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公民】日常 #14
🖋翻開日誌:https://bit.ly/2xN3Ya9
#為淡水河做一件事| #CSR在天下
當人們害怕海洋、恐懼鯊魚,海洋乾淨澄澈、鯊魚物種興盛;當人們親近海洋、戰勝鯊魚,海洋垃圾充斥、鯊魚瀕臨滅絕。
-
以「台灣」命名的魚類新種不少,包含台灣櫻花鉤吻鮭、台灣扁鯊,以地名命名的也不少,像是陽明山吻蝦虎、台東間爬岩鰍。不過這些物種正在消失中。
身為海洋之子、水系公民,我們可以怎麼做?
或許就從了解水中公民開始👉【台灣魚類資料庫】fishdb.sinica.edu.tw
#水系公民 #你也試試?
#CSR天下 #CSR #企業社會責任
#淡水河 #生物多樣化
#河川保育 #永續 #河川治理
Photo Credit : 蘇淮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
「台灣淡水魚類資料庫」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淡水魚類資料庫 在 CSR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淡水魚類資料庫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淡水魚類資料庫 在 拍謝少年 Sorry Yout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淡水魚類資料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淡水魚類資料庫 在 #台灣魚類資料庫 - Explor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淡水魚類資料庫 在 台灣魚類資料庫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淡水魚類資料庫 在 20120910 「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一覽52種淡水魚種 - YouTube 的評價
台灣淡水魚類資料庫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9-01-14影音檔
出版社粉絲頁: 貓頭鷹書房
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命名」開始看起
◎特邀新生代生態畫家林哲緯以水彩插畫精細繪製台灣海產的細節與風貌
*花枝和烏賊,有什麼不同?
*除了源自日文的TAKO,章魚的台語還能怎麼說?
*鯛魚名稱不下十數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台灣童謠〈西北雨〉中的「鮕呆(鮘)」又是哪位?
*常吃的「四破魚」到底在破什麼?
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從海魚吃到淡水魚,由軟體動物花枝家族吃到甲殼動物螃蟹親屬。除了吃不完的海味,更常發生的是弄不清的名稱。九孔等同鮑魚嗎?為何許多魚都被歸在鯛科?香魚的氣味真的很香?鯖魚為何叫花飛?這些名稱的背後,蘊藏的正是台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
這是一本兼具歷史與科普的海洋文化讀物。作者曹銘宗先生,查證無數史料文獻,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更上網徵求各界高手的見解,宛如帶領讀者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嘗遍」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他還以台灣魚類資料庫交叉比對各項資料,透過這本用語言文化切入,兼具論文水準和散文筆調的著作,讀者將可以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
●一場百年的海洋文化考察之旅,從名稱推敲身分
命名,有時來自於人的誤解,但有時卻比起學術用語更容易分辨物種的差異。例如在中文裡,許多螃蟹都叫蟹,例如大閘蟹、花蟹、三點蟹,但如果對應台語便可以分辨其間差異。毛蟹是陸生的螃蟹,蟳和蠘則指海生螃蟹,所以最後一對腳是游泳足。而蠘的螯比蟳來得尖細,帶有鋸齒狀,這點從「虫+截」這個字便可推測得出。而經常被視為同一物種的花枝與烏賊,為何有不同名稱,從史料中可以看見古人早早就知道他們不同,應當區別。
●長相決定人生,產地決定名稱
台灣人常吃的午魚,如果回歸史料,可以看見名稱是來自中國產季在端午節的緣故。而以往過年會吃的鯛魚,又名嘉鱲,也是與產期在臘月相關。至於鯖魚之所以被叫花飛,則來自魚身的斑紋以及用閩南語形容這個斑紋的諧音。從此可知,命名沒有對錯,而是來自物種外觀或反映地方特性。
●海洋文化中的古人智慧: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
海鮮的保存反映古人的智慧,魚乾、魚露、魚漿應此而生。和魚有關的傳說,鄭成功的國姓魚、鯊魚變身梅花鹿,透過考證你會知道「謠言原來是這麼來的」。當然不能錯過傳統的好魚、壞魚排行榜,「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讓你享受美食沒有漏網之魚,「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帶你認識在捕魚、潛水時應該避開的危險魚類。
語言文化的考證,看見海洋文化的多樣性,各路語源也豐富了我們對海鮮的認識。下次要吃花枝前,你應當能分辨牠是花枝還是烏賊!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台灣淡水魚類資料庫 在 拍謝少年 Sorry Yout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午餐時間到囉!
為什麼我才花了三分鐘煎虱目魚,然後就花了三天找資料來談虱目魚?這篇文章有點長,值得看的原因如下:
*從生態保育和食品安全來說,我希望大家多吃台灣人很會養殖的虱目魚,讓其他野生魚類喘息一下。
*很多人害怕虱目魚刺多,請以貓為師,不然就學習台南人吃無刺魚肚,我還會透露一位日本料理老師傅如何處理虱目魚的刺,並介紹菲律賓人、印尼人怎麼吃虱目魚。
*雖然沒有確定的答案,但我想再探「虱目」之名的由來。
*跟著「新南向政策」的顯學,談談虱目魚的歷史,你知道虱目魚是菲律賓的「國魚」嗎?全世界最早的虱目魚養殖可能在印尼爪哇島嗎?
虱目魚是台灣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養殖漁業,十七世紀荷蘭人殖民南台灣就提到有養魚的「塭仔」(oenij),清代文獻則記載魚塭中生產的「虱目」或「麻虱目」。
虱目魚是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熱帶、亞熱帶海域的魚種,學名Chanos chanos(1775年由瑞典生物學家Peter Forsskal命名),在各地都有不同的名字,英文則稱之Milkfish。
Milkfish就是牛奶魚,怎麼說呢?有人說是魚體、魚肉的顏色,有人說此魚富含蛋白質,而最早的烹飪是用烤的,烤熟時魚身滲出蛋白有如牛奶。
在台灣,台語「虱目魚」(sat-ba̍k-hî/hû)的語源有很多說法。
有人從台語的「虱」字去聯想。由於「虱」同「蝨」,蝨子是常見寄生在人或牲畜身體上吸血的小昆蟲,所以有人就說,虱目魚苗時全身透明,只看到黑點的眼睛,很像蝨子,所以才叫虱目魚。
但是,不只虱目魚,一般幼魚都是全身透明的啊!事實上,由於剛孵化的虱目魚苗全身透明,只能看到眼睛兩個黑點,以及腹部一個黑點,所以養殖界稱之「三點花」。
有人則認為「虱目」是「塞目」,因為虱目魚的眼睛有脂性眼瞼,故稱之「塞目魚」,但此說相信者少。
日本時代台灣文人連橫在《台灣通史》中說:「台南沿海素以畜魚為業,其魚為麻薩末(台語音同麻虱目),番語也。或曰,延平入台之時,泊舟安平,始見此魚,故又名國姓魚云。」
連橫說的「番語」,就是指非漢語,有可能是台南原住民(西拉雅族)語,但也無法確定。
台灣民間有一說法:鄭成功來台灣驅逐荷蘭人,民眾獻魚,鄭成功問:「什麼魚?」結果民眾聽了就以「虱目魚」為魚名。這當然是後人亂說,就算當時有這件事,鄭成功講的可不是北京官話,而是福建泉州母語,「什麼魚」的音是「啥物魚」(siánn-mih hî/hû),「啥物」(siánn-mih)與「虱目」(sat-ba̍k)的音不合啊。
還有人說,虱目魚長得有點像鯖魚,而日文稱鯖魚為 サバ(saba),與台語「虱目」諧音,台灣人在日本殖民時代把兩種魚的名稱混淆了。這種說法顯然有誤,因為台灣在日本時代之前的清代就有「虱目」的魚名,而說分不清鯖魚、虱目魚也是侮辱了台灣人和日本人的智慧。
另有人指出,虱目魚的名稱可能源自西班牙語Sabalo(網路上大都誤寫成Sabador,Sabador音近Salvador,這是救世主耶穌啊)。西班牙語Sabalo,在美洲的西班牙語(American Spanish)稱之Sabalote,可用作英文shad,指的是鯡科魚類,但也用來泛稱中南美洲、東南亞海域的Milkfish。
雖然西班牙人在十七世紀之前就開始殖民菲律賓,但菲律賓語稱虱目魚為Bangus或Bangos,而少用Sabalo,只是在學界有人稱虱目魚的幼魚為Bangos、成魚(母魚)為Sabalo。因此,Sabalo較有可能是「虱目」的語源,但也不能確定。
虱目魚可以生長在海水、半鹹水、淡水,沒有牙齒,主要以海中的藻類、無脊椎動物為食,所以有人稱之「海草魚」,很適合在海岸建造魚池來養殖。
菲律賓的虱目魚養殖非常興盛,食用人口眾多,更因把虱目魚定為國魚(National fish),所以對虱目魚有很多研究。根據菲律賓的資料,虱目魚養殖早在八百年前就從菲律賓開始,再散播到印尼,以及太平洋島嶼。
但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簡稱UNFAO)有關菲律賓虱目魚養殖的資料,一般認為「半鹹水魚池」(印尼文Tambak)養殖虱目魚(印尼文Bandeng)的起源在十五世紀之前印尼爪哇島的東部,以及爪哇島東北方的島嶼馬都拉(Madura)。此一資料是根據荷蘭人的記載:在1400年爪哇人的法律中,從Tambak偷魚的人會被處罰。
Tambak在印尼文、馬來文指魚池(英文fishpond),也有堤岸(英文embankment)、土堆的意思。菲律賓文也有Tambak,指的就是堤岸、土堆。
Tambak一詞的bak,與台語虱目魚的「目」(ba̍k)發音相同,但也不能據此就說Tambak是「虱目」的語源。
我為什麼鼓勵大家多吃虱目魚呢?我最近才去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訪問台灣魚類專家邵廣昭,他建置知名的「台灣魚類資料庫」,近年出版「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小冊,教導民眾選擇食用符合生態保育、永續利用原則的海鮮,幫助台灣海洋保育,以確保「年年有魚」,而虱目魚是少數被「建議食用」的魚類之一。
此一指南的選擇標準,主要是食用植物性或天然餌料(養殖餌料不是小魚)、野生資源豐富、撈捕方式對環境影響較小、屬食物鏈底層(食物鏈高層魚類體內可能累積重金屬)。在「建議食用」的海鮮中,屬於常見魚類的有四破魚、竹筴魚、沙丁魚、秋刀魚、飛魚、白帶魚、剝皮魚、臭肚魚,以及養殖魚類的台灣鯛、虱目魚、烏魚等。
其他我們常吃的魚類,包括鯖魚、旗魚、黑鮪魚、土魠魚、野生石斑等,其實都列在「想清楚」、「避免食用」之類。
我鼓勵大家多吃虱目魚,也因為這種魚在食安上相對可靠,在價格上相對便宜,而且相當好吃,現在很多以海水養殖,土味也較少了。
虱目魚雖然相對刺多,但因為是軟刺,只要小心的吃,也不是很大的問題。多年前,台北的日本料理老師傅李榮松,跟我談到解決虱目魚刺多的方法。基本原理是:人的喉嚨大約有0.5公分的空隙,如果能夠把虱目魚的每根刺都切得很短,短到0.2公分,這樣吃進喉嚨時就不會卡到。
所以就要看刀功了。一條虱目魚,把頭、尾和中骨去掉,成了兩大片的魚肉。再來,把魚肉鋪好,魚皮在下,用很薄的鋼刀、一刀一刀的橫切,每刀的間隔大約0.2公分。每一刀切下去,「停刀」必須恰到好處,一定要把貼在皮邊的刺都切斷,卻又不能切到皮。
然後,切好的魚肉就可以下鍋煎了。魚肉一遇熱,就會黏起來,整片好好的,看不出曾被切過的痕跡。
哈哈!這真是別出心裁的方法,但我從來沒有試過,因為實在太「搞剛」(厚工),對刀功更沒把握了。
在台灣,虱目魚一般的吃法有乾煎、煮湯、蒸蔭油、滷豆醬等。如果怕魚刺又怕麻煩,那麼就吃無刺的虱目魚肚,這可是被台南人視為美味。我曾在台南吃過醃黃瓜煮無刺虱目魚肚,真是珍品。
不過,我和幾位內行的台南人都認為,帶刺的虱目魚,滋味較不會流失,一邊吃肉一邊挑刺也很有吃的樂趣。
菲律賓人、印尼人怎麼吃虱目魚?當然他們也要處理刺多的問題。我在Youtube 的How to debone Bangus (Milkfish)上,看到他們可以把整條虱目魚的刺拔光,真的很厲害,但一條魚拔刺要花三至四分鐘,也是很費工。
他們吃新鮮、曬乾、煙燻的虱目魚,也有各種料理方法和不同口味。印尼人還會用壓力鍋煮虱目魚,就是為了把魚刺燜軟到有如無刺。看來,台灣人應該去考察考察。
(圖片是我今年初在台南吃到的醃黃瓜煮虱目魚,以及我前幾天煎的虱目魚。)
台灣淡水魚類資料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命名」開始看起
◎特邀新生代生態畫家林哲緯以水彩插畫精細繪製台灣海產的細節與風貌
*花枝和烏賊,有什麼不同?
*除了源自日文的TAKO,章魚的台語還能怎麼說?
*鯛魚名稱不下十數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台灣童謠〈西北雨〉中的「鮕呆(鮘)」又是哪位?
*常吃的「四破魚」到底在破什麼?
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從海魚吃到淡水魚,由軟體動物花枝家族吃到甲殼動物螃蟹親屬。除了吃不完的海味,更常發生的是弄不清的名稱。九孔等同鮑魚嗎?為何許多魚都被歸在鯛科?香魚的氣味真的很香?鯖魚為何叫花飛?這些名稱的背後,蘊藏的正是台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
這是一本兼具歷史與科普的海洋文化讀物。作者曹銘宗先生,查證無數史料文獻,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更上網徵求各界高手的見解,宛如帶領讀者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嘗遍」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他還以台灣魚類資料庫交叉比對各項資料,透過這本用語言文化切入,兼具論文水準和散文筆調的著作,讀者將可以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
●一場百年的海洋文化考察之旅,從名稱推敲身分
命名,有時來自於人的誤解,但有時卻比起學術用語更容易分辨物種的差異。例如在中文裡,許多螃蟹都叫蟹,例如大閘蟹、花蟹、三點蟹,但如果對應台語便可以分辨其間差異。毛蟹是陸生的螃蟹,蟳和蠘則指海生螃蟹,所以最後一對腳是游泳足。而蠘的螯比蟳來得尖細,帶有鋸齒狀,這點從「虫+截」這個字便可推測得出。而經常被視為同一物種的花枝與烏賊,為何有不同名稱,從史料中可以看見古人早早就知道他們不同,應當區別。
●長相決定人生,產地決定名稱
台灣人常吃的午魚,如果回歸史料,可以看見名稱是來自中國產季在端午節的緣故。而以往過年會吃的鯛魚,又名嘉鱲,也是與產期在臘月相關。至於鯖魚之所以被叫花飛,則來自魚身的斑紋以及用閩南語形容這個斑紋的諧音。從此可知,命名沒有對錯,而是來自物種外觀或反映地方特性。
●海洋文化中的古人智慧: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
海鮮的保存反映古人的智慧,魚乾、魚露、魚漿應此而生。和魚有關的傳說,鄭成功的國姓魚、鯊魚變身梅花鹿,透過考證你會知道「謠言原來是這麼來的」。當然不能錯過傳統的好魚、壞魚排行榜,「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讓你享受美食沒有漏網之魚,「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帶你認識在捕魚、潛水時應該避開的危險魚類。
語言文化的考證,看見海洋文化的多樣性,各路語源也豐富了我們對海鮮的認識。下次要吃花枝前,你應當能分辨牠是花枝還是烏賊!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台灣淡水魚類資料庫 在 台灣魚類資料庫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魚類資料庫 Fish, Pets, Pisces, Animals And Pets. More like this. Jyun-ping Zeng. 13 followers. 臺灣魚類資料庫. 台灣魚類資料庫. Visit. Save. Visit. Save ... ... <看更多>
台灣淡水魚類資料庫 在 20120910 「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一覽52種淡水魚種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 河流,分布密集,有著豐富的 淡水魚 生態。但因為環境污染,和人為等因素,使不少 魚類 瀕臨絕種。政府單位,除了投入保育工作,還和民間單位, ... ... <看更多>
台灣淡水魚類資料庫 在 #台灣魚類資料庫 -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台灣魚類資料庫at Facebook.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