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1.22 希臘 ※
民眾希望鄰國馬其頓改名
三十萬民眾湧入希臘第二大城塞薩洛尼基(Thessaloniki)抗議聯合國為北方鄰國馬其頓的改名提議。
抗議者認為希臘的北方鄰國確實應該改名,才能與希臘國內的馬其頓地區作出區別,他們抗議聯合國的提案未能把馬其頓三個字完全拿掉。
馬其頓國一向認為沒有必要改名,並認為其國族——主要為斯拉夫民族——都是希臘戰士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的後代子孫。1991 年南斯拉夫解體時,聯合國不得不做調人,介入希臘與馬其頓之間,其結果是 1995 年產生了新國名: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Former Yugoslav Republic of Macedonia, FYRoM)。
然而此一名稱未能息事寧人。現在,史高比耶(Skopje,首都)的政府希望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所以急著解決國名的問題。另一方面,經濟不景氣的希臘也希望馬國改名,以減少混淆,更容易吸引外資與貿易。
上週,聯合國的調停專員,馬修・尼梅茲(Matthew Nimetz)提出了五個名字:
=== 新馬其頓共和國 Republika Nova Makedonija (Republic of New Macedonia)
=== 北馬其頓共和國 Republika Severna Makedonija (Republic of Northern Macedonia)
=== 上馬其頓共和國 Republika Gorna Makedonija (Republic of Upper Macedonia)
=== 瓦爾達馬其頓共各國 Republika Vardarska Makedonija (Republic of Vardar Macedonia) (譯按:瓦爾達是馬其頓境內河流)
=== 馬其頓共和國(史高比耶)Republika Makedonija (Skopje) (Republic of Macedonia (Skopje)
對很多希臘人來說,這五個名稱還是包含了「馬其頓」,就是最大的麻煩所在——雖然希臘政府已同意讓史高比耶保留此名,再加上地理方位以作出區隔。現在,希臘民眾以及民族主義者望鄰國另起爐灶,重新取名,可能迫使希臘政府不得不違反先前的承諾。
昨天的抗議活動除了少數暴力外,大體上相當和平。抗議民眾在塞薩洛尼基的亞歷山大大帝雕像前面集合,高唱希臘國歌,揮舞希臘國旗,高舉「No, No, No」的布條。塞薩洛尼基在歷史上曾經是希臘馬其頓王國(Greek kingdom of Macedonia)的一部份,此古王國的彊土超越今日的國界,直至斯高比耶附近,因此斯高比耶也塑立了一樽一模一樣的雕像。
昨天的抗議活動主辦人,作家里奧納度(Irini Leonardou)表示:「我們要求新國名不可以包括馬其頓。這沒有商量的餘地。」
尼梅茲專員強調,新國名不包含「馬其頓」三個字是「不實際的」。
不論最後的名字變成什麼,它都需要得到馬其頓民眾公投通過,也必須得到希臘國會的投票贊同。抗議的民眾昨天要求希臘政府也舉行全國公投。根據線上的民調顯示,79% 的希臘人反對鄰國使用馬其頓作為國名。
https://www.thetimes.co.uk/…/theres-only-one-macedonia-and-…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