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很開心又完成一班「古典專題-莫札特」的研習課程,真心覺得這班超級精實,內容真的非常多,上完整期的課程,大家其實不用擔心內容過多記不住全部,因為就算只帶走60%的內容與概念已相當划算,更重要的是日後運用。
我們上課大概分幾種面向:
1. 技術面:釐清學生或自己常見的彈奏姿勢與動作差異,會卡住或聽起來不順的原因。
2. 邏輯面:看譜邏輯分析。(但我們是鋼琴演奏組,不是作曲組,大家要小心不要著魔,記得 #所有的分析與觀察,#都是為了讓曲子更好理解變得更簡單,#而不是更複雜 讓學生聽的很挫折。)
3. 教學講述。
4. 透過樂譜觀察,樂句處理與力度情緒處理的各種可能。
其實上課時,當下跟著我或講解同學的講述,一起思考是最重要的,因為比起記住課堂的每個detail,重新整序邏輯、理解所有原理及可以啟發的點,才是最重要,才比較能在往後翻轉舊有看譜及練琴模式,增加自己的思考依據。
/
越來越體會到線上研習課的好處,人人一台鋼琴,在講解的時候,大家可以開靜音馬上在自己的鋼琴上試(有時候我看到畫面動作就可以馬上舉例問題點),每人與我的距離一致,不會像實體課坐得比較遠的同學不容易看清楚,且一次只有一個人可以試鋼琴。
唯一覺得有點遺憾的是,週間小作業我實在給的太客氣了,很多古典的基礎彈奏該要求多徹底、多精準,大家可能還沒完全感受到,下次改進😂
#教師研習 #鋼琴老師 #鋼琴教學法 #音樂班 #音樂系 #古典專題 #莫札特奏鳴曲 #科譜學堂
🌟如果想follow蔡老師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pchuan18/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80的網紅Veronica Y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加拿大美輪美奐的Victoria城市巡演結束後,看到港邊的鋼琴就彈了起來!莫札特奏鳴曲K.333第三樂章,車聲、人聲、陽光、還有不一樣的鋼琴,這段演奏雖不完美,但是能分享音樂就是開心啊! A Mozart performance at street by Victoria Harbour, Ca...
莫札特奏鳴曲譜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單手彈雙聲部】
進階技巧:聲部彈一大一小。
基本注意事項:該留的音留足,不該留的不留。
雖然我們是用三聲部來講「#單手彈雙聲部」的一大一小技巧、討論音樂線條橫向處理,及其基本注意事項,但單手彈雙聲部不只出現在巴哈多聲部,它出沒在各種樂譜中,包含兒童教材、巴哈初步、莫札特奏鳴曲等等。
音的確實留放(該留沒留,不該留的亂留),常常被輕忽,但它是要在兒童教材及巴哈初步裡出現時就要養成習慣,嚴格確實執行的喔。
#鋼琴教學 #兒童鋼琴教學 #教師研習 #音樂班 #音樂系 #鋼琴老師
🌟如果想follow蔡老師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pchuan18/
莫札特奏鳴曲譜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研習成員不同,課程討論範圍與開外掛程度也不同,常常讓我覺得很有趣。
台灣學生一向對海頓較不熟悉,昨晚備課時順便翻了翻海頓的譜,覺得有趣極了(結果今天上課忘了講),不自覺心中大喊,#大家怎麼可以看不懂海頓~~ 海頓的幽默與樂趣難道在大家心裡只能成為「聽說」嗎?
你在求學時期,常被說 #古典彈的不像古典、#巴哈彈的不像巴哈、蕭邦很不蕭邦嗎?被教授說的當下,腦袋是否不自覺閃過「那...巴哈是怎樣」、「怎樣才叫做彈的像古典...?」
其實還是有許多眉角的☺️,今天在課間我們聊了點古典與巴洛克、浪漫樂派基本結構與聲響(觸鍵、踏板)上的主要差別,再談了莫札特與海頓的風格差異。
畢竟,要建立「辨別」能力,往往還是得來自於「比較」。
雖說海頓奏鳴曲有三冊,莫札特有兩冊,但台灣科班學生要彈到海頓的機會相對來說很少,以至於對海頓的認識不多;莫札特常常又是很小的時候彈,導致後來也忘了。雖然進國高中音樂班,大部分學校會要求第一年期末考自選曲必須為古典樂派,但多數人都彈貝多芬。
#海頓奏鳴曲前兩冊,其實非常、非常適合坊間小孩彈,從小奏鳴曲接到奏鳴曲,許多時候海頓奏鳴曲是適合承接的,尤其適合不愛練琴的小孩,因為曲子比較短。然而有個最大的問題是,老師必須要懂得講解,不然很容易陷入「#很無聊、#不知道在彈什麼」,以及平時是否幫學生建立「處理節奏」的習慣。
蕭邦莫札特相對「好像」比較簡單,比較讓人「有感」,其實是在於「旋律好跟」,例如蕭邦夜曲,其音色控制與藝術性其實難到爆炸,但因為本身旋律極其優美,所以不論彈奏者或聽者,往往只要跟著主旋律,其他就算亂彈,至少覺得(以為)自己聽的懂,畢竟有東西可跟;莫札特旋律線條長,相比於海頓,也顯得容易跟,彈奏者不見得是真的懂,但陶冶身心自我陶醉是沒問題的。
巴哈、海頓,及所有古典時期的慢板,多數人遇到的最大問題,其實還是來自於分句,傳統上無意識八分音符斷奏、沒分清楚句子節拍就彈裝飾音及所有連斷,這些都容易讓樂句七零八落,難以簡單陳述句子。
當然還有觸鍵上,音質必須整齊、平均、乾淨(蔡老師常講的:影響深遠轉手指😂),踏板的使用也需要非常小心,練習時不踩踏板也是必需的。
大家彈莫札特、貝多芬時,會聽哪個鋼琴家彈?(我的學生必聽Fazil Say的莫札特)
📍【培養愛樂者】📍
教學時通常會希望能培養學生認識鋼琴家,現在孩子資源多,上Youtube一搜即滿滿音樂可聽,但他們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即便聽過也忘了這人是誰,亦 #無法分辨誰是名家、#誰是路人甲。
通常我的方式是:要求學生練某首曲子時,在譜上空白處寫下聽的三位鋼琴家名字,並且勾出最喜歡誰彈的。然後我會告訴他,哪幾個名字你必須記住,哪幾個是路人甲我也沒聽過。
久而久之,他們會開始認識誰是席夫,誰是巴倫波因、誰是阿格麗希、誰是趙成珍,否則永遠會是「那個有點老老的頭禿禿的外國男的」。就算上一首曲子早就聽過同一鋼琴家彈的,也忘了,因為反正都是「外國男的」。
聽多了同一位鋼琴家彈,就會開始知道此鋼琴家的彈奏風格,從分辨風格中找到樂趣。
📍【莫札特奏鳴曲】📍
當學生練莫札特奏鳴曲時,我會建議他們去聽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隨便挑幾首聽,有可能看莫札特歌劇的話,也看一點。
我自己開始對莫札特有感,來自於在美國曼哈頓音樂院念書時,鋼琴作品研究的課間裡,老師口沫橫飛的講著莫札特協奏曲裡鋼琴與樂團間如何的對話,當時我覺得很新鮮、有趣極了,原來可以這樣看音樂!
不過,與其說老師講的內容有趣極了,不如說我記得的是老師口沫橫飛講述的畫面、是老師對音樂的熱情。因為老師課堂上講什麼我早忘了,但老師敘述音樂的模樣我印象深刻。🥰
對古典音樂不熟的人來說,協奏曲是一個非常好入門的形式。希望學生接觸歌劇,是因為莫札特的音樂往往脫離不了戲劇,歌劇性格在鋼琴作品裡出現很正常,只將莫札特與「甜美,恬靜」畫上等號,稍嫌狹隘。
至於海頓,我的啟發也來自於幾個故事,有機會再說更多,我的專輯裡可是有收錄一首海頓呢~😎(竊笑)
/
🌟如果想follow蔡老師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pchuan18/
#教師研習 #古典專題 #古典觸鍵與聲音 #莫札特奏鳴曲
莫札特奏鳴曲譜 在 Veronica Y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在加拿大美輪美奐的Victoria城市巡演結束後,看到港邊的鋼琴就彈了起來!莫札特奏鳴曲K.333第三樂章,車聲、人聲、陽光、還有不一樣的鋼琴,這段演奏雖不完美,但是能分享音樂就是開心啊!
A Mozart performance at street by Victoria Harbour, Canada! After my concert tour week in Victoria
《英倫四季》鋼琴創作樂譜:https://www.jingo.com.tw/one_album?i=12821
Veronica 古典創作專輯《遙遠的地方》2021金革音樂發行😊
誠品連結: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3266752682011554000
博客來連結🔗 https://bit.ly/3uQWEm3

莫札特奏鳴曲譜 在 我是江老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天非常開心和洪健鈞老師合作,
相信大家已經被他圈粉圈到不行😂
馬上讓我熱騰騰奉上老師的粉專❤️
https://m.facebook.com/chienchunhungflute/
大家請笑納😂
這邊也在附上洪健鈞老師本集演奏的曲目介紹🎵
(撰文:洪健鈞)
W. A. Mozart: Flute Concerto in D major, KV. 314, 3rd Movement.
此首協奏曲為音樂神童莫札特為長笛所譜寫的經典曲目之一。據說莫札特本人並沒有很喜歡長笛這個樂器,為長笛譜寫的曲子為數不多。但迫於生計,當時在一位荷蘭長笛演奏家Ferdinand Dejean的委託之下,才譜寫了幾首,且並未完成受託的所有曲目。其中,莫札特將雙簧管的C大調協奏曲直接移調以及小幅度修改,便誕生了這首D大調長笛協奏曲。即便如此,它仍然是音樂史上最重要、最有藝術價值的曲目之一,其中的第三樂章輪旋曲,輕快且朗朗上口的旋律,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A. Jolivet: Flute Concerto No.1, Allegro risoluto.
Jolivet為20世紀法國作曲家,喜歡使用無調性以及東方曲調為元素創作。其為長笛所寫的獨奏曲、奏鳴曲、協奏曲、還有「里諾之歌」,皆極具挑戰性,都是長笛的必學曲目。此協奏曲為Jolivet寫給長笛大師Jean-Pierre Rampal(朗帕爾)的作品,高難度的演奏技巧讓此曲變成國際比賽的超熱門曲目。
C. Nielsen: Flute Concerto, 1st Movement.
丹麥作曲家尼爾森被推崇為丹麥最重要的音樂家,也是十九至二十世紀北歐最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而這首長笛協奏曲為尼爾森晚年的代表作。當時尼爾森欣賞了知名的室內樂團「哥本哈根木管五重奏」的演奏後,驚為天人,便承諾要為五重奏中的每個樂器各譜寫一首協奏曲,可惜最後因病只完成了長笛協奏曲以及單簧管協奏曲。此曲曲風生動幽默、充滿驚奇,如同幻想曲一般。日後以其名舉辦的長笛最大型比賽:「尼爾森長笛大賽」中更形成傳統,參賽者在決賽必須演奏此曲為壓軸。
C.P.E. Bach: Flute Concerto in D minor, Wq. 22, 3rd Movement.
C.P.E. Bach 為音樂之父巴哈的次子,也是他眾多子女之中最有名的一個,立足於巴洛克與古典樂派的轉捩點,他的作品風格大膽創新、旋律線條優美典雅,無論是內容以及形式上,都為之後的古典樂派開創了先驅。此首D小調長笛協奏曲為C.P.E. Bach最著名的曲目之一,除了艱深的技巧外,其豐富的色彩以及聲響效果,讓這首曲子到現在還是炙手可熱的比賽、音樂會曲目。
J. Ibert: Flute Concerto, 1st Movement.
Ibert為法國知名作曲家,在其相當多元的作品中,為管樂所做的作品更是其巔峰之作,音樂風格簡潔生動,線條清晰。此長笛協奏曲當時是獻給法國長笛名家Marcel Moyce的作品,並由他進行首演。精彩萬分且極具效果與張力的特點更讓它成為最重要、最熱門的長笛曲目之一。
Bonus:
C. Reinecke: Flute Concerto in D major, Op. 283, 2nd Movement.
http://bit.ly/訂閱江老師
我是江老師IG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IG
我是江老師FB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FB
我是江老師YT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YT
合作訊息聯絡,或是寫信給我:iamteacherchiang@gmail.com
#協奏曲 #長笛 #流浪動物 #罰錢 #我是江老師

莫札特奏鳴曲譜 在 Pei-Chuan Ts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Pei-Chuan Tsai 蔡佩娟/教學實境
www.pianistpei.com
#鋼琴課裡的音樂故事
越接近學期末蔡老師趕課於是講話總是越來越快,剩沒幾堂要考試,簡單的指定曲本想快速帶過,沒想到亂七八糟於是上了快一小時,小麻糬慘遭蔡老師五雷轟頂,趕快line 給家長請她晚點再來領取學童,最後總整理要錄自選曲一部份給小麻糬回去看,蔡老師很忙啊,媽媽鈴聲已經叮咚,我還忙著視譜簡單示範,還得說故事編畫面演角色(都是當場臨時編的),講話都打結了!
於是小麻糬在從恍神到快哭到笑著聽故事一起編畫面,也是辛苦了!期末考將至,親愛的孩子們加油,別讓蔡老師每堂課變戰神級虎姑婆,好嗎?

莫札特奏鳴曲譜 在 看了就會彈,烏克麗麗入門自學簡譜:大人小孩都可以輕鬆學會 的推薦與評價
莫扎特的「 土耳其進行曲」,它是 莫札特 的第十一號鋼琴 奏鳴曲 。 莫札特 寫作這個小曲時,年僅22歲。在巴黎這個當時的歐洲藝術之都,年輕的作曲家,以青春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