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防疫不無聊! 5部令你靈感滿滿的設計紀錄片 ! 🎥
-
1. Abstract: The Art of Design 1-2 | 抽象: 設計的藝術 1-2 (2017-)
2. Helvetica (2007)
3. 不了神話 宮崎駿 (2016)
4. The Creative Brain | 創造性的大腦 (2019)
5. Objectified | 設計面面觀 (2009)
在漫長的防疫期間,好好欣賞這些經典記錄片,從中學習或得到一些設計上的靈感吧!
By Social More Graphic Designer - Nick 💬來留言分享一下你認為那個紀錄片令你印象深刻吧
-
#網絡行銷 #design #設計 #文案 #marketingtips #marketing #socialmore #hk #documentary #記錄片 #平面設計 #graphicdesign #graphicdesigne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4萬的網紅japanesestuff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tudio Ghibli 'Castle in the Sky' miniature paper craft 'Princess Sheeta from the sky'. It's one of SANKEI miniature art kit series. #japanesestuffcha...
the art of 宮崎 駿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精神 X 奈良 ] 帶來幸運,給予權力:奈良及其神聖的動物-鹿 / 李長潔
.
大家都知道,到奈良就是要餵鹿阿,不然要幹嘛!大家也可能知道,鹿在奈良的中古世界中,號稱為「神的使者」,是一種神聖的動物,由天神「武甕槌命」攜白鹿來到春日大社,守護平城京(今日的奈良)。當然,從傳說的脈絡中可得知,將當時握有權力的藤原氏所崇拜的神祇「武甕槌命」迎來,明顯地是一種政治行為(正當性與權威),這與「魔界京都」裡的許多傳說的政治因素雷同,整個日本古代的神話與傳說大抵都隱含著類似的政治操作。在政治性的意含下,鹿,作為一種宗教性的動物,有著特殊運作的精神世界,反映著中古世紀人們對周遭世界及其關係的想像,即「神使」,其實就是「帶來幸運,給予權力」。
.
◎ 人與神的橋樑
.
動物在世界各個古代宗教中,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我們總是可以在典籍中,將宗教的教主與某些動物關聯在一起,像是老子與牛、孔子與麒麟、釋迦與象,動物在中古世紀的精神世界中,起了象徵自然界的作用,構連起人與神之間的橋樑。這層關係有時是建立在人類的狩獵文化傳統中,在薩滿的經驗裡,當人們預見無法解釋聖跡時,很容易地將生活中的動物當作是神聖經驗的代理人,尤其是行為較為極端的(特別凶猛、特別機靈)(Garfinkel et al., 2009)。以美國原住民的狩獵文化為例,鹿與熊形成對立,鹿是迴避女性經血的動物,與肉食熊類噬血氣的形象截然相反,鹿「趨吉避凶」的本能,讓人類將之作為效法崇拜的對象(March, 1980)。我們也許無法直接面臨神祇,但卻十分容易遇見作為神聖代理人的動物。
.
◎ 宗教、社會、自然三者交會的動物隱喻
.
所以,在中古世紀的故事裡,我們總可以發現三個維度的世界:宗教世界、社會世界、自然世界,他們分別表現宗教經驗、社會經驗與自然經驗。以武甕槌命的故事作為例子:
(一)首先,武甕槌命與「天孫說」有關,在天孫降臨九州前,天照大神曾向葦原中國的統治者大國主神交涉政權的轉移,武甕槌命駕馭天鳥船從天而降,脅迫大國主神,讓天孫得以接掌日本。
(二)再者,武甕槌命騎著一隻白鹿來到了奈良,落居於春日山的浮雲峰,即今天的春日大社址。他守護著正在建設的平城京,其坐騎白鹿也被視為「帶來神明」的神聖動物。
.
這些故事線索,說明了三維度的世界觀中社會秩序的重建,「政權轉移」、「守護安平」透過「鹿」來借喻,而日本品種的鹿,那種小型、溫馴、可愛、年輕的形象,則帶給人民「禮」的感受,而鹿的諧音「祿」,則指向財富(Volker, 1950),也有穩定社稷經濟的意涵。
.
另外,在猿丸大夫的和歌裡,是這麼描繪的鹿與自然的關係:「奧山丹,黃葉踏別,鳴鹿之,音聆時曾,秋者金敷」。鹿是與秋季緊密相關,在滿山楓紅、黃葉踐踏之時,鹿鳴吟響,同時也是「豐收」時節,是農產儲備的時序。
.
◎ 鹿:再生與重建
.
所以,「鹿」在日本的文化精神中,有著豐富脈絡的指涉,不只是政治性,也是社會性與自然性,其神話動物之形象相當的立體。當我們在宮崎駿的《魔法公主》中,看見的山神以鹿的形象出現,便不意外了,符合宮崎駿長期以來所嚮往的「再生」、「重建」之自然主義、森林哲學主題,而鹿則是帶來幸運與賦予權力的運作,反映著讓渡重建秩序的契機。
參考文獻:
(1)Garfinkel, A. P., Austin, D. R., Earle, D., & Williams, H. (2009). Myth, ritual and rock art: Coso decorated animal-humans and the animal master. Rock Art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the Australian Rock Art Research Association (AURA), 26(2), 179. (2)March, K. S. (1980). Deer, bears, and blood: a note on nonhuman animal response to menstrual odor.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82(1), 125-127.(3)Volker, T. (1950). The Animal in Far Eastern Art: And Especially in the Art of the Japanese Netzsuke, with References to Chinese Origins, Traditions, Legends, and Art (No. 6-7). Brill.
the art of 宮崎 駿 在 希遊記 Silvia the travel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的街道牆面美化終於不再只是海賊王或宮崎駿了!感動啊啊啊啊啊~~~~
Street art in Taiwan which includes history, culture and all the memory of the old time....^^
希遊記 Silvia the traveler
關於台南的新美街125巷的壁畫,完成於2014年12月,是由跟拍拍一直長期配合的藝術家-許荷西完成。委托人是前方正前方五金行的老闆,建築物很久之前是旅館,現在做為五金行的倉庫使用,就在著名古蹟大天后宮前。
委託人說:你就隨便畫吧~
許荷西說:那何不就畫跟你有關的東西,關於新美街的記憶。
結果委託人的印象都是幾乎都是新美街的食物:豆花、魷魚乾、豬血腸、臭豆腐、紅茶(新美街的舊稱是米街,是熱鬧的商業街道)所以默默的就成為了推廣台南美食的壁畫~
一個城市的脈絡與街道的興衰,會隨著時間軸而以不同的樣貌呈現,新興的藝術家以更多的想像賦予生氣,如果新年假期來到台南,走到新美街125巷,別忘了隨著牆面藝術化的魅力,走進舊時光的記憶。
祝所有的粉絲們,新年快樂、羊羊得意,洗完貓貓狗狗,整理完家務,準備吃年夜飯,覺得好滿足又充實。大家!明年見!
P.S.順便介紹一下許荷西,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早期曾到西班牙遊學,並在美國舊金山、台北、新竹 SOHO ART教學,因緣際會下,這幾年開始從事大型的牆面藝術化創作,期間並跟傳統廟宇彩繪師傅學習,進而融合現代與傳統的新藝術型態。
目前大型創作有
2010 南鯤申代天府廟宇牆面藝術化
2012 麻豆海埔里牆面藝術化﹝一﹞
2012 二溪國小星空圖書館
2013 麻豆海埔里牆面藝術化﹝二、三﹞
2014 麻豆小埤里牆面藝術化
2014 關子嶺大旅社前牆面藝術化
2014 風神廟前牆面藝術化
2014 大天后宮前牆面藝術化
2015 新美街125巷 牆面藝術化﹝一﹞
2015 新美街125巷 牆面藝術化﹝二﹞
平常也會協助拍拍從事速寫創作,近期有會有一系列的小作品輪流登場。
在2015 四月底到五月初,也會台南市東區大學路22巷16號創作,如果看到他那裏畫畫,可以跟他打聲招呼。
有空再整理整理他的作品,跟大家分享一下~城市需要更有美麗的風景阿。大放送一下,附上前兩年在關子嶺創作時,拍下來的紀錄影片!支持台灣原創的藝術家跟設計師。
http://youtu.be/UvohydgO1-Q
the art of 宮崎 駿 在 japanesestuff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Studio Ghibli 'Castle in the Sky' miniature paper craft 'Princess Sheeta from the sky'. It's one of SANKEI miniature art kit series.
#japanesestuffchannel, #papercraft, #asm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