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家看了一部電影,「#深海逃脫 #Pressure」
推薦給剛學潛水、對壓力沒有概念或容易一下上升太快的水肺潛水員,
雖然這部電影不是演我們一般的休閒潛水,是有關大深度的飽和潛水水底工程,
但看完就能了解水肺潛水或在海底有使用到氧氣供給裝置時,安全停留、減壓與排氮的重要性了!
但若對災難片有陰影的,請斟酌收看。
https://youtu.be/egykjDq2Dpw
(最後一幕的潛水員我想應該是緊急吸了純氧才救回一命,但現實狀況會發生什麼事或後遺症,有誰知道嗎?看了好痛好痛阿~~~~)
* 飽和潛水:
是一種適用於大深度條件下,開展長時間作業的潛水方式。按照國際慣例,當潛水作業深度超過120米、時間超過1小時,一般採用飽和潛水。潛水員在高氣壓下長時間暴露,體內各組織體液中所溶解的惰性氣體達到完全飽和的程度,使潛水員可以長期停留在高氣壓下幾天乃至幾十天,待預定作業任務完成後,#一次減壓出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一次減壓出水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台北市首座的公共溫泉泡腳池,一月底開幕至今,不到一個月時間,卻接連出包。有市議員批評,台北市斥資630萬,打造出來的泡腳池,正式啟用後,一下子出現管線破裂,一下子又是出水量不足,接連關園二次維修,這樣施工品質,令人搖頭。
民眾原本興高采烈,想來體驗,這全台北市第一座的溫泉泡腳池,沒想到,卻遇上無預警維修關園,撲了個空。
才在今年一月底正式啟用的泡腳池,不到一個月內,就接連出現問題,第一次是在開幕一星期,因為源頭的裝置減壓閥出現破損漏水,當時就停止放開四天。
先是因為當初規劃沒有預料到,減壓閥使用材質,經不起當地溫泉高溫、強酸的性質,讓設備損壞,但沒隔幾天,在2/16號,又因為溫泉出水量異常,得辦理檢修,再度關閉五天。
這座斥資630萬打造的溫泉泡腳池,開幕至今,就有九天,將近1/3時間都在維修,市議員要求市政府,立即完整修復,不能忽視市民享受公共設修的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