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中文網】馬雲退休後執教鞭?阿里巴巴:他每天都想當老師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9月10日將迎來54歲生日。他早前向美國傳媒透露,他希望當天退休,並仿效美國科技巨頭微軟創辦人蓋茨(Bill Gates),退休後集中精神做與教育有關的慈善工作。
馬雲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說,他仍然會留任阿里巴巴董事會,協助公司發展。
馬雲成立阿里巴巴前,曾當過英語教師。他曾經多次說過不希望整輩子都待在阿里巴巴,在退休後也許會繼續教書。他在2014年成立馬雲公益基金會,基金會網站的介紹指出,它其中一個目的是為了幫助全球弱勢群體「享受優質教育」。
阿里巴巴回應傳媒查詢時沒有證實消息,但發言人指不管是社會公益還是阿里巴巴,馬雲每天都夢想再去做老師,這對他而言是「一個正常不過的想法」。
阿里巴巴、淘寶和《南華早報》
馬雲1999年與伙伴在浙江成立阿里巴巴,讓第三方商家直接在網上買賣產品。公司在2003年成立廣為人知的淘寶網站,讓商家直接向消費者售賣各種貨物。
阿里巴巴之後把業務擴展到金融等領域,成立支付寶,與騰訊旗下的微信支付直接競爭。阿里巴巴與百度和騰訊是中國三大互聯網公司,被外界統稱BAT,即Baidu、Alibaba和Tencent的縮寫。
馬雲在2016年收購有110多年歷史的香港英文報章《南華早報》,當時外界十分關注他會否干預《南華早報》的編採方向。他說,他不會參與編輯決策,但同時指出《南華早報》對中國應有「全面」的報導,而不單是「正面或負面」。
阿里巴巴平台充斥假冒貨品多年來都為人垢病。馬雲2016年稱假貨比正品的質量還好,價格更低廉,兩者的分別在於假冒貨品「沒有自己的品牌」。這番言論引來許多公司不滿,路易威登(LVHM)、開雲(Kering)和愛馬仕(Hermes)等著名品牌批評馬雲的說法具「誤導性、甚至是誹謗性」。
馬雲其後在美國《華爾街日報》撰文稱,阿里巴巴堅持對假冒貨品「零容忍」。但美國貿易代表處今年一月再次把淘寶網列入「惡名市場」名單,指淘寶仍然充斥「大量侵權物品」。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2011年首次發佈這名單以來,中國著名的電商百度、搜狗、京東等都曾被列入其中。
「每天都夢想再去做老師」
馬雲說,自己成立教育慈善基金是為了仿效蓋茨。
蓋茨與太太美琳達(Melinda Gates)在2000年成立了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多年來向不同的學術和扶貧項目捐款,包括2016年向非洲農民捐獻母雞,助他們自力更生。他今年二月宣佈年度全球教師獎(Global Teacher Prize)候選人名單時,更指出教育是令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元素。
著名的美國藉匈牙利裔貨幣投資者索羅斯(George Soros)多年來也花費了數十億美元支持全球人權及自由民主的項目。他在南非上世紀實行種族隔離政策期間,給當地的黑人學生提供獎學金,也向人權觀察組織捐款約一億美元。
索羅斯公然抨擊了歐洲處理歐元債務危機的對策,在歐洲難民危機達到頂峰時,他慷慨贊助那些給難民提供幫助的團體。這些政策與他的出生國匈牙利背道而馳。最終,索羅斯的基金會辦公室撤離了匈牙利,原因是他們處在一個「日益壓迫」的環境。
#經濟 #商業 #教育
一億英文縮寫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
【珍貴紀錄片:人類如何走上核子武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開啟首輪核武競賽 美蘇競相研發製造一次能消滅對方25%到50%人口的核武 “確保相互摧毀”(MAD)的瘋狂競逐 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才中止】
人類統治地球已幾百萬年,但有自我毀滅的能力,不過是幾十年前的事。
1938年,德國化學家,奧托哈恩的研究團隊,發現了核裂變,並用愛因斯坦E = mc平方的公式,計算出每個裂變原子核,可以釋放出兩億電子伏特的驚人能量,「在光榮旗幟的指引下,我們必將勝利,」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核裂變威力,製造殺傷性更強的武器研究,在各個大國間,展開競爭,193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海森博格,主持德國的研究,英國制定「合金管」計劃,研發核武,美國則在1941年,制定了「曼哈頓」計劃,由人稱「原子彈之父」的,物理學家奧本海默負責,他在新墨西哥州的拉斯阿拉莫斯,主持一個研究室,找來一大批諾貝爾獎得主。
義大利人費米,是其中一員,他在1938年,拿到諾貝爾物理獎,因為娶了猶太妻子,為了逃避墨索里尼迫害,逃往美國,加入「曼哈頓」計劃,人稱「核反應堆之父」的費米,成了美國原子彈研發的關鍵人物。
自然界的鈾,主要有鈾235,和鈾238,鈾235可以直接拿來做核彈,但非常稀少,必須提純叫鈾濃縮,而常見的鈾238,必須在石墨或重水反應堆中,先轉化成鈽239,用鈽做的核彈,更輕便,1942年,費米以天然鈾為原料,通過可控列式核反應,為美國「曼哈頓」計劃,提供了武器級鈽239,與此同時,美國的對手,德國和日本的核武研究,卻不怎麼順利。
伊恩弗萊明,是英國007系列小說的作者,在成為暢銷作家前,是二戰時期的英國特工,他領導的30AU特工隊,專門尋找納粹德國的秘密武器,1943年,和挪威地下反抗組織,成功破壞德軍在當地的原子工廠,讓德國重水反應堆無法運行,而日本核武研發,也在秘密進行中,當時日相東條英機,批准日本物理學家仁科芳雄的方案,建立一百多人的原子實驗室,但這項計劃所在地,東京物理化學研究所,被美國B-29轟炸機炸毀,等於宣告退出這場原子競賽,而此時的日本並不知道,正籠罩在一場原子彈的陰影中。
1945年,德國宣布投降,同年7月16號,波茨坦會議的前一天,與會的美國總統杜魯門,收到國內密電,「小孩子誕生了」,當天凌晨,美國的新墨西哥州,首枚以鈽為材料的原子彈引爆,一些在掩體裡的科學家,因為忘了戴護目鏡,在目睹爆炸兩到三秒後,從此失明,爆炸巨大的威力,讓「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也難以承受,「有人笑了,有人哭了,但大多數人都沉默了。」美國物理學家、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
1945年8月6號,美國飛行員蒂貝斯上校,架駛B-29轟炸機,在日本廣島,投下一顆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爆炸當量20000噸,造成118661人死亡,「不久前,美軍飛機剛剛在廣島,投下一枚炸彈,摧毀了敵人的力量,這枚炸彈的威力相當於兩萬噸TNT,它是一枚原子彈,是宇宙中的終極力量,」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
8月9號 美軍又在長崎,投下代號「胖子」的第二顆原子彈,導致74000人死亡,當時,在杜魯門看來,原子彈是擺在常規武器架上,隨取隨用的武器,但美國的核壟斷 沒有維持太久,奧本海默曾預言,核子擴散 已無可避免,「我常被問到是否希望,出於國家安全考慮,將一些知識保密,例如核彈的製作方法,但我恐怕已經沒有這樣的希望了,」美國物理學家、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
前蘇聯間諜科瓦爾,是打破美國核壟斷的關鍵人物,他進入美國原子實驗室,竊取機密,讓蘇聯在1949年8月29號,成功引爆第一顆原子彈,而新一輪的核競賽,隨著冷戰,拉開序幕,「如果再發生全球性的戰爭,人類文明可能葬送,我們需要捫心自問,我們是否盡我們所能,避免厄運,」美國物理學家、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
奧本海默的擔憂,還是發生了。
「5 4 3 2 1 引爆」,1952年,美國在馬紹爾群島,試爆第一枚氫彈,當量1000萬噸級,是廣島原子彈威力的500倍,而蘇聯在1957年,試射8000公里射程,能直接打到美國本土的,世界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取得火箭運載的領先地位,但美國在這方面,接連失敗。
「僅僅升空幾英呎後,三級,72英呎的火箭失去推力,回看錄像就能知道真相,」紀錄片片段。
美國在這場核賭局中落後,但氣勢上沒有示弱,核競賽白熱化的經典場景,是1959年7月,在莫斯科舉行的,美國國家博覽會開幕式,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和時任美國副總統的尼克森,在廚房展台,就有一場唇槍舌劍的「廚房辯論」。
「你們可能跑在我們前面,例如你們研發的火箭,和在外太空的衛星,但就在美國發明的,彩色電視機裡呈現出來,那麼我們都在,都在進步,(不是這樣),你不能視而不見,你們不比我們領先,你大錯特錯了,」時任美國副總統尼克森vs時任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
赫魯雪夫被激到了,1961年,他下令製造一億噸級核彈,在22屆蘇共黨代會前引爆,以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於是,蘇聯科學家投入氫鈾彈研發,這是在氫彈外,再包一層鈾238,在氫彈爆炸後,再引爆外殼,相當於兩次核爆,當年10月,圖-95轟炸機,搭載這枚被稱為「沙皇」的氫鈾彈,進行空前絕後的空中試爆,爆炸讓4000公里內的通訊失靈,美軍在阿拉斯加的雷達無法操作,美國估計,如果這枚「沙皇炸彈」,投到華盛頓,將造成350萬人死亡。
「17年前,人類釋放了原子彈的能量,它脫離了人類道德的約束,成為一種自我毀滅的力量,」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
冷戰進入全盛時期,更大規模核競賽展開,1962年10月22號,由於赫魯雪夫,持續向古巴運送核導彈,引爆古巴導彈危機。
「戰爭似乎迫在眉睫,第一次打擊可能隨時發生,我對我自己說,如果古巴不幸遭到這樣的戰爭,我們將從地圖上消失,」古巴總統卡斯楚。
1962年10月26號,一架美國U2偵查機,在古巴遭蘇聯防空導彈擊落,卡斯楚立刻給赫魯雪夫發電報,要求蘇聯對美國,進行毀滅性的核打擊,古巴導彈危機,從當天深夜,到隔天上午,最後,蘇聯宣佈撤出核導彈,美國保證不進攻古巴而落幕,但危機過後,核競賽變本加厲,美國認為,維持和平的途徑,不在於擁有比蘇聯更多的核武,而是確保雙方都有能力,一次消滅對方25%到50%的人口,也就是「確保相互摧毀」,英文的縮寫,就是MAD,瘋狂。
「這不是瘋狂,確保相互摧毀是威懾政策的基石,如果你想要一個穩定的核世界,這個詞其實很諷刺,核世界那來的安全呢,安全的核世界需要雙方都有能力,確保對對方的威懾,」時任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
進入1970年代,蘇聯洲際導彈有1398枚,超出美國344枚,美蘇核威懾達到飽和,但隨著全球反對核武的聲浪高漲,國際核戰略格局發生變化,1970年,國際核不擴散條約生效,奠定了核國家基本格局,美蘇英法中,成為僅有的五個,被核不擴散條約承認的擁核國家。
1972年5月,美蘇簽署第一階段裁減核彈頭條約,但這看來像個晃子,美國為了在核威懾戰略佔上風,1985年,批准反彈道防禦系統的計劃,這項計劃在外太空的雷射武器,就像是電影星際大戰的場景,因此被媒體稱為「星戰計劃」,但因耗資巨大,8年後終止,而蘇聯,在1991年解體,就這樣,在美蘇核武競賽的高潮中,冷戰,戛然而止,「S冷戰結束後 世界太平許多了,小國的領導人再也不用,對他們的內閣說,那兩個瘋狂的超級國家,想把我們捲入核戰,」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
核武器在二戰期間,以締造和平的角色出場,但和平到來後,卻露出猙獰的面目,成為美蘇兩國稱霸世界的工具,維持幾十年的恐怖平衡,而冷戰過後,核武器依然存在,且在擴散,恐懼仍在持續。
一億英文縮寫 在 英文縮寫看不懂?想表示「沒在線上」你可以用“afk” !|HOPE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