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怪物先生》接受自己的與眾不同 (7.6/10)
完整文章:https://loory.tw/mr-monster/
《怪物先生》是一部中國奇幻動作電影,由黃智亨執導,余文樂、春夏、惠英紅、涂們主演,改編自馬丁尼茲的同名小說,劇情講述從小就因為能看到「怪物」而被當成異類的女孩季末,某天在工作的超市遇見來追擊雪怪的「怪物先生」猛哥,才知道世界上怪物真的存在,只不過雖然兩人最終合力解決怪物,但造成的破壞也因此讓他們捲入影響世界命運的風波之中。
Sony Pictures 索尼影業
----------------
加入我的Telegram頻道:https://pse.is/P6N7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萬的網紅超粒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加點吉拿棒: https://goo.gl/PXHi3g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
怪物先生影評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地下評論】
『《#寄生上流》,奉俊昊的大師手痕,揭示當代社會的階級之重』
《寄生上流》延續著奉俊昊著迷的「階級」母題,揮別《末日列車》以及《玉子》的跨國製作大片,回到韓國本土後的創作更加犀利通徹。
此作彷彿蘊藏著《小偷家族》的核心,同樣以「欺騙」(無論階級)進而從出人、解構出家庭、社會與國族中「生存」的無力之感,此外,全片在黑色幽默中,有著《我們》的血肉與骨幹,奉俊昊透過上下階層的互動,對南韓當代社會、甚至世界各地的貧富差距提出強烈的批判,高明的劇本以及台詞,讓觀眾入戲的當下,卻又能從喜劇中體悟到悲劇,後半段意想不到的劇情轉折,更把血淋淋的事實攤開,也把角色的美好幻想打碎。
《寄生上流》不只拆解了人與人的階級關係,更點出南韓與美國,屬於國族間的「寄生依存」,韓戰爆發後,南韓在經濟等各面向變得相對倚賴美國,「美國製造」儼然成為一種歷史窠臼。
此片利用貴婦口中說出:「美國貨才耐用」,就已是相當明顯的指涉,此外還有地下室中躲債的貧民看著來自美國報導社長先生的傑出成就,更自傲以英語大喊「Respect」,甚至小男孩從小喜歡印地安文化(這裡也可視作種族階級掠奪之意),這些深藏於南韓國民腦內的美帝主義,更是無論階級、無論財富的淺意識「寄生」。其實,這樣的觀點奉俊昊早在《駭人怪物》中做過,且發揮地更淋漓盡致。
《寄生上流》入俗,卻深富文化底蘊,挖掘出極高的藝術價值,影片的調性呼應了整體階級,前半段看似和平的表面,後半段卻暗藏洶湧,如同南韓當代社會的階級假象,隨時可能翻覆與循環,奉俊昊打破了文化隔閡,也因各自的文化背景不一產生出不同的思考面向,讓這座坎城金棕櫚對少看影展的觀眾來說不再遙不可及,不再曲高和寡。
侯孝賢曾說:「我覺得總有一天電影應該拍成這個樣子:平易,非常簡單,所有的人都能看。但是看得深的人可以看得很深,非常深邃。」《寄生上流》完美、精準地表達出一部好電影該有的樣貌,《寄生上流》就是這樣的大師之作。
《寄生上流》完整影評全文寫在『電影神搜』👉http://bit.ly/2XnnFfr
怪物先生影評 在 九把刀 Giddens K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很多人瘋狂嘲笑電影裡的霸淩很誇張,很兒戲,很無腦。
真好,沒見過地獄,也沒打算相信地獄。
現在,就讓曾經住在地獄裡的觀眾說說話吧。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而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憐之處。
上一次看完九把刀的電影《樓下的房客》,認真地發揮中文系藍色窗簾的精神,寫了幾千字的電影觀後感;這次看完《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我有預感自己會再打一篇什麼東西,可能還是一樣會打一大篇,但不同於上一次認真研究電影畫面的感想,這些東西可能更貼近自己的心。
說真的,一開始我根本沒打算看這部電影,因為我看了預告。
預告給我的感覺,是一部九把刀發揮他一直都很飽滿的想像力,打造出來的刀式風格電影-誇張、白爛、搞笑跟熱血之類的,那種產物。這些東西我很喜歡,但我只想等DVD。
於是我先看了影評,包括一些稍微爆雷的影評。
然後我才去翻了幕後花絮,看了九把刀及演員被採訪的片段,在某個影片裡,九把刀說「如果你的小孩會打同學、殺同學…(中略)請一定要帶你的小孩來看。」這句話好像是一句玩笑,但我們也可以把它當成「如果你的小孩會霸凌同學,請一定要帶你的小孩來看。」
所以,我去看了。
我已經不是小孩了,但我曾經是小孩。
也曾經是,霸凌同學的小孩。
看電影之前,我就已經知道自己可能會整場都笑不出來。
即使在應該要感到好笑的畫面也是。
因為我太了解那種「覺得好玩的感受」,那是我以前也感受過的東西。
而這種感受會讓你記得一輩子,但,是痛苦的記著。
我們太容易代入被害者的感受,容易同情被害者,站在被害者的立場去想事情。
因為我們都想當好人。
或著說我們都想讓別人覺得我們是好人。
那是我們長大之後的事了。
人生中的某些階段,我們會盲目地崇拜邪惡,就像大多數人的叛逆期一樣,好像壞就是帥,反對就是力量。
一個人這麼想,可能只有他是壞蛋,當第二個人、第三個人都開始這麼想,邪惡的崇拜便會壯大,成為一個強大的組織,就像以段人豪為首的三人組那樣。
然後,本來應該不好也不壞的同學(旁觀者),出於盲從或出於崇拜或出於懼怕的各種原因,默默地允許了這樣的組織。
但就像沒有魔王的世界裡不需要勇者,沒有被害者的世界裡,加害者的存在就毫無意義。
所以我們(加害者)或有意的或無意地,挑選出我們的「獵物」。
會被霸凌的學生也許是課業很好,受到妒忌,或課業很差,拖累大家;也許是胖子,總是流汗或行動緩慢,或是瘦子,看起來一推就倒;也許是長得好看的(但這個也許太少例子了,真的,至少我是沒聽過或看過)也更多可能是長得不好看的;也許是長得高的,太過顯眼;或是長得矮的,永遠都可以用鼻孔看他…
也有可能,他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美不醜、課業平均、什麼人也沒惹,總是乖乖地過自己的生活…但他就是被選上了。
霸凌,說是有跡可循,其實也根本無跡可尋。
電影裡,老師對著試圖拯救自己的林書偉說「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是你,不是別人?」時,我掐住自己的手(事實上,整場我的手指一直扭在一起,直到演員名單開始跑才鬆開)。他當然有想過!為什麼?
但他不會知道的,因為--沒有為什麼。
或著,因為「好玩啊」。
可當你真的能問問這些人「哪裡好玩?」而他們也願意去思考的話,你仍不會得到回答,因為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加害者也不知道哪裡好玩。「就是好玩啊」
這種惡意,很單純,單純得讓人感覺不出來它是惡意。
他們(我們)是真的覺得「好玩」,雖然我們根本不知道「哪裡好玩」。
正因為這樣,惡意才會在不知不覺中無限地長大,變成「怪物」。
這部電影裡,沒有真正的壞人。
每個看起來很壞的角色,都有他可憐的地方。
好像很壞的段人豪,在被說出家庭背景時失去了他一貫的「無所謂的笑容」,一瞬間就讓你切身了解這個孩子為什麼變成這樣…但他隨後馬上將自己的憤怒發洩在小怪物身上,剛剛你對他產生的同情感瞬間消失殆盡。
被火燒得亂七八糟,還沒人肯救她的女老師(大家只顧著拍照,連旁邊喊沖脫泡蓋送的男老師看起來也很搞笑),這樣的下場很可憐,而且她在「被火焚燒」這件事情上,也是「被害者」,但她可恨之處,完全掩蓋了她可憐之處,所以觀眾可能不會有太大的同情感受。
好像很可憐一直被欺負的大小怪物,其實也做了很多可恨的事--她們吃人啊!可是,她們為什麼吃人,也是可憐的原因,九把刀也在他的Facebook貼了怪物過去的故事,這裡就不多贅述。
好像很可憐也真得很可憐的林書偉,就是劇中充滿了最多可憐與最多可恨的角色。
他的可恨,他的壞,在我們看來,都是被迫的,都是不得已。
一邊打掃、一邊欺負老人;一邊餵血、一邊虐待小怪物;一邊進行獵殺大怪物計畫,一邊偷偷地幫怪物營造逃生路線。
他在好與壞的翹翹板上來回奔跑,卻沒有辦法處於平衡的位置,他不僅是翹翹板上的唯一一人,也是翹翹板本身。
翹翹板一旦變成平衡木,便不再是翹翹板。
所以最後他毀了翹翹板,毀了整座遊樂場。
殺最多人的是他(或僅次於大怪物),可我們終究無法苛責他,因為他是如此的可憐--就我們看到的。
包括他拆下鐵皮讓陽光照進地下室之前,那句被背景音樂蓋過的「對不起」,也讓人無法責怪他。
他好像是個好人,但他確實做了許多許多壞事。
《告白》裡有這麼一句話:「人人都想當好人,但沒有那麼多好事能做呀,所以最簡單當好人的方式就是--懲罰壞人。」
林書偉選了最激烈的手段來「懲罰壞人」,那些壞人也包括他自己。
而高百合是他所認定的「好人」,所以不必被懲罰。
把湯丟掉的那一幕讓我聯想到一個網路上的老故事:一個女孩(還是女司機?)被公車上的惡霸侵犯了,整個車子裡,只有一個人出聲制止,而那個人卻被女孩趕下車,當我們還在感嘆好人沒好報的時候,女孩把整台公車開往了懸崖。
最後林書偉比的射箭(或開槍)手勢,和他們在進行獵殺計畫時的手勢一樣,有人發射、有人接下,然後往下一個人去。
高百合當然沒有接下林書偉的箭(或子彈),因為她不懂,她也「不是那樣的人」,林書偉向各個地方發射,然後,自己接下,可以看做是自己佈局的手勢,也可以聯想成因果或「你發出去的惡意最後都會回到自己身上」。然後,不停地吼叫,變成怪物。
全部燒成一團的同學們好像很無辜很可憐,其實也都是可恨的旁觀者,間接加害者而已。
都是,共犯。
藉由一部電影來告解自己的事情有點卑鄙,所以如果只是單純想看關於電影的感想可以從這裡開始跳過,直接拉到分隔線那裡吧。
身為霸凌同學的「加害者」,那些往事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我。
我是在國小的時候霸凌同學的。
你可能會想,國小生還能幹些什麼,再怎麼樣也不會嚴重到哪裡去吧?
如果那些事情不是我做的,可能我今天也會這麼想。
我是一個早熟的孩子,也是一個個性強勢的人。
我的個性開朗大方,人緣好,這些看起來應該是優點的地方,便成為了我的武器。
而「人緣」通常也是加害者所擁有的武器。
(不只在學校,出了社會能利用人緣做多少事情,你們一個個都比我還要清楚。)
因為我知道,只要我討厭這個人,而且顯露出討厭的模樣給同學(旁觀者)看,他們便會與我「同一陣線」,即便他們從來就沒有討厭過那個人。
因為他們「喜歡」我。或也可能因為他們「懼怕」我,更多的可能是他們「懼怕自己和大多數人不同」。
我從小就是個胖子。
可是被我霸凌的人也是個胖胖的女同學。
說真的,就算我記得這段往事至今,而且也把自己做過的事情記得一清二楚,我仍然不記得自己為什麼要霸凌她。
因為沒有原因,因為我就是某天開始就想欺負她了。
所有你能想到的,欺負胖子會做的事情,我都做了。
我根本毫無同為胖子的同理心。
而我身邊也沒有人能(或是沒有人敢)嗆我說「妳自己胖還敢笑人家胖」。
當霸凌的行為開始一陣子,似乎被發現時,我曾被老師叫去辦公桌旁,跟我一起霸凌她的男同學也跟了過來。
老師說「你們為什麼要欺負她呢?」
我只是笑。
同學卻幫我回答「因為她很臭啊。」
老師說「胖胖的人都比較容易流汗,才會有一點味道啊。」
那個男同學卻直接摟著我的肩膀說「她(指我)就不會啊。」
然後我們繼續嘻嘻哈哈。
老師最後跟我說「妳是班上很有影響力的人,不能帶頭做壞榜樣影響同學。」
我沒聽進去。
霸凌的行為持續著進行。
看她難過或哭泣,我心裡就覺得很高興--真的,那就是「單純的惡意」,全然沒有自覺的惡意。
直到某天,她沒有來學校了。
那一天,我也沒有反省,甚至我還覺得很得意。
她過了幾天才來學校上課。
我沒有繼續對她做出什麼事,可是「排擠」的風氣儼然已形成。
有另一個班上同學,選擇和她走在一起,那是個以前和我不錯的同學。我沒想拉攏她,她也沒試圖說服我什麼,自然而然的她也成了被排擠的對象。
直到畢業,她們倆都是被排擠的人,連畢業紀念冊裡的團體照也沒人願意跟她們一組。
直到畢業,我也不覺得自己有錯。
國小畢業後,她在路上遠遠地看到我,她會繞路。
我從這個時候開始,才覺得有什麼不對勁。
可是我還沒有完整地自覺。
上了國中我的人緣仍然很好,還當上了班長,似乎一如往常。
可我卻沒有再像以前那樣欺負同學了。
但,霸凌的事情仍然存在於學校,也存在每個班級裡。
我從加害者成了旁觀者。
有一個小小的契機。
國中三年級的某天,班上某個男生A在欺負一個胖胖的男同學B。在這之前B也已經被欺負了好一陣子了。
A把B推上講台,在全班的注視下挑釁著B,用手推他,一附希望他還手的模樣,還一邊笑著。
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突然覺得很煩燥。
然後我站起來,往前走,推開A,擋在B的前面。
我不記得我說了什麼,只記得A說「關妳什麼事?」
但我沒有退讓,因為我知道A不敢欺負我,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會像國小那個關心被害者的女生,也一起進入被欺負或排擠的行列。
於是A走掉了,這場糾紛便停止。
隔天,B的媽媽到了學校。
我記得B的媽媽和老師在教室外講了很久的話。
然後我被叫過去,B的媽媽送了我一個音樂盒,不停地跟我道謝。
B的媽媽說,B的舅舅還是哪個親戚是有在混的(大概是這樣吧),如果B出了什麼事就會來學校處理,「還好妳阻止了這樣的事情」她是這麼說,我的記憶已經模糊了,只記得這句話。
當時,收下音樂盒的我覺得異常尷尬。
而那種尷尬感,多年以後我才明白為什麼。
因為我應該可以更早阻止這件事。
因為我當了沉默的旁觀者,間接的幫助加害者很久了。
因為我也曾經是加害者。
那種尷尬感,就是罪惡感加上羞愧感而生的。
我也曾體驗過一小段被害者的感受,真的,只有一小段。
前面說了我一直以來都是個胖子。
升上高中的我剛開學被學長稱為如花,在那個沒有人認識自己的班上,一開始男同學們(我沒有女同學)也曾想試著用言語欺負我。
但我踹飛了桌子,即時展現了自己並非弱者的個性。
可是被害者之所以會成為被害者,就是他們對於「反抗」這件事,較難做到。所以欺負和霸凌才會越演越烈。
多年以後,藉著Facebook,我加了那個國小時被我欺負的女同學好友。
我知道她後來還去了國外念書,她也瘦了變漂亮,還有一個疼愛她的男朋友,到現在一直都很幸福。
我真的真的真的,鬆了一口氣。
我的心裡有那麼一塊禁地,放著那一段回憶,沒有忘記,因為罪惡感,因為非常的害怕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情,會影響到她的人生,就算只有一點點。
我在心裡做過許多假設。
要是那天之後她就從此不再來學校,要是那天之後她就轉學了,要是那天之後她傷害自己了,要是那天之後…
我很害怕。
這是當時的我沒有想到的事。
可就算我因此鬆了一口氣,罪惡感仍沒有消失。
距離我的國小畢業已經快要二十年了,那些愧疚與罪惡感仍然沒有消失,還存在我的心裡。
去年,我曾做過一個夢,夢裡有她,還有我的其他朋友。
我們在玩一個生存遊戲,每個人要找到解藥,不然時間一到都會死。
而我在找到第一瓶解藥時,便保護著解藥,不是自己喝下。
別人要搶我的解藥時,我大喊「那是要給ooo的!」
ooo,就是她的名字。
醒來之後,我知道自己仍陷在那個後悔的漩渦裡。
我一直沒有和她道歉,即使到現在也沒有。
我總是想著她現在過得這麼好,我突然為了年代已久的往事和她道歉,不是很蠢嗎。或是想著我要怎麼開口,在心裡預演了好多次。偶爾我也會想像這樣公開在自己依賴已久的Facebook,但我也對自己的過去感到羞愧而沒有實行。
今天,是我的國中同學會。
我的國中班導師也來了,她問我們「想對15歲的自己說些什麼?」我開了玩笑說「不要隨便相信男人」。
國中的老師與同學都不曉得我國小的事,可能也不知道我國小是個霸凌同學的壞傢伙。
但我真正想給忠告的是11.12歲的自己。
「千萬千萬不要自以為是的,傷害別人,對別人做不好的事。」
「因為那些惡夢般的事也許不會影響到他們,但會跟著妳一輩子。」
功與過從來不是互相抵銷的。
善與惡也是,你做了一百件好事,的確是好事,但不會因此消去你做過的惡事。
真心感謝這部電影讓我有了藉口抒發心裡很深層的感受。
----分隔線----
回到電影吧。
如果任何一個電影中的「壞人」,最後沒死,活了下來,一定會被很多觀眾罵,怎麼惡人沒有惡報?
所以他們是一定得死的,好像天理循環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可是現實中,死了或許才是最簡單的贖罪方式。
有些罪惡就是會跟著你一輩子,即使你看起來是個局外人。
我們很喜歡教導被霸凌的人「如何不被霸凌」,或是對著霸凌別人的人「說明霸凌的邪惡」,但我們會忽略他們不認為霸凌是邪惡的事,而教導如何不被霸凌也是無稽之談,就算你照著做也可能成為被霸凌的對象--別忘了隨機挑選這回事。
反抗加害者是最難的,幫受害者反抗加害者更難,這代表你要從旁觀者跳脫,成為一個新的身分--「拯救者」。
太難,但那是我們都該學習的事,不是救被害者,而是救你自己。
---又是關於自己的事情分隔線---
最後再說一下,這部電影我是和國中同學去看的,在同學會結束之後。
而其中一個就是國中時被霸凌的同學B。
同學會時,某個同學說,當初B雖然都被班上同學欺負,但某次別班的人欺負B被班上男生知道了,他們全衝去找別班同學理論。
「只有我可以欺負你,別人不行。」
不過那時我們從未想過「那為什麼我們可以欺負你?」
電影裡林書偉問了為什麼,但是沒有解答。
你現在有解答了嗎?
好在B真的是一個好好先生,他笑著說都是過去的事了,大家只是情緒比較容易激動,喜歡鬧他而已(他真的這麼說,我都快哭了我)。
有時候我會在新聞上或什麼地方,看見因為被霸凌而傷害自己甚至結束自己生命的孩子。
那都讓我覺得,我很幸運。
我也覺得我的同學們很幸運。
能被原諒,真的是一種幸運。
怪物先生影評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訂閱加點吉拿棒: https://goo.gl/PXHi3g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 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如果你不喜歡此影片的話歡迎指教
我會盡量改進
喜歡的話也請不吝嗇分享啦!
《我們》是一部非常需要消化咀嚼的電影,
在看完之後,它所提出的問題可能比給予的解答還多,
對我來說,這部電影所隱藏的象徵以及訊息比《逃出絕命鎮》還多。
在開始之前,我想請你們先回想這部電影的第一個畫面是什麼?
一段文字,講述美國各處的神祕地下管道,各種鐵路和維修通道。
這些管道實際上真的存在,還是導演喬登皮爾的另一個象徵?
我在看到這段文字時,第一個想到的是歷史上的「地下鐵路」,
這地下鐵路其實際不在地下,也不是鐵路,
而是美國奴役時期,解放人士幫助黑人逃脫南方的組織系統。
表面上看來,這段文字只是在鋪陳接下來要發生的故事,
但是其實是在奠定整部電影的象徵調性。
在看這部影片的過程之中,請記得,
儘管喬登皮爾一再說這不像《逃出絕命鎮》是個政治電影,
但是這段文字,從一開始就預示了它絕對不只是表面的眼見為憑。
首先,一個極簡的劇情回顧,
女主角艾德蕾德小時候在海灘遊樂園走失,到了一個鏡子迷宮之中,
看到一個長得跟自己一模一樣的分身,從此受到嚴重創傷,
時間來到數十年後,她現在已經成家立業,與家人再度來到那個海灘。
殊不知當天晚上她們就被各自的分身攻擊,
在逃走之後發現幾乎各地都發生這種詭異的現象。
殺掉他們的分身之後成功逃走,
但是我們發現,當年的影子其實將真正的愛德蕾德抓到地下掉包,
所以現在活下來的,其實是分身。
一如《逃出絕命鎮》,喬登皮爾高明地在電影的一路上灑下麵包屑,
鋪陳各種線索,而不是像奈沙馬蘭近年的劇情轉折往往來得有點莫名。
從第一個畫面,電視旁的錄影帶就暗示了接下來的劇情:
《七寶奇謀》主角們在地下的探險;
The Man with Two Brains,其中的科學家發明將意識轉移到體外的頭腦的方式;
以及C.H.U.D 講述下水道的變種怪物到地面上攻擊人群的故事。
有趣的是喬登皮爾在國中時的第一任女友的父親就是C.H.U.D的導演,
the more you know…
接下來也有不少線索,
一家人在海灘上走時影子長得不尋常,暗示著接下來影子分身的出現,
以及在海灘上「紅色」的飛盤剛好蓋住「藍色」的野餐布圓圈,
象徵身穿紅色的影子淹沒地上那些住在藍天底下的人。
再來,蓋博在其中一部分講了一個敲敲門笑話:
「敲敲門」「誰在那」「你」,
結果當天晚上敲他們家門的,還真的是他們自己。
但是也許最難發現的,是這些影子拿剪刀的原因,
艾德蕾德在小時候自己走丟時,在路上看到一對男女玩剪刀石頭布,
而其中的女生則說:「你老是出剪刀」,
這個在被抓走前最後的記憶之一,就是她選擇剪刀作為武器的原因。
當然,剪刀也有其象徵性的意義,以及眾多提到麥可傑克森的部分,
這些都留到待會再深入討論。
當然,對於愛德蕾德其實是影子的這個轉折也有不少線索,
在電影中,愛德蕾德的影子名叫Red,我就姑且翻作小紅,
為了避免困惑,我在接下來會以他們在劇情大部分的角色來稱呼,
穿白色的叫愛德蕾德,穿紅色的叫小紅。
我們在回憶片段之中看到愛德蕾德在走失之後突然失去了說話的能力,
在這個轉折之後,才知道她不是因為創傷,
而是因為她是來自地下的分身,本來是不會說話的。
相反來說,小紅是唯一會說話的影子,正是因為她原本是來自地面上。
而她沙啞而且有如肺部塌陷的聲音,是因為當年她被勒昏所造成的傷害。
而愛德蕾德的真正身分也解釋了她的諸多行為,
諸如在車上彈手指時並沒有跟上音樂的節拍,
或是不善與人交談,
還有在家人都在吃速食的時候,只有她自己吃著草莓,
大概是因為她在地底吃了太多兔子肉,從此就不太吃肉了。
以及在恩布列死後還特地自己下車,表面上是要確認她死了沒,
但是其實是想要在她死前給她最後的安息。
以及看到布魯托緩緩走向火焰時驚恐並且歇斯底里的反應,
都印證了她其實自己是個影子這件事。
但是還有個特別值得探討的面向-愛德蕾德最後真的還是影子嗎?
有沒有可能,小紅,也就是真正的愛德蕾德,
在被殺的那一刻將意識轉移回了假愛德蕾德身上?
我會這樣說是因為愛德蕾德在殺了小紅之後發出了有如野獸一般的嚎叫,
你可以解釋成她只是在那一刻失控而顯露出她的本性。
不過小紅掌控了她的身體這個解釋也不無可能,
因為愛德蕾德提到她來到這裡之後彷彿全身被烏雲壟罩,
有可能是在她來到地面之後不斷地試圖切斷與地面下的連結,
但是地面下的小紅卻不斷試圖加強這個連結,最終的目標就是搶走愛德蕾德的身體。
另一個線索則是愛德蕾德在救出傑森之後撥頭髮這個動作,
我一直不太明白她在此處撥頭髮的意義,直到我看了第三次,想到這個可能性之後,
才意會到:
小紅的髮型是沒有瀏海的,
也許她在把自己的意識轉移到愛德蕾德身體裡之後,
下意識地把自己的頭髮撥回留了多年的髮型。
當然,這只是個理論,
在可能性程度上,
大概是「無限之戰的布魯斯是洛基假扮的」之上,在「瓦里斯是個美人魚」之下。
麥可傑克森在這部電影之中是個非常重要的存在,
從愛德蕾德走失當天身上穿著的「顫慄」T恤,
到影子們穿著的單手手套,
到身上穿的紅色工作服,幾乎都跟麥可傑克森有關。
甚至連影子們僵硬不自然的動作,都讓人想起「顫慄」之中的殭屍。
但是這只是個有趣的彩蛋嗎?喬登皮爾只是單純很迷麥可傑克森嗎?
剛剛那是反問句,你以為這是什麼電影?
談麥可傑克森之前,得先知道「雙重性」這件事
某種程度上,在這個IG、網紅的時代,「如何被看見」的重要性早就遠遠大於真實了。
我在Fyre紀錄片以及《英格麗向西》那部影片之中都一再談到,
網路世代只想呈現最完美的一面,只想看到別人最正向一面的心態愈來愈明顯。
這種虛假的雙重性,不斷壓抑自己的影子,
就如《我們》之中住在地底下,永遠不見天日的分身。
雖然說《蝙蝠俠:開戰時刻》之中最著名的台詞
「重要的不是我是誰,定義我的是我的行為」在某些情況下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是《我們》想要探討的就是
我們是否將毫不考慮前因後果地將這句話套用到所有事上,
讓我們被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行為所綁架?
就如《我們》之中影子的由來,只複製了身體,但是無法複製靈魂。
繼導演處女作《逃出絕命鎮》令當代影壇驚為天人、並為反諷社會議題類型的驚悚片樹立新標竿後,奧斯卡獎得主喬登皮爾即將帶來自編自導的全新原創驚悚作品。
《我們》以北加州海岸為拍攝背景,由猴掌製作公司(Monkeypaw Productions)製作,女主角由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得主露琵塔尼詠歐所飾演。故事描述一位女子雅德蕾德威爾森和她的先生蓋博,帶著兩個孩子(莎哈蒂萊特喬瑟夫、伊凡艾利克斯飾)一起到夏天度假住的海濱房子,打算度過一個恬靜的夏天。
但一段過去難以啟口的傷痛卻如鬼魅般出現在眼前,接二連三的怪異巧合也相繼發生,對於家人即將遭遇不幸事件的強烈預感,讓雅德蕾德恐懼到達臨界點。
當他們和朋友泰勒斯一家(艾美獎得主伊莉莎白摩斯、提姆海德克、卡莉薛頓、娜亞薛頓飾) 共度一個令人緊繃的海邊聚會後,雅德蕾德和先生及孩子們回到度假小屋休息,卻在進入黑夜的房子前,看見令人毛骨悚然的四個人影,正手牽手站立在他們的車道上…《我們》描述了一個和樂的美國家庭在一夜之間必須挺身對抗一群難以解釋敵人:他們自己的分身
-~-~~-~~~-~~-~-
必看影片: 除了漫威以外 還有哪些電影必看? | 盤點年度十大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6dHj...
-~-~~-~~~-~~-~-
怪物先生影評 在 Related Pages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影評】《#怪物先生》接受自己的與眾不同(7.6/10) 完整文章:https://loory.tw/mr-monster/ ... ... <看更多>
怪物先生影評 在 香港粵語電影|影評|Monster Run |怪物暴走上演冒險大亂鬥,10 ... 的推薦與評價
《怪物先生》電影解說|劇情解說|2020最新電影|香港粵語電影|影評|Monster Run |怪物暴走上演冒險大亂鬥,10分鐘看完《怪物先生》,訂閱【小魚說電影】,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