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媽媽 ‘ 我的支柱 ‘ 我的軟肋
她很不喜歡拍照
連偷拍她都會美送的那種
母親節過了我才要發文
因為我對妳的愛不是只有在那天而已🥰 -
記得我開始愛玩愛花錢愛漂亮的時候
身邊的人總是覺得
妳為什麼不多管管我
或者罵我限制我
卻是無論我做什麼瘋狂的決定
依然無條件的支持
在母親的心裡一定覺得很難受
擔心女兒晚了不回家
擔心女兒受騙受傷
但我心裡知道 妳捨棄了責備 說教 冷言冷語
選擇了用和朋友相處的模式和我相處
二十出頭的我
現在想起來都覺得頭痛
我無法想像妳有多強大的心臟
可以忍受像我一樣任性又硬脾氣的孩子
記得有段時間和妳好幾個月才見一面
妳也從來不會責怪我或者情緒勒索我 -
我們家沒有母親節禮物
母親節大餐
最大的禮物就是「家」
還記得我們買下第一間房子的那天
妳驚喜的簽下自己的名字
在陽台看著風景跟我說
有屬於我自己的家 真好。
更記得買下第二間房子的時候
我說:一樣還是寫你的名字吧 -
那是一種歸屬感一種對妳的愛
以前沒有擁有的
以前被別人不看好的
我會通通加倍的給妳
妳有的不只是房子 而是滿滿圍繞的我們
#還是其實你沒有想哈哈哈哈哈哈
總之
謝謝我的老媽子
妳有我見過最強大的耐心
也有我從未見過的堅強
無論遇到什麼事
妳都豁達的覺得不是大事
然後用最快的速度調整心情解決問題
我愛妳
我的媽媽
謝謝妳常常幫我照顧兩個臭小孩
下半輩子
我一樣給妳靠💪🏻
#iloveyoumymo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嘉玲的新書看這裡喔~《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 博客來 https://bit.ly/2PeJwG6 誠品 https://bit.ly/2PQePnx 金石堂 https://bit.ly/2R8ZwGF 三民 https://bit.ly/2CyRjYq 讀冊 https://bit....
「不只是房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不只是房子 在 Love_Sunris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不只是房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只是房子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不只是房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不只是房子 在 [心得] 房子不只是房子——安家裡小人物買房故事 的評價
- 關於不只是房子 在 CHIADECO 是家。不只是房子 的評價
- 關於不只是房子 在 不只是.房子|More Than a House(#兒童美術館)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不只是房子 在 【開箱】是家不只是房子,我的無印智能宅 的評價
- 關於不只是房子 在 [Kitchen食譜] 花瓜雞肉- CHIADECO 是家。不只是房子 的評價
不只是房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心目中的家,是什麼樣子?
在聯悅建設裡都找得到!
關注很久的聯悅建設,在台中梧棲,靠近三井outlet 推出讓人驚豔的建案了!
台中唯一海景第一排,整片台中港的海景盡收眼底🌊社區內更是有千坪的森林中庭,讓空間回歸最純粹的姿態,與森海為鄰,心靈也得到舒暢
舒服的環境外,貼心的聯悅更是為大家的寶貝,提供了很好的成長資源,結合蔦屋,提供各式的書籍,更設有音樂室,讓孩子從小在書香和音樂的陶冶下成長
房子不只是房子,更是一個家、一個遮風避雨、一個有溫度的地方,聯悅建設設計的初衷也是由家出發,一個讓你倍感溫馨的地方❤️
#聯悅建設#聯悅臻#梧棲區#台中唯一海景首排#台灣蔦屋
不只是房子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無電梯公寓式住宅》 #你也住過嗎 #你做好準備了嗎 #囚居晚年
1950年代的連棟式住宅到公寓式住宅,
我們的居住問題隨著經濟成長,
人口結構變遷而更迭。
以前人口多需要房子,
今日則環境良好,醫學發達,
社會高齡化。
對於行動有困難的人們
無電梯老宅如同囚房一般
一同來了解
點擊下方參考專文哦
【2021-03-22/聯合報/A1版/要聞】
老宅困老人 雙老危機
【記者陳雨鑫、李樹人、梁玉芳、許詩愷╱專題報導】人老了,房子也老了,不適合的老家讓「在地老化」成了奢望。「老宅困老人」成為台灣難解的雙老難題。
依內政部最新統計,全台近四十三萬老人住在「無電梯公寓」裡,兩年內飆升九萬人。若再加上透天厝,據衛福部一○六年資料,我國老人高達七成住在無電梯房屋。
難以安老 在都會形同偏鄉
當老邁身體無法應付爬樓梯的日常挑戰,就醫、購物及各種人際互動,都因「行不得」形同囚居。缺乏無障礙設計、長年無力整修的環境,更讓「家」遍地風險。
只要是沒有電梯的老公寓,「即使在二樓,對於行動不便的長輩來說,都是都市中的醫療偏鄉。」推動在宅醫療的台北市聯醫院長黃勝堅如此形容。
目前台灣高齡族約三百八十萬人,其中「獨居」或「老老照顧」接近百萬。至於老宅,粗估至二○三○年,四十歲老屋恐占全台房屋三成。
被家困住 中風15年沒出門
「我從未想過,有人會因為樓梯被困在家中十幾年。」黃勝堅認識一位中風患者,在三十八至五十三歲間,從未離開過家門。黃勝堅看著這群人,房子沒變、道路沒變,唯獨變的就是「人老了」,家不適合居住,卻已來不及脫離。
基隆市議員王醒之推動扶老換工班,有位行動不便的八十歲婆婆在孩子移居後,獨自困居老街二樓,女兒每周送菜一次。「電視壞了,婆婆每天的娛樂是趴在陽台,看樓下路人。」王醒之說,聽了都想哭。
台北市第一間居家醫療診所「都蘭診所」創辦人張凱評提及,即便社區大樓,也不見得暢行無阻。有個案住在電梯華廈,但一樓大廳到電梯之間,居然還有好幾階樓梯,坐在輪椅上,可是寸步難行。
樓梯噩夢 筆直45度長斜坡
此外,張凱評指出,有些老公寓的樓梯是一路四十五度向上,完全沒有小歇的平台。動線看似簡易,但失能者如需緊急就醫,只要一個失手,擔架或輪椅翻覆,恐出人命。
台大社工系教授楊培珊說,台灣沒有高齡人口住宅政策,若政府以為老年人的自有住宅率達八成,所以不用管,這是迷思;「國家應該要盡一切可能,用各種政策工具,以房養老、都更、蓋無齡住宅,讓長者安居」。
都更無望 裝電梯達成率低
「我很焦慮,台灣老化速度太快,整個社會、政策都跟不上。」楊培珊認為,建商設計住宅時必須思考設施、設備的無障礙功能及輔具,智慧家電未來如何融入,「建商不只是蓋房子,是生活的營造者」。
對於老屋造成移動障礙,張凱評表示,問題難解,想要打掉重蓋、推動都更,難度超高。政府獎勵老公寓裝設電梯,雖是美意,但達成率也極低,大部分一樓住戶不想讓自己院子成為公共空間。
衛福部次長薛瑞元指出,當長者居住環境不友善,要求「在地老化」的理想,反而讓老人「被關在家裡」,必須要改變「住」的品質;未來老人住宅不只是房子,也要附上服務,這些都是國家重要目標。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Vision Project)
#願景工程
#努力讓臺灣更好
#報時光UDNtime
圖片日期:1983/1/17
圖說:市區公寓住宅牆邊、街頭路桿等多處,遭搬家公司噴彩廣告,有礙市容觀瞻
來源:聯合報
攝影:高鍵助
歷史新聞
【1964-12-26/聯合報/11版/特稿】
公寓住宅 黃金世紀
【施克敏】像所有鬧過房荒的各國都市,台北市一批一批連棟式的住宅,似乎已成過去,不再蓋了,現在一棟一棟的大型公寓,正在那裡蓋著,住公寓的習慣,我們這裡的人也漸能適應了,那麼有了公寓以後,將會發生一些什麼樣的問題呢? 這是現代都市裡,興建住宅潮流上的一些問題,很多外國的都市,都已面臨到了,台北市的住宅建築,也正往公寓的潮流走,這些問題,遲早要來。
連棟式的住宅
打從卅六年起,一個本來只能容納五、六十萬的都市,人口一下子膨脹了,而且突破了百萬大關,自然要鬧房荒。 也從那時候起,台北市一些營造商和大地主,就動了腦筋,專蓋房子賣,那時,他們蓋起來賣的房子,都是二、三樓連成一排的,稱為連棟式的住宅。
這種房子,要買就買整棟的,很少有分樓出售的。一棟二、三十萬,買的和賣的,現金交易,一次付清,「銀貨兩訖」,沒有什麼分期付款的,因此,那時候買這種連棟式住宅的,非有二、三十萬買不到,但有錢而需要房子的人實在多,這種房子的買賣很容易,而且很多。做這種房地產生意的,因脫手容易,房子蓋起來,供不應求,一次一批房子蓋起來,是坐著看漲的。
連棟式的住宅,在台北市區風行了十二、三年,從卅六年到四十九年,做這種生意的,都發了財。 但是,從四十九年以後,這種住宅的生意不行了。
打垮連棟式住宅生意的,除了多數要房子住的人,一次付不起二、三十萬外,主要的是,分期付款的公寓式住宅,出現在台北市了,這種住宅,除了第一次要付出一筆三、四萬的鉅款外,以後每個月付出的錢,等於是租房子的價格,而且過了一段時間後,房子的產權又歸自己所有,這是多數需要房子住的人買得起,而且他們認為合算的。
地稅一再調整
從四十九年以後迄今,連棟式住宅很少有人問津,是買房子的人,考慮到房捐的提高,地價稅的一再調整,直到今年七月十日實施都市平均地權公告地價以後,連蓋這種房子的人也認為,這種生意完全不能做了。
以公告地價提高地價稅以後為例,一棟價值卅萬元的房子,建地每坪總耍四千五以上,如果這棟房子是卅坪地,則折算起來,每個月的房捐和地價稅的負擔,就要四百元以上,另外,加上這卅萬元的利息,以銀行利息計算,每個月也有三千元的利息,則換句話說,像這樣一棟卅萬元的房子,每住一個月,就要付出約三千五百元的代價,這筆錢,要是拿來租房子,可以租到一間有相當水準的樓房,況且買了房子又會年年折舊,另付保養費,而卅萬的現鈔,還可以有相當週轉的用處。
房子賣不出去
像這樣仔細打一打算盤,過去那種連棟式的住宅,買的人就少了,買的一少,賣的人一次蓋起來大批房子,賣不出去,那樣一大筆資金就呆滯在那裡,這是冒最大的風險,這種生意,誰都不願做了。
打垮連棟式房子的生意,第一批在台北市蓋起來的分期付款公寓式住宅,就是現在光復路的市民住宅,這也是此後一連串公寓興建的開端。
適合社會需要
公寓式住宅當然是模仿外國人的,住這種房子,是習慣的問題,同時也是現代都市住宅區發展的趨勢,這種房子出現在「房荒」的都市,受到多數人的歡迎,主要在於「經濟」和配合社會發展的潮流。 它雖也是大批的投資,但卻分間出售,適合一般人的購買力,而且政府正獎勵這種住宅的興建,買這種房子,還可以分期付款。
它既可以分間出售,當然適於小家庭的居住,而現在我們這個社會的型態,正由過去的大家庭,演化為小家庭,公寓住宅正配合了小家庭組織。
兩項有利條件
它既出現在現代都市,必有其適合於都市建設的條件:
第一,現代的都市因面積太狹窄,要想辦法爭取空間,向高處發展,公寓式的建築正是如此,大家上下居住在一起,寸土寸金的地是共有的。 第二,這種高樓大廈,蓋起來以後,人口集中在一起,政府要有一些公共設施和改善生活環境的建設,也比較容易辦理。
分間脫手容易
至於蓋房子的人,都一窩蜂蓋公寓來出售,除了分間出售脫手容易外,就是建築費經濟了,因為公寓住宅,牆是共有的,一樓的屋頂是二樓的地板,這又是共有的,而住二樓的人由樓下上二樓,這座樓梯,正是住三、四樓以上的人所共有的,這一些算起來,戶數雖少,但房子有很多部份在互不妨礙的情況下,又是共有的,則以一棟的戶數來說,公寓式的建築,其建築費自必比連棟式的低廉,蓋房子的人,當然樂於蓋這種房子賣。 因此,這一些年來,也可以說從四十六年起,台北市一些市民住慣了市民住宅後,公寓住宅很受歡迎,這種房子,真是如雨後春筍。
(後略)
不只是房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嘉玲的新書看這裡喔~《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
博客來 https://bit.ly/2PeJwG6
誠品 https://bit.ly/2PQePnx
金石堂 https://bit.ly/2R8ZwGF
三民 https://bit.ly/2CyRjYq
讀冊 https://bit.ly/2Sd8rIt
MOMO https://bit.ly/2CCPs4G
[ 相關課程 ]【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我們要追求的不只是房子的整潔,還有內在的平靜。
心理空間已經很狹小了,無須堆放過期的關係。
「不忍心」所造成的蹉跎,是阻礙彼此幸福的關鍵!
來場人際大整理吧!騰出空間,對得人才進得來!

不只是房子 在 CHIADECO 是家。不只是房子 的推薦與評價
CHIADECO 是家。不只是房子在設計+工程_雙涵的家相 簿中新增了51 張相片。 32 分鐘. 這是一個緩慢的溪流屋案, 我們速度慢慢地卻一直在一個自然中流動中進行, ... <看更多>
不只是房子 在 不只是.房子|More Than a House(#兒童美術館)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哇!房子會浮在水上耶!」 「哎呀!有螞蟻要吃掉我的蛋糕屋了!」 - 「房子, 不只是房子 ?那房子還能是什麼呢?」 藝術品不是偵探推理小說, ... ... <看更多>
不只是房子 在 [心得] 房子不只是房子——安家裡小人物買房故事 的推薦與評價
隨著WeTV上的〈安家〉已經完結QQ
差不多也該利用這個時間來聊一聊在其中看到的一些亮點,
滿多人著眼在安家的感情戲XDDD
但除了感情戲以外,我想,〈安家〉其實要處理的就是一個對房仲和房客拋出的「詢問」。
什麼是房仲的職人精神?
以及在這個主題底下,對於身為房客的我們更深一層的質問,那就是
你想要擁有怎樣的生活呢?
仔細想想,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很難,
在台北租屋,
我是完全不敢想像自己哪一天可以買房子,當生活被壓力追著跑的時候,
還敢談什麼夢想呢?
沒有夢想,那我們自然也不會有想去追求什麼的動力。
無論是誰,你都值得擁有夢想,你都能有作夢的勇氣,
但是房似錦她直接用行動去宣告了。
這邊舉宮蓓蓓線做為例子,
我實在沒有想過,在第1集出現之後,居然在第43集中,
還能夠看到她的登場。
這也是在現實刻劃上最深刻的一個案例。
一開始對宮蓓蓓來說,她的夢想是要有一個儲物間。
但實際上來說,只有房似錦解讀到這一個想法裡頭真正的涵義,她想要有屬於自己安心的一
個小空間。
其實一開始只是無聊追一下,
但直到認真看下去的時候,是在第2集中看到這一段台詞。
「這個房子,符合我所有的夢想,當你累了,煩了,被生活磨的百孔千瘡的時候,這裡就是
你獨處的空間,你不必走出家門,就能擁有詩和遠方。」
而在第4集中,徐文昌也提到:
「房子不光是房子,也承載著這一家人,一輩子的幸福,我們賺得不僅是佣金,還有良心。
」
每一集的故事雖小,但是安家除了它獨有職人劇核心的骨幹以外,……再加上感情戲XD
以及試圖去呈現出每一個人物的個性,一個區域中人們的生活樣態。
它以一個漸進的方式,慢慢地將房仲方面的處境,
以及如何堅持本心的追求,一一揭示出來。
而本來宮蓓蓓看似美滿的生活,
卻在二胎出生以後,有了完全不一樣的變化。
懷著二胎時的宮蓓蓓,
她想要的是有獨處的空間,所以在這個時期裡頭,她很快地下手買了房。
但之後,她面臨到的是這樣的夢想離她越來越遠的日子。
生活的困境、工作的問題,加上婆媳問題,甚至是在孩子出生以後,夫妻相處的問題。
讓她急於想要遷離原住處。
而這一次,她想要找的是一個兩居室的房。
但對我來說,這其實還是她正在努力追求她想要過得生活。
在第2集的宮蓓蓓,每一天被生活追的喘不過氣,是房似錦給她了一個追求生活的動力。
那間能夠看星星的房子,其實是一個隱喻。
雖然能夠看到星空,可以揣想遙遠的生活。
即使擁有獨立的空間了,
但是這畢竟只是在生活中,有了那麼一點點喘息的空間。
對於安蓓蓓來說,
那一些壓力是沒有減少的。
二胎出生後,
這態勢就更加明顯,以前是被工作追著跑。
現在則是在感情相處上,甚至已經沒有什麼共通的話題了。
在丈夫不願意看二居室的房時,
她幾乎是赤裸裸地說出了這樣能夠切裂人的話:
「就算是全世界的夫妻都這麼過,我也不要我的生活是這樣的!」
宮蓓蓓大多台詞,都是深入人心的。
比如:
「我感謝你我不想生二胎的時候,你非逼著我生二胎,我感謝在我加班48小時以後還要去買
早點油條,你嫌油條涼逼著我去換熱的。」
而做為某種程度上得滿足他人夢想的人。
這時候,房似錦到底該怎麼做呢?
她只能踏踏實實地聽取每一個人的需求,嘗試著在其中讓人們擁有自己的歸屬。
當最後安蓓蓓決定獨自買下二居室,自己獨立撫養孩子的時候。
在這個看似崩解的關係中,
房似錦依然盡力地提出了解決的方案。
把你現在買的這套房子租了,
在新的住處附近,租一套小戶型,讓她的公婆搬過去住。
用以租養租的方式,
就可以和公婆保持一碗湯的距離。
這樣既不會住的太遠,不方便照顧,在一個小區中,更免得來回奔波。
除此之外,更貼心地幫宮蓓蓓想到了,
因為買房不超過一年,現在轉賣課稅重的問題,並不划算。
這樣子的建議,也真的是面面俱到了,
至少我聽過和自己遇過的房仲案例中,好像很少有這麼神的XDDDD
在第43集中,
宮蓓蓓她成長了,她從一個不會追求自己生活的人。
開始努力去過自己想過的人生,
這是屬於房客的成長。
也是替〈安家〉想要處理的主題,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答案。
無論將來會有怎麼樣的困境,追求自己的生活是沒有錯的。
而房仲的職人精神是什麼呢?
是讓每一個房客,都能夠全心全意地信賴。
可以提出建議,
可以去協助處理困境,
可以試著讓未來美好的想像成真。
也就是在51集中
房似錦說的:
「每個漂泊在異地他鄉的人,心中對家都充滿了渴望,我真希望自己未來有一天,有能力可
以真正地幫到他們。」
安倍蓓只是裡面其中一個案例,
環好在「房子=生活=家」的概念,片中用了很多觸動人心的案例去實踐,
時而可笑,時而感動,真的值得大家追一波
最後附一下看劇連結↓
https://wetv.vip/zh-tw/play/gdidmsbgmoc3ol8/k003392f2gb
還沒追這部的可以也許考慮入坑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9.50.10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a-Drama/M.1585129615.A.CF4.html
※ 編輯: leelee688 (220.129.50.109 臺灣), 03/25/2020 17:49:1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