經濟基礎,要追溯到前總統李登輝在 1996 年提出的「戒急用忍」政策。
現在,台灣才得以倚靠半導體產業這個「矽盾」,向中美兩大國叫牌。
-
➤ 護國神山對台灣有多重要
2020 年,台積電市值破 4100 億美元,擠進全球市值前 10 名之列。
同時,台積電的市值佔台灣股市加權指數的比重,將近 30%。(第二名的鴻海,則是 2%!)
「十萬青年十萬肝,GG輪班救台灣」,更是這一代自然組學生畢業後,表達愛國的行動方式。
員工總人數 5 萬人的台積電,在 2019 年的新生兒數量,佔全台的 1.4%。
從經濟產值、到工時、到生育率,這座護國神山之於台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 被企業老闆罵爆也要堅持的「戒急用忍」政策
然而,護國神山也曾差點抵擋不住誘惑。
在1990 年代,台商紛紛西進中國。時任總統李登輝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提出了辣個影響台灣經濟至今的「戒急用忍」政策。
「戒急用忍」的全名其實是,「戒急用忍,行穩致遠」。
李登輝當時禁止「高科技及基礎建設」赴中投資,單一投資在 5,000 萬美元以上的項目則需專案審核。政策目的是,讓高科技產業能夠根留台灣。
此政策宣布後,就連非常支持台灣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都在公開場合嚴厲批評,認為這是不當干預企業決策的作法。
-
➤ 回頭看這「戒急用忍」 20 年
張忠謀後來還是選擇配合國家政策。相較之下,原本與台積電並稱為為「晶圓雙雄」的聯電,在當年積極西進。
就結果論,台積電以自主研發的製程技術,在 2003 年拉開差距。而現在,台積電的股價是聯電的 15 倍。
聯電榮譽董事曹興誠在 2020 年初,也曾表示,「如果能重來,我希望我們沒有到大陸協助設廠」。
這句話,對照 24 年前李登輝在提出「戒急用忍」時所說的「台灣的晶圓代工廠能晚一天去大陸,就晚一天,這樣對台灣來說才是好事。」
在 2020 年,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美中貿易戰讓全球供應鏈重組,前總統李登輝也在這年過世。
此刻,我們要如何回頭評價,影響台灣超過 20 年的「戒急用忍」政策,並以此為基礎展望台灣下一個 20 年的經濟政策?
❐ 你一定要參加這個活動
「李登輝學」座談會
12/12(六)13:30 經貿政略:戒急用忍與台灣當前經濟戰略
12/26(六)13:30 農業政策:李登輝農本主義與台灣的未來
01/09(六)13:30 民主轉型:從野百合到太陽花的公民參與
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表演廳(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 46 號)
免費活動,知識飽滿
(說不定法白的大家會出現喔,但不一定嘿嘿)
——————————————————
免費索票:https://bit.ly/2JCqJnc
等你來!
中美矽晶評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們的下一代和美國pk科技,能贏在起跑線上嗎?
分享一篇我的好朋友談教育的文章,作者郝景芳是大陸知名新銳科幻作家、教育企業「童行學院」的聯合創始人,比較東西方在兒童基礎教育思維上的差異,探討我們的下一代需要什麼、而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
文章轉載自郝景芳的微信公眾號:晴媽說(id:qingmashuo),已獲作者轉載授權。
前一段時間,有一所學校招生的新聞悄無聲息佔據了很多關注教育的人目光C位,紛紛議論:如果是你,會送孩子去這所驚世駭俗的學校嗎?
▎從一所學校引發的討論
這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呢?原來是矽谷鋼鐵俠 Elon Musk 埃隆.馬斯克給自己孩子建立的私人小學,現在對外公開招生了。
消息一經發出,瞬間擠破頭。加州有1000個以上家庭遞交了申請。 (注意!這只是本校Ad Astra的分校Astra Nova,雖然課程和模式照搬了本校,但畢竟只是子品牌,就已經如此轟動了。)為什麼?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所學校入學考什麼:
試題一:首次殖民火星任務需要一位隊長。以下為六位候選人自評及他評的創造力、合作力、尋找資源力、定力、學習力、體力、意志力,七個方面的數值。
1.1 請問哪位候選人最適合擔任隊長來完成以下任務:
“存活並在火星建立基地,在兩年後返回地球。”
1.2 如果任務變成以下,誰又更適合:
“存活並在火星建立基地,使用火星的資源建立能源工廠。永久待在火星並等待三年後第二批殖民者。”
1.3 我們是否應該派人去殖民火星?為什麼?
試題二是一款自創的策略桌遊,讓孩子跟對手對戰二十次,摸清桌遊規律,並尋找出最佳策略。
哇哦,這樣的入學測試題,是不是耳目一新呢?你家小朋友會如何回答呢?
馬斯克原本建立的Ad Astra學校,只是給他的SpaceX員工家的少量小朋友辦的”子弟校“,也算是承襲了我們社會主義祖國”企業辦校“的優良傳統,有著濃濃的SpaceX企業風。那麼這所學校日常如何教學呢?
Ad Astra的學生:
- 不分年級:8-14歲的孩子一起上課
- 側重科技:學習的科目主要是編程、AI、倫理和工程
- 練習創業:每人都會建一家虛擬公司,使用學校的虛擬貨幣進行創業和交易
- 接受複雜性挑戰:模擬、案例研究、製造和設計項目、Astra Nova開發的實驗室和企業合作夥伴;學生被複雜性和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所吸引。
- 每年更新:每年根據學生和每個項目、實驗室、討論或戰略計劃的經驗教訓來重新設計。
- 讓孩子們喜歡上學:如果學生被認真對待,他們的時間被充分利用,會怎麼樣呢?
哈哈,就是赤裸裸地培養科技創業企業家啊!說不准其中就有SpaceX的繼承人,或是下一代矽谷獨角獸公司創始人。
很想了解一下,這樣直奔主題、前沿酷炫、自由創新、前途未卜、不走尋常路、偏科嚴重的學校,如果是你,會給孩子報名嗎?
▎從科技之爭引發的思考
Ad Astra對科技的重視,讓我們想到近期另一個持續火爆的話題:中國大陸的科技和西方發達國家之間到底有多大差距?
我們都知道,自從去年華為被美國針對性封鎖以來,中國科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敵人像窮凶極惡的野狼一樣圍追堵截,而我們在關鍵性技術——尤其是芯片上——受到了極大掣肘。美國進入了麥卡錫主義,對所有與科研有關的華人採取排擠和封鎖政策。這讓人議論紛紛、憂心忡忡、怒氣沖衝。
這引發了很多討論:大陸和發達國家的科技差距,最主要的來源是什麼?
對這個問題,我曾經寫過兩篇文章,從資金投入、資金結構、產業結構角度進行了分析:《創新中國仍然缺失的必要環節》和《特朗普貿易戰,為什麼是個教育問題》,在此不多展開。
在此只想分析一種說法:“中國科研起步晚、投入少,暫時落後很正常,只要持續花錢投入,假以時日,一定能全方位超越歐美髮達國家。”
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深入分析就會發現問題:如果認為中國20年後科研水平將全方位超越歐美發達國家,那就意味著,20年後,中國的科研主力軍實力水平要全面超越於歐美髮達國家科研主力軍之上,進一步推論,這就意味著,今天10歲的中國孩子,未來的科研能力要全面超越於今天10歲的歐美孩子。
是這樣嗎?我們的少年真能贏在科研的起跑線上嗎?
我向大家推荐一本書:《Cycles of Invention and Discovery——Rethinking the Endless Frontier》,是一本深入回顧科學和科技創新的研究,有不少紮實的工作和洞見(尤其推薦其中講貝爾實驗室的部分)。
這本書裡詳細回顧了現代半導體和通信工業的發展歷程,其中重大的成果節點包括:
- 1956年諾貝爾獎(1947/48年成果):晶體管的發現/發明;
- 1964年諾貝爾獎(1954/58年成果):量子電子學的發展引發激光的發現/發明;
- 1985年諾貝爾獎(1980年成果):量子霍爾效應的發現;
- 1998年諾貝爾獎(1982年成果):帶有分數電荷的新型量子流體的發現;
- 2000年諾貝爾獎(1957/63/70年成果):半導體異質結構的發明;
- 2009年諾貝爾獎(1966年成果):光纖波導的發明;
可以看得出來,這裡面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現象:
1)發達的信息工業背後,是強大的基礎研究作為水下冰山;
2)發現和發明往往先於工業應用很多年。
晶體管的發現/發明(1948年)先於英特爾公司成立20年(1968年),更早於286芯片上市(80年代)。再往前追溯,晶體管的前身電子管,是1884年的想法,1904年的專利。是100多年持續不間斷的強大的基礎研究才導向今天發達的工業應用。那是什麼力量帶來了這樣強大的基礎研究?
基礎研究不同於應用研究。應用研究通常是把所有能獲取的科學成果整合在一起。結果是可控的、時間是可控的、成本是可控的、方向是可控的。但是基礎研究不是這樣。基礎研究方向是完全不確定的,它的目標就是發現和理解,是向未知前行。站在歷史節點上,我們會發現:
半導體的發現不是為了電腦,是法拉第發現了異常電阻現象;電磁波的發現不是為了手機,是麥克斯韋從數學上整合電現象和磁現象;流體力學方程不是為了飛機,是伯努利為了解釋水流速不同的現象;激光的預言不是為了光纖和武器,是愛因斯坦發現的光電效應和量子力學能級理論的推演。
所有這些帶來劃時代改變的重大發現,都是為了解釋自然現象、探索基本規律,背後是抽象思想帶來的快感,是科學家對自然不斷追問的樂趣。
▎教育系統需要作出的改革和困難
從前面的梳理我們可以看到,真正劃時代的重大發現,都是去解決未知問題。但是我們目前的教育,讓學生練習的都是“解決已知答案的問題”,而不是“解決未知答案的問題”。我們練就了孩子們猜測出題人心思的能力,但是真正面對複雜未知的自然,該如何思考和探索,孩子們是毫無概念的。
真正好的基礎教育,是讓孩子學習探索未知問題。這種教育需要教孩子的是探索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直接記住答案。
馬斯克在接受采訪時說過,如果你想教別人如何使用引擎,你應該把引擎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動手拆卸,而不是簡單地在教科書上閱讀螺絲刀和汽車的知識。如果一個孩子把引擎拆開,他們會明白所有的部分是如何一起工作的,他們會明白整體,而不是部分。
我們的傳統教育是告訴孩子電磁感應定律是什麼,然後讓孩子通過左右手定則做練習題,而真正培養創新者的教育,應該反過來:讓孩子理解法拉第到底在探索什麼問題,他觀察到什麼,他是怎樣想問題的,是怎樣提出理論猜想,怎樣做實驗驗證,遇到什麼挫折,又是怎樣找到答案,最後得出電磁感應定律。
也就是說,傳統教育是從知識出發,培養創新者的教育是從探索出發,讓知識作為結果。
我們有多少課堂帶孩子了解過科學定律的發現過程?我們有多少學生知道,胡克是為什麼研究彈簧?伽利略是為什麼研究慣性?如果不知道科學探索背後的思維邏輯,就很難做出未來的創新。可是引領孩子探索知識的發現過程太花時間了,沒有哪個課堂有這樣的耐心。
對比中美教育創新,會發現,我們的基礎教育改革實在是太慢了、太難了,不要說一所像Ad Astra這樣顛覆式創新的學校,就連做一些教材和教學法方面的改革,都舉步維艱。
制度政策先不說,人才培養方面,能夠做“以問題為引導”“探究式教學”設計的老師就十分稀缺;考核方式方面,目前之所以只強調應試,是因為其他教學方式缺乏統一評價標準,給舞弊開了口子;教育出路方面,現在仍然只有高考一條路能導向好的職場發展,缺乏和新興職場發展的鏈接;社會環境方面,現在整個大環境都急功近利,讓父母也充滿焦慮。這些方面都讓真正開創性的教育探索困難重重。
▎致力培養下個時代的革新者
我之所以創辦童行學院,就是希望在中國也能做一些面向下個時代培養創新者的事情。辦學校不容易,我們就辦課外學校。
童行學院採取線上課的方式,給孩子項目制的實踐機會,培養孩子知識、視野、思維,並讓孩子感受並學習科學、人文、藝術背後的思維方法。童行學院的所有課程和引導理念,都是以問題為出發,問題驅動的學習。我們在時空之旅課程裡,帶孩子探訪科學家,回到科學發現的現場,跟科學家一起發現知識。這種“問題驅動——激發好奇——引導思考——培養思維——學習知識”的教學思路,是一種從根本出發的教學方式。
在童行學院的“火星探索”項目制學習營中,有一個環節是讓孩子探索“如何讓火星車減速,安全抵達火星”。我們讓孩子準備一個煮雞蛋,用生活中各種能想到的材料,想辦法讓煮雞蛋從高空中落下而不摔碎。孩子通過動手,再和老師討論,會真正理解火星探索過程中的挑戰,也會對重力/空氣阻力/緩衝等等物理概念充滿好奇,熱情發問。
我們希望有更多同路人參與,我們會積極尋找志同道合的合作者,也希望更多家庭和孩子加入我們。
中美矽晶評價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三十餘篇。英國權威出版社 Routledge給予 "中國和西方頂尖學者(lea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 的評價。
《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收費平台可獲參考資料和專欄分享,請以每月5元或更多的美元支持:https://www.patreon.com/Chiusreading
或於YOUTUBE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i1257Mo7v4ors9-ekOq1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drgavinchiu/
PayPal.me/chiusreading
工作洽談:higavinchiu@gmail.com
#·中國製造2025
#中國芯片晶片
#中美科技戰

中美矽晶評價 在 中美矽晶宜蘭ptt-靠北上班族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這樣的薪水合理嗎?(中美晶... ,中美矽晶宜蘭分公司的面試心得、工作薪資討論已幫助了XX名求職者,最新留言身分為:作業員/包裝員,目前共累積8筆公司評價,應徵前、 ... ... <看更多>
中美矽晶評價 在 中美矽晶面試ptt - 藥師家 的推薦與評價
「中美矽晶面試ptt」+1。各位前輩大家好在這版上獲益良多於是換我來分享最近面試經驗雖然板上看...中美矽晶PE一開始先寫英文、邏輯、性向測驗邏輯題前兩題是簡答題, ... ... <看更多>
中美矽晶評價 在 精華區Tech_Job 文章列表-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請益]國防役台達電威力盟和中美晶的選擇 · ◇ [問題] 中美矽晶跟達虹光電 · ◇ [請益] 急!!!請問這樣的薪水合理嗎?(中美晶) · ◇ [心得] 面試心得澤米/中美矽.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