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自1986年6月25日起在台視播出的公視節目《愛的進行式》的第50集「英文零分」,內容強調作弊是一種僥倖的行為,不論是基於同情心幫助別人,或想藉此獲得高分,都是不誠實的。順便一提,此集是洪弘恩取代方向中飾演志豪的第二集。
這一集《愛的進行式》的演職員名單如下:
演員:
王道(飾 林振唐)
林月雲(飾 管浩雯)
鄭宜雰(飾 林莉萍)
洪弘恩(飾 林志豪)
連乃慧(飾 林青萍)
編劇:何綺華
導演:魯澤人
節目顧問:賈志宏
製作人:李翰瑩
剪接:蔣昌台
執行製作:毛中興
製作助理:黃浩洲
攝影:胡忠偉
燈光:宋殿生
場記:高一萍
化妝:任惠玲
音樂:普飛錄音
工程:傳神視聽
製作:寬聯傳播公司
監製:公共電視小組
公視片頭製作:賈成達
影片來源: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VHS錄影帶數位化:張哲生
自1986年6月底開始,在台視播出整整6年的公視單元劇《愛的進行式》,由寬聯傳播製作、廣電基金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公視製播組)監製、魯澤人製作、汪京台編導、陳耀圻導演,主要演員包括王道、林月雲、鄭宜雰、方向中、連乃慧,與洪弘恩。
《愛的進行式》全劇共309集(每集約25分鐘),於1986年6月25日至1992年7月15日間的每週三21:03至21:30在台視播出,是自第一個公視節目《大家來讀三字經》於1984年5月20日在中視播出以來,收視率最高的公視節目。
人物簡介:
林振唐(王道飾演)
林家的爸爸,中年壯男,是位開明講理的一家之主。
管浩雯(林月雲飾演)
林家的媽媽,是位家庭主婦。
林莉萍(鄭宜雰飾演)
林家的大姊,成熟活潑。
林志豪(最初是方向中飾演,從49集起改由洪弘恩飾演)
林家的老二,是劇中唯一有更換演員的角色。
林青萍(連乃慧飾演)
林家的么妹,小名「青青」,任性調皮。
※以下文字節錄自1986年7月6日出版的《TTV電視周刊》第1239期第112至114頁:
《公視「愛的進行式」述說親子間的故事》
文/許小玲
繼公視節目「成長與衝突」之後,由陳耀圻負責的寬聯公司,接著又推出「愛的進行式」,做為第二季的節目,同樣是以戲劇方式來探討家庭親子間的問題。仍然是每周三晚間九點至九點卅分,在台視頻道播出。
「愛的進行式」是由導演魯澤人負責製作。這一季的節目在型態上,做了一些改變。全長廿二分鐘的內容,完全以戲劇來表現,每周一個主題的故事。將固定在一個五位成員組成的小家庭中展開。但節目最後不再出現賈志宏教授的談話,雖然她仍然將為每一集的單元做分析與審核,並提供意見;編劇就將賈教授的意見溶合在劇中,由飾演父親與母親的角色來表達。
劇中的張家,有父、母及三名子女,父親是由王道飾演,母親是由林月雲擔任,大女兒莉萍由鄭宜雰擔任,老二志豪,方向中飾演,老么青萍,連乃慧飾演。這一家五口,就像我們一般常見都市中的小家庭,充滿溫馨,但也有相互磨擦及衝突的時候,也有個人事件帶給家人困擾的一面。
許多家庭在面臨這些問題時,往往會因為個人情緒及父母主觀的意念無法溝通,形成僵局,甚至造成家庭的不和諧。在「愛的進行式」中,將綜合各方的經驗及專家學者的意見.以最婉轉圓滿的方式,來處理每一件家庭小危機。
製作人魯澤人表示,每次要為這些問題尋求解決之道時,總要向各方請教,再綜合出一個比較理想,可能受到的批評最少的方法,這雖不一定能為每個家庭所接受,但是觀眾若能試著去採行,未嘗不是突破問題及僵局的一個良好參考。而且這些解決之道,及面對問題時應有的正確心態,可是經過製作單位聯合專家學者一起做了各種角度研究後歸納出來的。
分別飾演劇中父、母、子女的五位演員.都有著極親切大眾化的造型。林月雲接這部戲之前,已經息影了兩年,加上她些微的台灣國語,使她曾一度拒絕演出媽媽這角色。但是製作單位卻認為,就是她那不怎麼標準的國語,才更像現在一般的家庭主婦,由她演來一定備具親和力。林月雲終於拗不過製作單位的力邀而答應了,但是在演出前二個月,幾乎夜夜失眠,可見得她對自己再度演戲,得失心是相當重的。
由王道來演爸爸,相信觀眾一定覺得既熟悉又清新。王道與陳耀圻曾在電影「源」中合作過,基於這層感情,他特別抽空來參加演出。據了解,這是他第一次以時裝的造型出現在電視中。王道自己就有三個女兒,演父親自然非常的習慣。有一場戲,連乃慧匆忙的跑進門告訴他姊姊被狗咬的事,但連乃慧一急說成了「狗被姊姊咬了」,王道面不改色的說:「那我們快去看看狗被姊姊咬得怎麼樣了。」事後當然NG,但全場被他那寶相的演出笑得人仰馬翻。
演大姊莉萍的鄭宜雰,造型相當多樣化,可打扮成年輕活潑的少女,也可扮成成熟嫵媚的婦人。她就曾在「火鳳凰」中演過莫少聰的妻子。大家仔細看,她和王道可真像親生父女。再端詳這一家五口,你一定會驚訝,他們真像一家人,特別是那五對如同一家工廠出品的大眼睛。
一段時間不見的方向中,現在整個人都不一樣了,除了那雙大眼睛之外,人長高了很多,理個小平頭,實在看不出就是以前那個小男生。方向中長高的記錄是很驚人的,「愛的進行式」錄第一集之後,沒多久錄第三集時,他就長了好幾公分。本名方向中的冬冬,自從升入國中之後,非常的用功,每次錄影,他從不NG,沒有他的戲時,只見他一個人坐在一角埋頭用功,在學校的成績他可是名列前茅的。
連乃慧飾演劇中的青萍,在劇裡算是一個甘草人物,她是製作單位甄選出來的新人,拍過廣告片,沒演過戲。第一天錄影時,原來活潑愛作表情的她,一下子變得呆若木雞、面無表情,直到和工作人員都熟悉之後,她又恢復了調皮又充滿喜感的模樣。在劇裡,連乃慧愛打小報告,但仍不失善良,她演起來自然生動,很容易讓人不知不覺的將注意力集中在她身上。
「愛的進行式」是一齣家庭式短劇,雖然每一單元播出僅僅廿二分鐘長,但是表現得簡潔、流暢,又不失公共電視賦予的教育功能,非常適合大家閤府觀賞,相信在輕鬆愉快的劇情中,必能探索出一些道理來。
自從「電視周刊」受「成長與衝突」製作單位的委託,刊登了一份問卷調查之後,製作單位截至目前為止,一共收到了近三百封的回函。
每位作問卷的觀眾讀者都很仔細的回答問題。這些問卷經過電腦的分析、歸納,已作成了一份顯示結果的報告。據統計,回信的以十五至十九歲的青少年最多,佔所有人數的百分之四十四點四,其中也以學生為主。這些觀眾不但作了問卷,同時還希望第一季的「成長與衝突」能重播。
在回函當中,有一封彰化寄來的信很特別,信中的女孩自稱是苦命女,她在高中畢業後,就被父母以保護為由,終日禁足家中不得外出,但她的妹妹卻仍過著正常的生活,她來信希望賈志宏教授能救救她。
由於賈教授目前在美國,製作單位為了儘速幫助這位苦命女,遂將信轉交給彰化張老師來處理。由於這位女孩沒有註明地址,所以希望她能看到報導後,主動與彰化教育學院輔導系的張老師聯絡,或者撥〈0四七〉二二四九四一電話給張老師,張老師會妥善幫助她。
※以下文字節錄自1988年11月15日出版的《公共電視季刊》第一期第21至22頁。
《跟著愛走的一家人》
文/大群
跟著節目成長!這是參加「愛的進行式」一劇演出的五位演員的共同心聲。
劇中,林振唐一家彼此相親相愛,下了戲,王道、林月雲、鄭宜雰、洪弘恩和連乃慧也喜歡以劇中名字互相稱呼,像孩子們喊王道「爸」、喊林月雲「媽」,叫得非常自然,讓人真以為他們就是一家人呢!
「愛的進行式」自從播出以後就受到許多觀眾的肯定與喜愛,到今天已經堂堂進入第120集,是「公視」少數幾個經年播出的節目之一。
兩年多來,劇中的孩子都長大了,參加「愛的進行式」的演出,他們有些什麼樣的感想,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說法吧!
王道想做好榜樣
「我以前偶而在街上會抽抽菸,但是現在我可不會這樣了,給同學們看到了不好。」開口就給人開朗健談印象的王道,談起演出「愛的進行式」帶給他最大的改變時說:「有一次我應邀到南部某中學演講,女同學們圍著我問長問短,她們又說如果她們的爸爸像我一樣就好了,還有女同學當場要認我做乾爸爸,這種情形,這一年來我常遇到。」
王道開心地笑道,「遇到這種情形,我總是將我一貫的想法告訴她們,父母親對兒女的愛是誰也比不上的,有的也只是觀念上溝通的困難,而這些困難也需要做子女的多多努力。」
林月雲推己及人
林月雲對這點也深表同感;她一向深居簡出,平時除了錄製「愛的進行式」,幾乎已不在其他電視節目中出現。林月雲語重心長地說:「平時家庭生活,難免有摩擦。大家意見不同或心情不好,再加上環境因素,總是忘記應該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往往一件芝蔴小事就會讓大家不愉快半天,我個人覺得這是大家平時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她進一步指出,「像『愛的進行式』這個節目可以使觀眾想到,如果同樣的事件發生在自己的家庭裡,那我們會怎麼處理?這樣反覆地做心理準備,往往就在那個節骨眼將可能的家庭風暴緩和下來。」
鄭宜雰擔任軍師
「愛的進行式」裡最受年輕大男生喜愛的對象要屬鄭宜雰了。她在劇中飾演的大姊莉萍,懂事穩重,令許多大學生心儀,也有許多媽媽觀眾想收她做乾女兒,信件與禮物不斷。鄭宜雰最近才把齊肩的長髮剪短了,更顯得俏麗。她侃侃地談到她演「愛的進行式」的感想:
「我感覺現在的女孩子比較早熟,傳播媒體的發達也使得她們更見多識廣,單向式的解答已經不容易滿足她們。」
鄭宜雰補充說:「當然,可能男生也是這樣的,我比較常有機會和同年齡的女生相處,所以比較了解女生。」
她表示,許多和她差不多大的觀眾也會「請教」她,如何解決私人的困擾。
鄭宜雰笑著說:「老實講,我從沒修過心理學,不敢隨便亂建議。不過,屬於父母子女間的問題,我覺得血緣關係是人與人之間非常重要的基礎,父母也好,兄弟姊妹也好,天下沒有比這更親近的人,不論什麼事,我相信只要經過懇切的溝通,有了血緣基礎,沒有解決不了的事。」
洪弘恩決定重考
看起來沉默的洪弘恩,今年雖然考取了五專,可是他決定明年重考高中。
國四班非常辛苦,週一到週六,每天早上七點半開始上課,一直得到晚上九點半才放學。中間課程安排得很緊湊,只有禮拜天休息一天,而這一天,洪弘恩便把它「奉獻」給了「愛的進行式」。
「畢業後第一次同學聚會看到我的同班好友全上了前三志願,我心裡實在很痛苦,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決定重考。這一次我沒花十分力準備,自然考不好,明年我以十分力應考,我覺得這樣才對得起自己。」他的這一番話說得令人動容。
連乃慧傻得可愛
今年剛上國中的連乃慧,是「愛的進行式」的寶貝,也是全家笑料的泉源,她身高快和「莉莉姊」接近了,可是談吐之間還是傻得可愛。
連乃慧提到自己媽媽的手藝就好像精神全來了,她如數家珍地數著:「豬肉水餃、炒米粉、煮米粉,都好好吃,我最喜歡吃了。」
救救我收視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是自1986年6月25日起在台視播出的公視節目《愛的進行式》的第50集「英文零分」,內容強調作弊是一種僥倖的行為,不論是基於同情心幫助別人,或想藉此獲得高分,都是不誠實的。順便一提,此集是洪弘恩取代方向中飾演志豪的第二集。
這一集《愛的進行式》的演職員名單如下:
演員:
王道(飾 林振唐)
林月雲(飾 管浩雯)
鄭宜雰(飾 林莉萍)
洪弘恩(飾 林志豪)
連乃慧(飾 林青萍)
編劇:何綺華
導演:魯澤人
節目顧問:賈志宏
製作人:李翰瑩
剪接:蔣昌台
執行製作:毛中興
製作助理:黃浩洲
攝影:胡忠偉
燈光:宋殿生
場記:高一萍
化妝:任惠玲
音樂:普飛錄音
工程:傳神視聽
製作:寬聯傳播公司
監製:公共電視小組
公視片頭製作:賈成達
影片來源: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VHS錄影帶數位化:張哲生
自1986年6月底開始,在台視播出整整6年的公視單元劇《愛的進行式》,由寬聯傳播製作、廣電基金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公視製播組)監製、魯澤人製作、汪京台編導、陳耀圻導演,主要演員包括王道、林月雲、鄭宜雰、方向中、連乃慧,與洪弘恩。
《愛的進行式》全劇共309集(每集約25分鐘),於1986年6月25日至1992年7月15日間的每週三21:03至21:30在台視播出,是自第一個公視節目《大家來讀三字經》於1984年5月20日在中視播出以來,收視率最高的公視節目。
人物簡介:
林振唐(王道飾演)
林家的爸爸,中年壯男,是位開明講理的一家之主。
管浩雯(林月雲飾演)
林家的媽媽,是位家庭主婦。
林莉萍(鄭宜雰飾演)
林家的大姊,成熟活潑。
林志豪(最初是方向中飾演,從49集起改由洪弘恩飾演)
林家的老二,是劇中唯一有更換演員的角色。
林青萍(連乃慧飾演)
林家的么妹,小名「青青」,任性調皮。
※以下文字節錄自1986年7月6日出版的《TTV電視周刊》第1239期第112至114頁:
《公視「愛的進行式」述說親子間的故事》
文/許小玲
繼公視節目「成長與衝突」之後,由陳耀圻負責的寬聯公司,接著又推出「愛的進行式」,做為第二季的節目,同樣是以戲劇方式來探討家庭親子間的問題。仍然是每周三晚間九點至九點卅分,在台視頻道播出。
「愛的進行式」是由導演魯澤人負責製作。這一季的節目在型態上,做了一些改變。全長廿二分鐘的內容,完全以戲劇來表現,每周一個主題的故事。將固定在一個五位成員組成的小家庭中展開。但節目最後不再出現賈志宏教授的談話,雖然她仍然將為每一集的單元做分析與審核,並提供意見;編劇就將賈教授的意見溶合在劇中,由飾演父親與母親的角色來表達。
劇中的張家,有父、母及三名子女,父親是由王道飾演,母親是由林月雲擔任,大女兒莉萍由鄭宜雰擔任,老二志豪,方向中飾演,老么青萍,連乃慧飾演。這一家五口,就像我們一般常見都市中的小家庭,充滿溫馨,但也有相互磨擦及衝突的時候,也有個人事件帶給家人困擾的一面。
許多家庭在面臨這些問題時,往往會因為個人情緒及父母主觀的意念無法溝通,形成僵局,甚至造成家庭的不和諧。在「愛的進行式」中,將綜合各方的經驗及專家學者的意見.以最婉轉圓滿的方式,來處理每一件家庭小危機。
製作人魯澤人表示,每次要為這些問題尋求解決之道時,總要向各方請教,再綜合出一個比較理想,可能受到的批評最少的方法,這雖不一定能為每個家庭所接受,但是觀眾若能試著去採行,未嘗不是突破問題及僵局的一個良好參考。而且這些解決之道,及面對問題時應有的正確心態,可是經過製作單位聯合專家學者一起做了各種角度研究後歸納出來的。
分別飾演劇中父、母、子女的五位演員.都有著極親切大眾化的造型。林月雲接這部戲之前,已經息影了兩年,加上她些微的台灣國語,使她曾一度拒絕演出媽媽這角色。但是製作單位卻認為,就是她那不怎麼標準的國語,才更像現在一般的家庭主婦,由她演來一定備具親和力。林月雲終於拗不過製作單位的力邀而答應了,但是在演出前二個月,幾乎夜夜失眠,可見得她對自己再度演戲,得失心是相當重的。
由王道來演爸爸,相信觀眾一定覺得既熟悉又清新。王道與陳耀圻曾在電影「源」中合作過,基於這層感情,他特別抽空來參加演出。據了解,這是他第一次以時裝的造型出現在電視中。王道自己就有三個女兒,演父親自然非常的習慣。有一場戲,連乃慧匆忙的跑進門告訴他姊姊被狗咬的事,但連乃慧一急說成了「狗被姊姊咬了」,王道面不改色的說:「那我們快去看看狗被姊姊咬得怎麼樣了。」事後當然NG,但全場被他那寶相的演出笑得人仰馬翻。
演大姊莉萍的鄭宜雰,造型相當多樣化,可打扮成年輕活潑的少女,也可扮成成熟嫵媚的婦人。她就曾在「火鳳凰」中演過莫少聰的妻子。大家仔細看,她和王道可真像親生父女。再端詳這一家五口,你一定會驚訝,他們真像一家人,特別是那五對如同一家工廠出品的大眼睛。
一段時間不見的方向中,現在整個人都不一樣了,除了那雙大眼睛之外,人長高了很多,理個小平頭,實在看不出就是以前那個小男生。方向中長高的記錄是很驚人的,「愛的進行式」錄第一集之後,沒多久錄第三集時,他就長了好幾公分。本名方向中的冬冬,自從升入國中之後,非常的用功,每次錄影,他從不NG,沒有他的戲時,只見他一個人坐在一角埋頭用功,在學校的成績他可是名列前茅的。
連乃慧飾演劇中的青萍,在劇裡算是一個甘草人物,她是製作單位甄選出來的新人,拍過廣告片,沒演過戲。第一天錄影時,原來活潑愛作表情的她,一下子變得呆若木雞、面無表情,直到和工作人員都熟悉之後,她又恢復了調皮又充滿喜感的模樣。在劇裡,連乃慧愛打小報告,但仍不失善良,她演起來自然生動,很容易讓人不知不覺的將注意力集中在她身上。
「愛的進行式」是一齣家庭式短劇,雖然每一單元播出僅僅廿二分鐘長,但是表現得簡潔、流暢,又不失公共電視賦予的教育功能,非常適合大家閤府觀賞,相信在輕鬆愉快的劇情中,必能探索出一些道理來。
自從「電視周刊」受「成長與衝突」製作單位的委託,刊登了一份問卷調查之後,製作單位截至目前為止,一共收到了近三百封的回函。
每位作問卷的觀眾讀者都很仔細的回答問題。這些問卷經過電腦的分析、歸納,已作成了一份顯示結果的報告。據統計,回信的以十五至十九歲的青少年最多,佔所有人數的百分之四十四點四,其中也以學生為主。這些觀眾不但作了問卷,同時還希望第一季的「成長與衝突」能重播。
在回函當中,有一封彰化寄來的信很特別,信中的女孩自稱是苦命女,她在高中畢業後,就被父母以保護為由,終日禁足家中不得外出,但她的妹妹卻仍過著正常的生活,她來信希望賈志宏教授能救救她。
由於賈教授目前在美國,製作單位為了儘速幫助這位苦命女,遂將信轉交給彰化張老師來處理。由於這位女孩沒有註明地址,所以希望她能看到報導後,主動與彰化教育學院輔導系的張老師聯絡,或者撥〈0四七〉二二四九四一電話給張老師,張老師會妥善幫助她。
※以下文字節錄自1988年11月15日出版的《公共電視季刊》第一期第21至22頁。
《跟著愛走的一家人》
文/大群
跟著節目成長!這是參加「愛的進行式」一劇演出的五位演員的共同心聲。
劇中,林振唐一家彼此相親相愛,下了戲,王道、林月雲、鄭宜雰、洪弘恩和連乃慧也喜歡以劇中名字互相稱呼,像孩子們喊王道「爸」、喊林月雲「媽」,叫得非常自然,讓人真以為他們就是一家人呢!
「愛的進行式」自從播出以後就受到許多觀眾的肯定與喜愛,到今天已經堂堂進入第120集,是「公視」少數幾個經年播出的節目之一。
兩年多來,劇中的孩子都長大了,參加「愛的進行式」的演出,他們有些什麼樣的感想,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說法吧!
王道想做好榜樣
「我以前偶而在街上會抽抽菸,但是現在我可不會這樣了,給同學們看到了不好。」開口就給人開朗健談印象的王道,談起演出「愛的進行式」帶給他最大的改變時說:「有一次我應邀到南部某中學演講,女同學們圍著我問長問短,她們又說如果她們的爸爸像我一樣就好了,還有女同學當場要認我做乾爸爸,這種情形,這一年來我常遇到。」
王道開心地笑道,「遇到這種情形,我總是將我一貫的想法告訴她們,父母親對兒女的愛是誰也比不上的,有的也只是觀念上溝通的困難,而這些困難也需要做子女的多多努力。」
林月雲推己及人
林月雲對這點也深表同感;她一向深居簡出,平時除了錄製「愛的進行式」,幾乎已不在其他電視節目中出現。林月雲語重心長地說:「平時家庭生活,難免有摩擦。大家意見不同或心情不好,再加上環境因素,總是忘記應該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往往一件芝蔴小事就會讓大家不愉快半天,我個人覺得這是大家平時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她進一步指出,「像『愛的進行式』這個節目可以使觀眾想到,如果同樣的事件發生在自己的家庭裡,那我們會怎麼處理?這樣反覆地做心理準備,往往就在那個節骨眼將可能的家庭風暴緩和下來。」
鄭宜雰擔任軍師
「愛的進行式」裡最受年輕大男生喜愛的對象要屬鄭宜雰了。她在劇中飾演的大姊莉萍,懂事穩重,令許多大學生心儀,也有許多媽媽觀眾想收她做乾女兒,信件與禮物不斷。鄭宜雰最近才把齊肩的長髮剪短了,更顯得俏麗。她侃侃地談到她演「愛的進行式」的感想:
「我感覺現在的女孩子比較早熟,傳播媒體的發達也使得她們更見多識廣,單向式的解答已經不容易滿足她們。」
鄭宜雰補充說:「當然,可能男生也是這樣的,我比較常有機會和同年齡的女生相處,所以比較了解女生。」
她表示,許多和她差不多大的觀眾也會「請教」她,如何解決私人的困擾。
鄭宜雰笑著說:「老實講,我從沒修過心理學,不敢隨便亂建議。不過,屬於父母子女間的問題,我覺得血緣關係是人與人之間非常重要的基礎,父母也好,兄弟姊妹也好,天下沒有比這更親近的人,不論什麼事,我相信只要經過懇切的溝通,有了血緣基礎,沒有解決不了的事。」
洪弘恩決定重考
看起來沉默的洪弘恩,今年雖然考取了五專,可是他決定明年重考高中。
國四班非常辛苦,週一到週六,每天早上七點半開始上課,一直得到晚上九點半才放學。中間課程安排得很緊湊,只有禮拜天休息一天,而這一天,洪弘恩便把它「奉獻」給了「愛的進行式」。
「畢業後第一次同學聚會看到我的同班好友全上了前三志願,我心裡實在很痛苦,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決定重考。這一次我沒花十分力準備,自然考不好,明年我以十分力應考,我覺得這樣才對得起自己。」他的這一番話說得令人動容。
連乃慧傻得可愛
今年剛上國中的連乃慧,是「愛的進行式」的寶貝,也是全家笑料的泉源,她身高快和「莉莉姊」接近了,可是談吐之間還是傻得可愛。
連乃慧提到自己媽媽的手藝就好像精神全來了,她如數家珍地數著:「豬肉水餃、炒米粉、煮米粉,都好好吃,我最喜歡吃了。」
救救我收視率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張老師月刊2020.11.【心理學實驗】專欄
執行電擊實驗:你順從的,其實是他人眼光
。
假設你受邀來參加「極限地帶」試錄,你只有車馬費,遊戲方式是問答實境秀,節目將收集參加者回饋以改善實際製播內容。試錄時兩人一組,和你搭檔的另一人林先生,在聽完解說後抽中壞籤擔任受電擊者,你則是助理主持,他答題,若答錯你就執行電擊處罰。
錄影開始,現場有100名職業觀眾,主持人向鏡頭說明規則:答對沒事,答錯受電擊處罰,越後面電壓越高也越痛,最高達460V,但無論對錯,只要堅持到最後就會贏得大獎,有100萬獎金。遊戲開始,林先生進入另一個房間,雙手雙腳被固定在椅子上,電流從椅後連結輸出,你看不見他,但可以聽到他答題。
遊戲起初進展順利,但隨著伏特升高,林先生答錯機率也變高,你每次按下電擊鈕後,他都痛得哀嚎。林先生說:「讓我出去!我不玩了!」、「我後悔了,救救我!」你猶豫了,不想再玩,你眼神示意主持人是否該暫停了?
「別受影響,你要繼續!」主持人面無表情對你說。
「可是……他好像很痛苦……」你說。
「那麼,觀眾怎麼說?」,那100人同時吶喊「100萬、100萬」、「贏大獎、贏大獎」,如雷貫耳,要你繼續玩。你知道這是排練,自己也拿不到真的獎金,卻仍敵不過觀眾鼓譟,你繼續電擊林先生,忽略他痛不欲生的慘叫。就這樣來到倒數前三題,林先生不再求饒,毫無動靜,你不敢知道他怎麼了。
「你要繼續,我們會負責。」主持人堅定地說,觀眾繼續激動吶喊:「贏大獎!贏大獎!」
你好掙扎,不知到底要怎麼辦?明明沒有人想要傷害他人,事態卻演變得越來越誇張,但事已至此,你心一橫,想著「我只是遵從主持人和觀眾的意見」而已,執行完最後三次的電擊,舉手跟著觀眾歡呼完成遊戲…
。
你順從的是誰?是順從權威和他人眼光
上述改寫自2009年法國紀錄片《電椅大風吹》(The Game of Death),節目是研究團隊設計的大型情境實驗,試錄結束後,受試者會被告知一切都是實驗,被電擊者是演員,本人也平安無事,然後訪問受試者當時的心路歷程,怎麼選擇繼續還是暫停?
電擊實驗的原型是由60年代心理學者米爾格蘭(Milgram)所設計的,當時場景在實驗室,受試者同樣看不見被電擊的另一個演員,但聽得到他遭受痛苦時的哀嚎聲,即使最終對方再也沒出聲,那麼受試者還會依照指令繼續執行嗎?實驗結果有65%的人執行到底。這比例看起來很高,然試錄的現代節目更高,全部共80位受試者,結果卻有80%繼續電擊到遊戲結束,只有20%的人中途喊停。
為何人們會無視他人痛苦而順從做出「非我本願」的行為?
想想看,如果你自己在那個大型節目下,孤身無援,即使覺察事情不太對勁,但敢不敢「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說「不」呢?「社會影響效果」指的便是環境如何影響人,包括團體的決定(觀眾都在期待)、資訊封閉(不斷被指示「跟著做」,沒有拒絕的選項)、角色權威(主持人說他會負責)。情境引導人們選擇「順從」,即使心裡不一定同意,但你依然做出服從權威、順從大眾的行為。若你事後發現這行為是錯的,你可能會辯解:「我只是奉命行事,其實心裡千百個不願意…」以掩蓋當時的認知失調,不過對他人傷害已造成,自己會懊悔一輩子。
。
順從收視率——高風險的娛樂節目
法國實驗所探討的不只是人為何會奉命行事,也觸及當今社會的一大隱憂:娛樂傳媒產業為何常「順從大眾的意見與喜好」,讓收視率變為某種權威,為追求效果而越做越極端,此「社會影響」導致從業人員在娛樂之名下同意高風險的活動,即便中途出現異樣,也沒人敢喊暫停。2019年11月,藝人高以翔錄製大陸電視真人實境節目《追我吧》,他於錄影過程突然昏倒,在倒下前高喊「我不行了」,送醫急救不治,過世時才35歲。探其原因,是製作單位從早上八點半到凌晨一點多都在錄影,工做長達17小時,加上錄製內容為高強度運動,導致高以翔心因性猝死。事發之前大概沒人想到,我們竟會為了娛樂效果,從上到下、從製作人員、表演者到觀眾,都順從了他人偏差的眼光。
要保持警醒不被社會影響,就要堅持自己的信念與態度,詢問那些中途願意喊停的人,他們都清楚心裡那條絕對不能越過的底線;另外若能「先知道情境是什麼」、「有人示範過抵抗的方法」,也都能增加喊停的把握。能穩定自己的界線,就能減少盲目的順從權威。
。
#2020年張老師月刊
救救我收視率 在 救救我 的推薦與評價
《救救我》(구해줘,Save Me),為韓國OCN於2017年8月5日起播出的週末連續劇, ... </p><h2>收視率</h2><p><ul><li>收視最低的集數以表示,收視最高的集數以表示,而 ... ... <看更多>
救救我收視率 在 收視率出問題快來救我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收視率 出問題快來 救我. 1,433 views1.4K views. Streamed live on Oct 4, 2021. 8. Dislike. Share. Save. 金鐵水族寵物館. 金鐵水族寵物館. ... <看更多>
救救我收視率 在 [情報] <救救我> 導演、編劇專訪(有關契機.選角)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救救我> 導演金成洙.編劇鄭義道:遇見命運般的作品
原文 https://www.sedaily.com/NewsView/1OM67JBU87/GL0102
以揭發邪教組織亂象為出發點的OCN戲劇<救救我>是十分寫實的作品,也正因為劇情貼近
現實,更令人感慨。劇中要角遭受連續不斷的挫敗,讓許多觀眾看了憤愾不已。<救救我>
之所以能實現,與導演金成洙的親身經歷有關。在製作發表會上,他表示曾經在收到提案
的當下拒絕執導,不過因為自己也曾經受害,後來才想透過戲劇揭露之前的經歷。金成洙
導演雖然一度推辭執導<救救我>的工作,最後還是和這部被他認定為「命運般的作品」相
遇了。
「好像真的是命中注定一樣。從製作公司代表拿到劇本的時候,我問他為什麼要拍這部。
劇本雖然很好,但風險也高。假如劇本不好,我可以直接說不要做,但事實並非如此。尤
其當時類似<鬼怪>的作品正受到歡迎,我提出了『觀眾最近會喜歡這類型題材嗎?』、『
怎麼會想選這部作為公司的首部作品?』等疑問。代表回答:『我不以收視率為考量,想
製作有意義的作品。』而我其實也有強烈的意願,想拍出與一般戲劇不同的作品,最後才
下了決心。」導演也表示,最終讓他回心轉意的關鍵因素其實是劇本。
「這是把看起來像電影題材的故事,寫成了連續劇的劇本。假如拍成電影勢必有時間上的
侷限,拍成連續劇就能挖掘這個故事更深層的魅力。我在劇本中感受到的魅力,勝過了以
前因邪教受害的陰影。我認為在這部作品中,如果加入了實際經歷過的東西,應該能夠產
生加乘效果。」
聽見導演的稱讚,編劇鄭義道(鄭新圭)不好意思地微笑。他在去年8月開始撰寫<救救我>
劇本,雖然這是他的出道作,卻展現出穩定扎實的文筆,獲得觀眾熱烈的喜愛。「大概去
年8月的時候我開始寫劇本,創作的契機是網路漫畫<走出世界>。之前在工作時認識了這
樣優秀的網漫,促成了<救救我>的開始。」
導演金成洙也表示,他認為<救救我>是命運般的作品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劇本,選角過程中
,自己和編劇都找到了想要的演員也是主因。
「選角也是如命運般的相遇。無論禹棹奐或是徐睿知都是如此。沒有比『命運』更適合的
詞彙了。尤其是我們遇見徐睿知的過程就像注定的一樣。其實在徐睿知出現以前,我們從
沒看過她以前的作品,對她也一無所知。但就在開始選角前剛好看到電影<Another Way>
的海報和預告,我和編劇心目中想像的『尚美』就出現在眼前了。尚美這個角色從一開始
就認定是徐睿知,沒有考慮過其他人選。而禹棹煥則是因為我喜歡他在某次訪問中提到父
母的愛情故事而選中他。雖然沒看過他在<偷天對決>的演出,不過當時很好奇在這樣愛情
故事下成長的孩子會是怎樣的人。當我們第一次見到他那刻便心想『東哲來了!』」
金成洙導演表示,在禹棹煥試鏡過程中就相信他100%會是明日之星。而且石東哲這個角色
原本就深具魅力,一定會對他產生好感。
「當然石東哲是很有魅力,但是我個人對韓尚煥這個角色更有興趣。不清楚其他人怎麼認
為,不過我所看到的尚煥,是個一邊要處理父子關係,一邊還要拯救受監禁的尚美,而經
常面臨兩難處境的角色。我想知道尚煥這個人物會如何解決自身的問題、如何成長。正因
為他不是個單純的角色,能為劇情製造張力。」
導演稱讚玉澤演是個享受工作的人,身為影歌雙棲的演員,還是很重視生活,而且有責任
感。「玉澤演是個品行很好的演員。在入伍之前盡全力完成拍攝。雖然是偶像出身,但擁
有演員須具備的態度。現在已經是很優秀的演員,相信他退伍後能成為更好的演員。」
除了玉澤演、禹棹煥、徐睿知以外,導演也稱讚了尹宥善、朴智英等演員。
「和尹宥善前輩合作的過程中,發現無論是她或是其他資深演員,在過去所展現的面貌並
非就是他們的全部。尹前輩也想要嘗試新的表演,我也告訴她我希望能給觀眾看到過去不
曾見過的尹宥善的模樣。在這點上我們意氣相投。我可以感受到尹前輩只要一有機會,就
盡可能將自己尚未表現過的模樣展現出來的心意。好幾次看著她的表演都起了雞皮疙瘩。
」
「朴智英前輩飾演的姜恩實是編劇所的角色中最複雜的一個。她經歷的事情太多,即使在
16集的連續劇裡都沒辦法一一說明,因此也是這部最難詮釋的角色。我們第一次見到朴前
輩的時候就感覺她非常具有知性美。是超越外在美麗的那種知性的美。她也讀過很多書,
詮釋角色的能力出色到讓我們驚豔。即使編劇身為創造者,仍然會遇到無法100%理解的角
色,而<救救我>的姜恩實就是這樣的人物。劇本上的姜恩實有很多種詮釋的可能性,而最
終版本的姜恩實,即使看作是朴智英前輩親手創造的人物也不為過。」
金成洙導演也提到在劇中飾演擁有強烈存在感的反派角色—教主白正基的趙成夏。
『白正基這個人物本身有許多爭議,因此剛開始向趙成夏前輩提議的時候,我們擔心他會
顧慮角色影響演員本身的形象而推辭。結果意外的是他這樣回答:「我如果現在不演教主
的話,哪時候才能這樣把頭髮染白、穿白西裝白皮鞋啊?」非常爽快地答應演出。不僅是
趙成夏前輩,其他演員也都欣然同意加入,身為導演的我真的很感謝他們。』
編劇鄭義道也向一起參與<救救我>的演員表達感謝之意。「多虧演員們度過一段很有意義
的時光,這將成為我久久無法忘懷的作品,我會以<救救我>為基石,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
翻譯:本人(欲轉載請附上此篇連結)
--------------------------------
翻譯這篇專訪才發現原來<救救我>的製作公司Hidden Sequence,是以前企劃<未生> <Sig
nal>的製作人新創的製作公司。當初曾經納悶為什麼一個新公司可以製作這麼有膽識的戲
劇,現在都說得通了XD
而且現在才知道原來<救救我>是編劇出道作,第一部就是完成度很高的作品滿厲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167.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Drama/M.1512300665.A.5A3.html
歡他們矛盾產生的張力。我也覺得前半的步調有點慢,但還在可接受範圍。比較不喜歡政
治鬥爭和黑道的部分,每次看到這都想跳過,可以減少一點更好。可能編劇想傳達的太多
了,校園霸凌、司法不公、政商勾結和邪教,不過還是很肯定他的企圖心。
較之下他就顯得氣場比較弱,演技還不夠細膩,有點可惜
※ 編輯: NickeyOrli (223.136.68.96 臺灣), 11/28/2019 18:36:3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