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霸王別姬 Farewell My Concubine》的愛一言難盡,那是出於對張國榮的愛,出於對京劇崑曲的愛,出於對藝術之執著的愛,出於對情感之純粹的愛,也是出於對悲劇之無怨的愛。
要懂得欣賞京劇,需要一定程度的中華文化底蘊,所謂中國戲曲是非常博雜的綜合文學與藝術,在狹隘的劇場上以詩歌為本質搬演故事,密切結合音樂、舞蹈與雜技,以講唱文學、俳優裝扮和代言體所呈現,需要非常長的時間自幼訓練才能栽培出一位出色的角兒,而電影中出現的《貴妃醉酒》、《霸王別姬》都是梅蘭芳梅派經典劇目。
文革是一場災難性浩劫,後世每每談論這段歷史都痛心疾首,現代與保守世世代代都在牴觸,而傳統文化就像是父權,曾經壓的人喘不過氣,卻也在迅速變遷的過程中給予安全感和立足點,正如程蝶衣所言,京戲最講究的就是「情境」,精髓則在於傳承與延續。
藝術家了解何謂美學,受過苦之人明白何謂悲傷,蝶衣的風華絕代成於命運多舛與生而易碎的藝術家性格,人前腳撲朔眼迷離,婀娜多姿,人後不瘋魔不成活,千瘡百孔。段小樓僅僅是一個平庸之人,碰巧走上唱戲的路,對弱者會有惻隱之心,對女人是束手無策,為求自保可以背信忘義,只想追求世俗的人生與成就。反觀蝶衣卻是為京戲而生、為京戲而死的殉道者,他的道是由愛、藝術與悲劇性所組成,從逃離到重返梨園後終於明白何謂從一而終,此生將靈魂奉獻給純粹的藝術。
「『一笑萬古春,一啼萬古愁』,此境非你莫屬,此貌非你莫有。」
唯一能與蝶衣心靈相通的只有袁四爺,在那兩三刻的恍惚彷彿看見了虞姬轉世,那是只有發自內心痴狂於藝術本質的極致追求,在日軍的威權下,為舞台上處變不驚的絕美身影鼓掌,在審理漢奸的法庭上,振振有詞維護《牡丹亭》的文化地位,在破四舊的千夫所指跟前,依然昂首挺立從容赴死。
菊仙令人喜愛,蝶衣令人心痛,手心手背緊緊揪著台下觀眾,一個假霸王撕裂了兩個靈魂的從一而終,揭發斷垣殘壁,揭發奼紫嫣紅,揭發毫無善意的層層謊言,蝶衣對京戲對愛情對藝術對人性的心都炙熱純粹的晶瑩剔透,虞姬為何而死?現實所無法實現的,只能留在戲裡,自個兒成全自個兒,無論男兒郎抑或女嬌娥,化作虞姬才能在對望的眼眸中看見生死相許的來世,所以無怨,也無遲疑。
每個贗品都有其真實的一面,每個角色也是,張國榮、程蝶衣、虞姬望穿秋水,戲裡戲外都讓人泣不成聲。
farewell 詩歌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對於《霸王別姬 Farewell My Concubine》的愛一言難盡,那是出於對張國榮的愛,出於對京劇崑曲的愛,出於對藝術之執著的愛,出於對情感之純粹的愛,也是出於對悲劇之無怨的愛。
要懂得欣賞京劇,需要一定程度的中華文化底蘊,所謂中國戲曲是非常博雜的綜合文學與藝術,在狹隘的劇場上以詩歌為本質搬演故事,密切結合音樂、舞蹈與雜技,以講唱文學、俳優裝扮和代言體所呈現,需要非常長的時間自幼訓練才能栽培出一位出色的角兒,而電影中出現的《貴妃醉酒》、《霸王別姬》都是梅蘭芳梅派經典劇目。
文革是一場災難性浩劫,後世每每談論這段歷史都痛心疾首,現代與保守世世代代都在牴觸,而傳統文化就像是父權,曾經壓的人喘不過氣,卻也在迅速變遷的過程中給予安全感和立足點,正如程蝶衣所言,京戲最講究的就是「情境」,精髓則在於傳承與延續。
藝術家了解何謂美學,受過苦之人明白何謂悲傷,蝶衣的風華絕代成於命運多舛與生而易碎的藝術家性格,人前腳撲朔眼迷離,婀娜多姿,人後不瘋魔不成活,千瘡百孔。段小樓僅僅是一個平庸之人,碰巧走上唱戲的路,對弱者會有惻隱之心,對女人是束手無策,為求自保可以背信忘義,只想追求世俗的人生與成就。反觀蝶衣卻是為京戲而生、為京戲而死的殉道者,他的道是由愛、藝術與悲劇性所組成,從逃離到重返梨園後終於明白何謂從一而終,此生將靈魂奉獻給純粹的藝術。
「『一笑萬古春,一啼萬古愁』,此境非你莫屬,此貌非你莫有。」
唯一能與蝶衣心靈相通的只有袁四爺,在那兩三刻的恍惚彷彿看見了虞姬轉世,那是只有發自內心痴狂於藝術本質的極致追求,在日軍的威權下,為舞台上處變不驚的絕美身影鼓掌,在審理漢奸的法庭上,振振有詞維護《牡丹亭》的文化地位,在破四舊的千夫所指跟前,依然昂首挺立從容赴死。
菊仙令人喜愛,蝶衣令人心痛,手心手背緊緊揪著台下觀眾,一個假霸王撕裂了兩個靈魂的從一而終,揭發斷垣殘壁,揭發奼紫嫣紅,揭發毫無善意的層層謊言,蝶衣對京戲對愛情對藝術對人性的心都炙熱純粹的晶瑩剔透,虞姬為何而死?現實所無法實現的,只能留在戲裡,自個兒成全自個兒,無論男兒郎抑或女嬌娥,化作虞姬才能在對望的眼眸中看見生死相許的來世,所以無怨,也無遲疑。
每個贗品都有其真實的一面,每個角色也是,張國榮、程蝶衣、虞姬望穿秋水,戲裡戲外都讓人泣不成聲。
farewell 詩歌 在 神學是粉紅色的秋 theologia autumnitas rosea est - 陳韋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晚的講道撮要。
我想補充的是:我寫這篇講章的時候,Headphone 大部分時間都在 loop 着 J.S Bach 的 St. John Passion: Chorale: Herr, unser Herrscher (Chorus) 。昨晚有聽道的人,可以聽一下這音樂感受那份耶穌離別的哀傷與盼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JWjdc0DFFI
【路思直擊】陳韋安:告別.出發.離去
紀錄:何小明
神學路思神學培靈研經大會「天國與人間」第三場培靈會,於2月12日晚上假中華基督教會深愛堂舉行,主題為「告別.出發.離去」,由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助理教授陳韋安博士主講,從耶穌的離別之言,帶出教會只有從軟弱和失敗中不斷重新出發。
/耶穌離別與教會本相
約翰福音十三至十七章被稱為「離別之言」(Farewell Discourse),作者用五章篇幅描寫最後晚餐及耶穌的告別,焦點在於「起來,我們走吧!」(約十四31d)很多學者極為困擾:為何耶穌說走不走,要到十八章才出去?陳韋安以神學釋經向度思考這個「話走唔走」的矛盾:「耶穌的離別之言,卻處處表達祂的同在,很弔詭。」他指出歷世歷代教會一直面對離別與同在之間的張力:「耶穌的離別與同在造成教會的本質,奠定了教會歷世歷代的本相……教會無可避免處在光明和黑暗、失敗和勝利、建立和拆毀的辯證關係中。」
陳博士指出,今日香港教會最大問題是嚴重強調耶穌的同在,同時嚴重忽略耶穌的離別:「今日教會一味高舉耶穌的同在:『耶穌愛你、恩典太美麗、平安、喜樂、祝福』,凡此種種也充滿於教會的信息,教會大量複製主同在的道,講壇裝飾擺設、金句卡、利是封、廣告招牌、頸鍊、橫額、書籤……每星期講、跟旁邊人講……教會詩歌不斷重複主同在的道……耶穌的同在成為教會一切問題的解答:『你拍拖失戀嗎?不用怕,耶穌愛你。』耶穌愛你遂成為簡化、易入口的口號和公式,是機器化屬靈的安慰。」正如潘霍華曾批判教會,「教會將恩典看為次貨,變成大平賣的喜樂、 大平賣的安慰、大平賣的耶穌愛你」。
「耶穌同在」製造了教會的成功神學、喜樂神學、祝福神學。我們過分強調耶穌同在,就會忽視耶穌的離別及祂留下的叮囑,陳博士以動畫電影《玩轉腦朋友》為例,指出當我們過分強調「樂」時,便忽視了「愁」,看來負面的「愁」其實是不可或缺的:「耶穌的告別、出發、離去,正正像阿愁一樣。」耶穌告別和被捉拿時,門徒逃躲、恐慌、潰不成軍,與第十八章時的表現相去甚遠。門徒像孤兒一樣,教會在地上軟弱地帶著上帝的道出發,從此展開歷代教會軟弱的歷史,就是失敗中掙扎的歷史:彼得不認主、安提阿事件、教廷腐敗、十字軍東征……「教會從來都是背著傷痕軟弱直到如今,而耶穌的離別清楚告訴我們,教會注定要一次又一次從失敗中出發。」
/耶穌離別的寶貴資產
今日不少香港年輕信徒壓抑著巨大的無力感:「教會離地,對世界不聞不問,或一面倒求中立、求平安、求穩定。」陳博士表示,如今香港教會、社會面對是非顛倒及種種問題,「我們為香港唱哀歌,我們為教會唱哀歌,我們發現耶穌離別的傷痛……我們除了研討、除了聲援、聯署,好像甚麼也改變不了,這樣說不是傳揚失敗主義,不是批評教會,更不是傳絕望的道,相反,教會可否從這個軟弱和失敗的起點出發?教會的軟弱同時是教會出發的起點。教會的起步永遠是我們墮落的地方,我們發現自己的墮落,才不至於永遠墮落。……盼望我們不再天真地以為教會無問題,不再狂妄地以為上帝站在自己一方,不再虛偽以為只要掩蓋這些軟弱就是榮耀。」
他寄語信徒,別再營造耶穌的同在,並且去發現耶穌離別留給我們的寶貴財產:
1)聖靈(約十五26-27):讓我們在無助無力時想起主的話,聖靈是我們良心的見證,我們要不斷在掙扎中尋求神心意前行;
2)禱告(約十四13-14):叫我們在一無所有時可奉主名求;
3)彼此相愛的命令(約十五12):孤獨時仍有支持、愛我們的弟兄,即使在教會艱難時,主依然留下醒覺的信徒,彼此守望、扶持;
4)平安(約十四27):耶穌所賜的平安不是表面膚淺神同在的平安,而是離別的平安,「縱然離別、無力、無出路,仍有平安」。
/香港教會也在離別中出發
門徒多馬像替香港教會問了一個實際的問題(約十四5):我們如何走下去?耶穌回答他,說自己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正因為耶穌是道路,耶穌的同在和離別,不再是兩個矛盾的主題,而是聖經上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呼召和跟從。……因為耶穌基督已經離別,我們便不能停留,我們只能跟從!」陳博士並指出,約翰福音一開始時,耶穌沒有呼召彼得、沒有「來跟從我」,直到最後廿一章耶穌真正離別,彼得將要在軟弱中出發時,耶穌才對彼得說「來跟從我」,陳博士認為「正正因為耶穌即將出發,教會也將要在離別中出發」。自此,耶穌的同在和耶穌的離別之間張力,因「來跟從我」這句話而解決了。
「主的同在並非靜態,主的離別也非絕望。教會不能停留,要離開固有想法、習以為常經驗、過往有效的答案、自命不凡的事工模式,耶穌不會停在那裡,教會只能再出發、再出發、再出發。」
最後,陳博士重新解釋〈足印〉的歌詞,沙灘上的一雙足印,不是耶穌抱住我們,也不是我們孤獨無助,「正正因為耶穌基督在你前面走,你只能緊緊跟隨,望著祂走過每一步,踏上祂每個走過的足跡」。出發,走下去!如今香港信徒亦要帶著聖靈、禱告、平安和盼望,與身邊的人出發。
神學路思培靈研經大會已截止報名,各場聚會均歡迎walk in參與。入場安排:goo.gl/OsaZKY。
farewell 詩歌 在 中國詩人余秀華來台北出席亞洲詩歌節活動,還記得很多年前 的推薦與評價
फ़ोटो का कोई वर्णन उपलब्ध नहीं है. पिछलाआगे बढ़ें · 詩生活-詩人雜貨店, profile pictu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