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C:拆啦!華為、中興!】
就在中國高調迎接華為公主孟晚舟「回歸祖國」的同時,美國通訊傳播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日前宣布開啟一項19億美元的計劃,要協助鄉村地區的小電信業者拆除華為以及中興的通訊設備。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https://reurl.cc/EZR791 ),這項計劃是在六月份時定案,9/27時對外宣布,將於十月底開放電信業者申請補助。
去年FCC宣布華為和中興兩家公司的通訊設備會危害到國家安全,並且阻擋了高達83億美元的購買經費,不允許美國政府所有部門購買這兩家公司的設備。去年十二月的時候,FCC公告要求電信業者必須要把既有的華為及中興設備拆除。
但這項措施對許多電信公司來說是大災難,因為帶來的成本上升相當可觀,尤其是地區性的小電信公司無法負擔額外的成本。因此,FCC才有這項補助案的推出。
原本這項計劃補助是要那些客戶數目在兩百萬以內的小公司,後來把補助門檻擴展到一千萬以下的小公司。(參照:中華電信的手機用戶大約一千多萬,遠傳及台哥大皆約七百多萬,亞太及台灣之星約兩百多萬)
從拜登政府上台以來,在資安方面的計劃大體上是延續川普時期,FCC於六月份的時候重新確認了先前提出的資安黑名單,三月份的時候是在原本的制裁清單上面再多增加一批公司,將五家中國公司列為「對美國造成國安威脅的黑名單」。這五家公司包括:華為,中興,海能達,海康威視,大華。
正好,在9/28這天,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接受公共廣播電台(NPR)專訪談整體經濟政策(https://reurl.cc/n5Oz98 ),她說:中國不斷偷竊美國的智慧財產權,並且設下各種貿易障礙來阻礙美國公司與中國做生意,再加上中國方面對人權的侵害,美國應該要盡全力去平衡中國的經濟影響力。
很顯然,美中之間的對抗還有得看。
🌐 複習一下「乾淨網絡」計劃
根據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的說法,除了敦促美國業者將「不可信任的中國技術」從網路下架之外,也宣告美國將從以下五個方面,來限制中國技術在美國的使用,打造「乾淨的美國網路」:
1、電信營運商
2、手機應用程式app商店
3、手機應用程式app
4、雲端存儲服務
5、海底電纜
補充:中國外交部於三月份的記者會中,痛批美國列黑名單的作法毫無事實根據也毫無道理,發言人趙立堅反駁美國對中國企業竊取機密資料的指控,並且說美國是「竊聽帝國、竊密帝國、黑客帝國」🤷🏻♂️🤷🏻♀️。
✨ 購買觀測站新書:https://linktr.ee/us.taiwan.watch。
✨ 小額支持觀測站:http://pros.si/ufjkk。
「npr app」的推薦目錄:
- 關於npr app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npr app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npr app 在 大學生 BIG Stud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npr app 在 Welcome to the NPR News iPhone App!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npr app 在 unofficial NPR Android App mirror on github 的評價
- 關於npr app 在 TECH UPDATE: NPR One App... - WSKG Public TV & Radio 的評價
npr app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外帶外送是一門長期的生意
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六月十四日,全國餐飲業一律外帶。
霎時間,餐廳的競爭者,從餐廳同儕,變成了調理食品、雲端廚房、家庭煮夫煮婦。
當然,餐廳原本就要和以上飲食選項競爭消費者的注意力與時間,然而,禁止內用,等於斬斷餐廳的主要命脈,也阻止「完全服務餐廳」(full-service restaurant)發揮其優勢— 創造現場體驗。一間餐廳的營收來源,假設原本有內用、外帶外送、外燴服務、活動包場,禁止內用與聚會,就只剩下外帶外送了,只能約莫涵蓋原本營收的二至三成,毛利還較低。
外帶外送,該不該做,該怎麼做?
#疫情迫使消費轉型
很多人早早跳下來做了,先做再說,拼現金流,銷庫存。一時之間也無法細想成本結構和持續性。根據美國舊金山「Golden Gate Restaurant Association」調查四百間餐廳的數據,舊金山餐廳在疫情初期,去年三月封城到去年五月之間,有六成業者外帶外送是虧錢在做。台灣業者的情況,很可能也是這樣。
也有人先按兵不動,熄燈休業。疫情存活率,比的是手骨粗,但手骨再粗,也會面臨消費轉型、人才流失的挑戰。我的意思是,這疫情不是一時半刻捱過去就行了。首先,病毒一旦進入社區,就很難走回頭路,看看鄰近的香港,即便目前屬於低風險,去年十一月初爆發的第四波疫情,也是到今年三月底、四月初才近尾聲,那是足足五個月;而即便高峰過去,也會有一段震盪期,每天都會有確診病例,只是看傳染鏈明不明確。
即便之後開放內用,應也會有梅花座、客容量限制等等規定,繼續箝制營收,與消費者出門吃飯的信心。
美國「國家餐廳協會」(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今年一月的統計資料顯示,53%的美國成年人將外帶外送視為「基本的生活方式」,並且有6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比疫情前更傾向消費外帶外送的食物;美國餐廳也回應以上需求,46%的家庭式餐廳或fine dining餐廳表示在去年三月至十二月之間增加了外送選項,casual dining和fast-casual餐廳的比例則是44%。即便美國正在推進疫苗施打,許多州解封,餐廳客流量回籠,外帶外送的趨勢也不會一夜逆轉。事實上,美國餐廳業者對於近在眼前的全面解封,仍然有疑慮,因為去年真的讓他們怕了,如果不小心再來一次封城怎麼辦?
正在重啟營業的美國餐廳,還遇到另一個問題:徵不到人。先前疫情的失業潮,逆轉成為人才荒,許多餐廳員工不願意回到餐飲業,或者因為領取政府補助而未回應徵才需求(但許多州正在收緊失業救濟)。對於重視服務、強調手藝的餐廳而言,解僱了團隊,很難再把一樣有才華、有默契的成員組回來。
#外帶外送是長期戰
這是一場長期戰;病毒進入台灣社區後,趨勢更明顯了。解方是疫苗,沒有錯,但我們都知道那要花一段時間,目前餐飲業的作戰持續到今年底,都是樂觀的。
餐廳經營者動起來,一方面回應消費趨勢;二方面保住團隊人才;三方面維繫供應鏈,食材生產者、進口商、酒商、餐具商等等等等,牽連範圍很廣。
尤其,對於重視手藝與服務的餐廳來說,與疫情搏鬥的困境,其實是一個「去廚師化」的過程。外帶外送、調理食品、雲端廚房,越能標準化越好,越有一致性越好,即便會減損個性與才華的光亮,只要送到消費者手中具備穩定的水準,最妥當。各位廚師們,你們不會不服氣嗎?
求生為先,很無奈地,外帶外送可能是眼下最直接的變現方式,如果要做,主廚與餐廳業主就要把外帶外送看成一門相對長期的生意。若著眼於調理食品,或也是做出更美味產品的契機。積極地想,這或許是正向循環的起點。
把外帶外送建制化,相當於,開一間新餐廳。聽起來頭大,但是,餐廳不能一直仰賴熟客的愛心與義氣。我說的是,沒有電子支付,只能現金面交或者轉帳;外帶自取流程不便,外送時間難以控制;餐點打包冷熱不分,失溫衰退;餐點本身禁不住運送。
這些都是痛點,都要解決,而一旦解決了,生意會更上層樓。
#第三方外送平台的替代方案?
我原本經常使用第三方外送平台,這陣子我刻意不用,直接支持餐廳的外帶外送。身為消費者,我希望外帶外送的體驗可以更流暢,我會更樂意訂購。就像,以前總會想一週挑個幾餐去餐廳吃,現在的情境,就是轉成外帶外送。
此刻會讓我考慮是否選擇某家餐廳的外帶外送,有二大因素:付款方式、運送方式。最理想的狀況是,我可以線上付款,並有外送員直接將餐點送到我家門口,完全零接觸。
第三方外送平台直接解決這二個問題,但餐廳付出較大代價,二大主流UberEats、Food Panda的高額抽成(35%),尤其對成本結構以內用為主的業者造成傷害。有什麼替代方案?概括來說,只要抽成沒那麼高(例如20%以內),卻能同時提供訂購介面、金流服務、物流服務,對於餐飲業者就比較有吸引力。例如新加坡商線上訂餐系統「Oddle」,或者開闢外帶外送服務的「inline」,都是抽成較低的方案。
有沒有可能餐飲業者自己搞定第三方支付與物流呢?第三方支付如Line Pay、街口支付,手續費約莫2.3%,只有金流服務,沒有訂購介面、物流服務,餐廳老闆要自己斟酌;至於物流,Lalamove爆單的情況下,越來越難媒合司機,是否有可能將餐廳的閒置人力轉為物流服務?
外送平台的替代方案,是不是有可能用「合作社」的模式來經營?這是我看到的一個美國案例:「Loco Co-Op」,一個由餐飲業者自己經營的外送平台。他們的做法是,設立一定數量的股份,假設一股二千美元,餐廳業者可以來認購,分店數量越多的業者,可以認購更多股。想加入的業者也未必要認購股份成為投資人,也可以單純加入成為會員。一旦成立,其運作就和一般外送平台沒什麼二樣:由承攬司機負責運送,用平板來操作後台;消費者則是下載app來訂購餐點。雖然期初仍要向使用服務的業者抽成15%,但希望隨著規模擴大而能降低抽成。
和一般外送平台不一樣的地方是,這外送平台的盈餘,會分配給各該投資人,也就是餐廳老闆自己;若有剩餘,也會以回扣的方式,依照餐廳業績,發放給非投資人的餐廳會員。
合作社的外送模式,是否有可能讓幾個相熟的餐廳老闆自己就組織起來呢?
又或者,政府能積極介入?高雄市政府「高雄好家載—防疫互助經濟」紓困方案,讓閒置的計程車投入外送,就是很好的作法。根據自由時報5月29日的報導,此方案「整合餐飲業、點餐平台與一卡通,由14家計程車隊擔綱外送,民眾只要點餐滿499元,高市府就補貼85元基本車資,讓運將將美食送到家,預計下週上路。」
#問題定義了生意
最後,想與大家分享一段很棒的話。
美國餐飲大亨、創辦Shake Shack漢堡、Union Square Cafe的Danny Meyer,在NPR的podcast節目《How I Built This》中,提到他的外祖父、也是一位成功企業家給他的建議:
「別再抱怨問題;問題定義了生意。生意做得好的人,不是那些問題最少的人,而是那些善於解決問題、享受其過程,並和優秀的同僚一起面對的人。」
("Stop complaining about problems; problems are the definition of business. The people who do best in business aren’t the ones with the least problems, but are the ones who solve their problems better and have more fun doing it with better people.”)
與大家共勉。
(圖為Wildwood與Tart Taipei的外送餐點:牛排沙拉、酥脆中卷、貓耳朵麵、炙烤玉米、焦糖布蕾塔、班蘭咖椰塔、草莓香草塔。)
npr app 在 大學生 BIG Stud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學聊學習 #英文podcast
【想加強英文聽力?你一定要聽的10個英文Podcast】
(內文還有推薦的好用英文podcast app喔✨ ✨)
想加強自己英文聽力,
聽英文podcast是很有趣的學習方法!
這次就來介紹10個英文podcast,
內容涉及心理學、經濟類、懸疑故事類、犯罪類型等,
大部分都有附文字稿相當方便💁🏻♀️
「☑This American Life:
顧名思義就是在討論美國的生活,每集1小時。據說是美國人最多下載及收聽的節目之一,節目多是以主持人訪談來進行(…)
☑The Indicator
NPR節目之一,每集只有10分鐘,如果你想了解經濟學又只有10分鐘的空檔,建議可以追此頻道,相信你會收獲滿滿。
像我最近還聽了「What Biden Could Do On Immigration」 主要在說明拜登當選會對移民政策有什麼影響,如此複雜的議題能在10分鐘裡說完,真的太厲害了。
☑Welcome to Night Vale
每集25分鐘左右,google得到文字稿,有狂熱粉絲還把英文翻成中文。
這部就是以偽新聞形式進行,也就是主持人一本正經地在報新聞,只是新聞內容都很荒謬,例如報導夜谷裡有狗公園,但狗和人都不能進入XD,如果一集集聽下去會發現,主持人所處在的世界超不合理,但這個不合理又很有趣,這個節目在youtube可以搜尋得到,有興趣可以聽聽看。
☑(…)
🤙「NPR ONE」app
終於介紹完十個podcast,想用手機收聽的人,建議下載「NPR ONE」app,除了serial podcast 沒在這個app裡,其他9個都在這個app裡,大家可以下載來收聽,超級方便。」——#開掛人生
#podcast #國外podcast #海外podcast #分享 #推薦 #學英文 #語言 #口袋清單 #英文 #實用 #英文學習 #播客
📍本文分享自 #海外版
👉🏻全文看這裡:https://bigstudent.tw/E4zGZ
npr app 在 unofficial NPR Android App mirror on github 的推薦與評價
README.omniture. NPR's proprietary release of the NPR News Android Application under this open source license uses audience measurement code and services ... ... <看更多>
npr app 在 TECH UPDATE: NPR One App... - WSKG Public TV & Radio 的推薦與評價
TECH UPDATE: NPR One App (Android users) Over the next few days, you'll notice that the Home and Explore tabs are in a new spot – at the ... ... <看更多>
npr app 在 Welcome to the NPR News iPhone App!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Scott Simon introduces the new NPR News iPhone App ! Listen to your favorite NPR programs, get hourly news, and your favorite local show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