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不用怕沒人簽收,你的專屬包裹管理員_(案例失敗分析)
案例介紹:
還在擔心網購商品沒人收件嗎?即便寄到公司還要花力氣帶回家覺得很惱怒嗎?美國在沒有便利商店代收的狀況下,此狀況更是讓消費者們心煩,而Doorman就是抓到了這個需求,並於2013年推出包裹代收與再次運送的服務,讓顧客不再需要為了收件問題而煩惱。公司將自己定位成「最後一哩路」的角色,成為電商平台與消費者之間的包裹配送橋梁。
Doorman所提供的服務即是將包裹先行寄到公司的倉庫,再於顧客指定的時間送到家中,或是有退貨需求也會於指定時間來收件,可做到以以時計算的精準服務讓消費者大大買單,而這同時也能讓Doorman的算出最佳路徑,好讓自家的司機們能夠擁有最佳路線,準時抵達顧客家中。
而顧客們可以選擇月費或單件計價的方式來使用Doorman的服務,月費最低為19美元/月,可擁有至少4次的代收再運送服務,而大型貨物的運費則是依據貨物的尺寸與重量來擬定,從8美元到30美元不定,這樣彈性的服務與價格也讓顧客可依自身的購物狀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這樣的服務雖然總共募資到三輪的資金,共337萬美金,但Doorman卻於2017年10月宣布停止服務,而Itamar Zur(Veho Technologies CEO)指出三大關鍵
(1)消費者習慣:也許五年前還OK,但現代客戶都已習觀「免運費」的購物經驗,因此要他們在額外付一筆「運送」費用,是與現代消費者習慣有很大的落差,因此很難吸引到新一代的客戶群
(2)物流成本:讓客戶可自選哪一段時間送達,這事實上讓Doorman的貨運成本幾乎是普通物流的兩倍(※特別是美國這種地大的城市當中) 根據客觀的數字統計,普通物流(UPS為例)每小時約可送達9個點,但Doorman的狀況則是每小時需送達15~20個點,而這樣就需要至少兩倍的物流成本,而這正是虧損的主要原因
(3)價格戰略:Doorman剛推出的時後,以每月19美金吃到飽的補貼戰略,但在會員人數成長一倍後便停止了,因為這讓他們財務燃燒的過快,以及其最基本的服務定價更是危險的錯誤,依照Doorman的服務,司機需完成每小時至少完成6個點運送才合乎成本,但Doorman客戶的運送地卻不夠集中,因此即便是最原始的服務定價(無補貼)也是持續虧損的,事實上這也是Doorman的一大賭注,希望用補貼戰略去吸引到足夠的客戶,讓運送地點的密集度上升以此滿足運送的物流成本,但結果就如同各位所知的現況。
-----------------------------------
小編:最近在嘗試新的案例撰寫方法,不知道各位讀者們是否對於失敗案例的研究是否滿意呢? 因為『成功難以複製,失敗可以避免』,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能讓各位讀者們獲得不一樣的觀點呢🤣
Search
ups 計算方法 在 你真的會計算UPS的規格或者可用時間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當然要計算UPS容量,才能評估電池組的狀況,不然怎麼決定什麼時候汰換電池? 要先算出設備基準值,再比對放電時的實際值來評估是否需要汰換假設3KVA UPS在400W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