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星期一9、10節(戲劇中的古典樂),星期一。 3、4節。 (台灣文學欣賞),好加簽嗎?上課考試評分方式又是如何呢~ - 選課,通識,問題. ... <看更多>
Search
Search
請問,星期一9、10節(戲劇中的古典樂),星期一。 3、4節。 (台灣文學欣賞),好加簽嗎?上課考試評分方式又是如何呢~ - 選課,通識,問題. ... <看更多>
#1. 通識課- 彰化師範大學板
請問,星期一9、10節(戲劇中的古典樂),星期一。 3、4節。 (台灣文學欣賞),好加簽嗎?上課考試評分方式又是如何呢~ - 選課,通識,問題.
1042-莎士比亞劇場-當古典遇上現代-00216. 報名期間:從即日起 到無限期 上課期間:從2016-02-01 到2016-07-31. 登入後報名. 課程介紹; 課程安排. 通過條件.
#3. 通識課
狀態 課名 教師 少 台灣文學欣賞 劉威廷 滿 經濟與生活 張嘉仁 少 Python程式設計及應用 阮家慶
《莎士比亚剧场—当古典遇上现代》上课的重点落在介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品,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学习到了莎士比亚的浪漫喜剧,如:《仲夏夜之 ...
#5. 第56期/1997年08月號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讓莎士比亞盡情搖滾發飆/ 8. 文字|傅裕惠 ; 搖滾吧!搖滾歌曲入劇場/ 10. 文字|朱中愷 ; 當理智的拘謹遇上火熱的情挑/ 12. 感性、浪漫兼具的舞蹈 文字|林向秀 ; 危險的音樂─ ...
#6. 變形記──當莎士比亞遇到戲曲,臺師大陳芳帶你看懂當代莎 ...
變形記──當莎士比亞遇到戲曲,臺師大陳芳帶你看懂當代莎戲曲的異化與創新 ... 吳興國飾波布羅身穿大法袍立於高臺上(當代傳奇劇場《暴風雨》)。
#7. 「《茱麗葉還魂記》——東·西莎士比亞在高中生劇場的實踐」 ...
在文本深度閱讀與舞台肢體開發並行之後,學生的創作決定置入古典戲曲的身段,所以我. 們使用了高中優質化領航計畫的經費,邀請臺南在地的東寧雅集古典劇團指導——成功大學高.
#8. 台師大陳芳帶你看懂當代「莎戲曲」的異化與創新- 第1 頁
當莎士比亞遇 到戲曲:台師大陳芳帶你看懂當代「莎戲曲」的異化與創新 ... 過,當傳統東方戲曲的內斂碰到西方莎劇的外放時,會雜揉出什麼樣子的劇場?
言,要和莎士比亞構成獨特的表演對話反而比如中國、日本這些擁有. 古老強大傳統的亞洲文化難得多。因為,就後者而言,這些亞洲文化. 是在重大的歷史轉變時刻(當他們遇上 ...
#10. 新闻中心
【会员-艺生活】安信信托x『会员下午茶』丨当现代爵士遇上中国音乐 ... 一天有一场别样的爵士音乐会在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举行,由星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与戏剧学院现代 ...
#11. 由學生來出題-西洋戲劇史LINE解迷遊戲
西洋戲劇及劇場史是戲劇系學生理解現代戲劇發展脈絡重要的基本知識,但古希臘到 ... 教師後來也參與了香港TEFO「當應用劇場遇上電子遊戲」Attilio Rigotti大師工作坊 ...
#12. 缺席的答案: 重探莎士比亞「問題劇」
最通泛的意義上說,「問題劇」的正統定義,乃相當晚近的發明。這個概. 念主要和以下幾位現代戲劇家密切相關。可以說是將他們某階段性的代表作品. 作為 ...
#13. 莎士比亞翻譯與「跨文化劇場」交流––––
至於傳統劇場、現代劇場或是亞洲、歐美劇場,基本上他不會有這. 樣的劃分,因為傳統的老故事,也可以用現代新的劇場形式來說。畢竟. 我們活在當代,我們做古典戲劇,也同樣 ...
#14. 威廉·莎士比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樣的匆忙可能起因自希瑟微當時已懷上了莎士比亞的孩子。 ... 當劇團和劇院的地主發生爭議後,他們拆除了原來的劇院,用木料建造環球劇場,這是第一個由演員為演員 ...
#15. 莎士比亞不做的事
這本書是一個邀請,邀請你跨越時空,來到那個因宗教改革而衝突緊張、劇場在皇室鼓勵下蓬勃爭鳴、環球劇院劃時代落成、劇作家筆戰不休、假面舞劇豪華奢靡的倫敦,而莎士比亞 ...
#16. 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馬伯司氏」 - ARTalks
當莎士比亞遇上 東方京劇;當西皮二黃遇見西洋爵士樂; 當俊雅少年變身潑駻將軍夫人。這是巧遇?還是一場輪迴? 北京最美男旦劉欣然與台灣劇場怪才劉亮延,繼「曹七巧」 ...
#17. 授課計劃0043當代戲曲與劇場
古典 戲曲遇到當代劇場,究竟會擦撞出什麼樣的火花?這個時代的戲曲創作與演出,一方面必須踩著古典的基礎,把握住屬於戲曲的獨特表演美學,但同時也需要 ...
#18. 編輯台
《MUZIK古典樂刊》編輯部 今年四月二十三日,全球藝文界皆舉辦盛大的活動, ...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他在四百年前寫下的三十八齣戲劇與上百首詩歌, ...
#19. 兩廳院
OPENTIX將運用Cookie來提供個人化的內容、提昇使用體驗,也希望能提供更安全的消費環境。若你瀏覽本網站即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Cookie。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了解更多。
#20. 李祁芳, Chi-fang Sophia Li的個人資料
莎士比亞 (Shakespeare)(碩) ... 義大利與英國文藝復興研究,特別側重戲劇、文學與文化; 莎劇與文藝復興戲劇之現代演出(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與倫敦環球劇院); 史學方法研究.
#21. 管窺」莎翁樂史》‧ 上帝的號角手-布魯克納|8802201404000
《MUZIK》為華語世界少數,甚至是唯一的中文古典樂刊。 ... 週年誕辰紀念特輯」唱片,與大家一同「管窺」,發現當莎士比亞遇上古典音樂時,所製造出來的精采火花!
#22. YOUNG剧场“夏日亲子艺术季”,开启精彩一“夏”
从YOUNG剧场出发探索中国古典文学的当代表达 ... 当孩子遇上大师莎士比亚,又会碰撞出何种火花?合家欢音乐戏剧《少年的,莎士比亚奇旅》聚焦英国文艺 ...
#23. 莎士比亞不插電
隨著劇場舞台燈光技術的提升,現代許多莎劇的舞台演出都時尚走華麗風,常見舞台 ... 只想要留在家鄉纏綿,沒想到當瓦倫丁到了米蘭,卻立刻墜入愛河,迷上公爵的女兒西 ...
#24. 外國文學研究
上 一堂有趣的文學課:從莎士比亞到J.K.羅琳,你知道與不知道的經典故事 ... 日出江花紅勝火:日本近現代作家. 作者:林景淵 ... 當古典遇到經典:文言格林童話選.
#25. 幽遠寂滅喧嘩人間:周逸昌的劇場藝術與社會實踐
總策劃:財團法人江之翠文教基金會; 總編輯、上卷主編:石婉舜 ... 「從西方現代劇場的前衛風潮回溯到台灣戲曲的古典美學身世,這不只是時代創造了周逸昌,而是周逸昌 ...
#26. 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
同的表現方式,有現代芭蕾的風格以及古典形式的芭蕾風格,在現代舞上有本班獨特 ... 小朋友上劇場看表演,對大部份家庭而言是可遇不可求的機會,雖然看表演買票的.
#27. 演藝人生7 -- 當福爾摩斯遇上康柏拜區
二○○一年起,他已在眾多劇場表演中出演主要角色,不過他在演技上的最大 ... 聯繫的特質;而編劇要他來詮釋現代福爾摩斯,是看上他身上的古典特質。
#28. 2012 英國表演藝術訪察報告
當 我們檢視創意 ... 導,她特別推薦配合2012 英國倫敦奧運的莎士比亞劇場,除了配合大 ... 現代舞蹈、歌劇、芭蕾舞蹈、脫口秀、音樂劇及特色演出,可以證明在.
#29. 我們來追劇! 必追的中國戲曲十大經典故事 ...
捧讀經典好戲,加上與現代接軌的解說;看好戲, 養智慧,才不傻呢。 ◎林世仁︰美文名家+戲劇名家=古典戲劇變好看囉! ◎謝鴻文︰十六世紀的莎士比亞戲劇,甚至更遠 ...
#30. 2023 NTT夏日放/FUN時光| 臺中國家歌劇院National ...
這樣的做法,其實是文明人本身所進行的表演。 劇場人大概都不陌生莎士比亞筆下的精神失序者,歷史學者一般認為他大概受到從醫的女婿約翰・霍爾( ...
#31. 聊聊古典主義戲劇:暖身5分鐘
表演藝術, 戲劇, 古典主義, 劇場, 歷史, 莫里哀, 拉辛, 皮耶高乃依, 戲劇, 莎士比亞, 創作, 作家, Podcast, 天主教, 希臘, 喜劇, 和大, 科學.
#32. 蒂姆·羅賓斯在中國造夢
如今的戲劇人大概都活在「影響的焦慮」之中,因為他們自認為「現代」的表演形式很可能在四個世紀之前就被一個叫莎士比亞的人用過了。在這一點上, ...
#33. 讓我們重新開始
當然可以,比如說〈後現代劇場三問〉,就是用文章直接把思想表達出來,那是一種抽象的、用說理的方式來討論問題的方法。但是那不是創作,創作必須放在具體的事件上、在 ...
#34. 莎士比亞劇中人物的74種死法
莎士比亞 筆下的死亡人物聚集在倫敦環球劇場登場,劇名為《死亡全集》(The Complete death)。credit:Victor Frankowski。 莎士比亞的早期作品《泰特斯‧ ...
#35. 《哈姆雷特》:存在電影的方法
「《哈姆雷特》經常以現代服裝來演出,但他是一個從前的故事;這悲劇要以十六世紀 ... 莎士比亞的文本體現,不論是搬上舞台,抑或去拍電影,總會遇上裁剪及簡化的實際 ...
#36. 皇都電姬
而《皇都電姬》,就是在此信念上,與香港劇場空間劇團一同創作而成的結晶。 四年多前,我與余振球導演偶然聊到了臺港兩地在政治變遷中,所面臨的文化處境, ...
#37. 這就是功夫 - 傳藝Online - 傳統藝術中心
回溯1986年當代傳奇劇場首演《慾望城國》(改編自莎士比亞《馬克白》Macbeth ),可謂當代臺灣跨 ... 吳興國偏向自然寫實的演技,便化用了戲曲程式,並借鑑現代舞。
#38. 劇場與銀幕的賦格:《凱薩必須死:舞台重生》 | 放映週報
義大利兄弟檔導演塔維安尼兄弟的新作《凱薩必須死:舞台重生》是一部在電影與舞台劇的形式之間,還有在當代與古典的風格之間掌握到絕妙平衡的莎劇電影 ...
#39. 当古典乐遇上莎士比亚,这些“神作”不可不听!
当古典 乐遇上莎士比亚,这些“神作”不可不听! ... 以下这些为你准备的, 受莎士比亚戏剧启发而作的古典音乐作品,仿佛重新经历了一场莎士比亚的洗礼…
#40.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書館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Library · 可用電腦 74 · 可用電子閱讀器 15 · Visitors 490 · Current Information ...
#41. 標籤貼不準,界線綁不了
遇 到一個問題:為什麼無論哪一種領域,男性受訪者總是多於女性? 最後,為了平衡性別,編輯室常 ... 灣劇場?」 踩上解嚴與婦運浪潮,衝浪:九○年代前. 後的女創作者.
#42. 世界,因你更精彩!
世界,因你更精彩│親愛愛樂王子建-十四堂山上的音樂課篇. 1:21. 53. 130. 企製團隊. 世界,因你更精彩│親愛 ... 世界,因你更精彩│劇場工作者蔡柏璋-把焦慮當養份篇.
#43. 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
科幻劇場,兩場連映,我想要看! ... 除了安插了「自己人」坐在搖滾區與台上演員互動,亦有販賣派對歡樂包,內藏各類互動道具 ... 當希臘喜劇遇上歌舞音樂劇《蛙》.
#44. 當戲曲遇到搖滾樂,表驗藝術的蛻變重生
此次講座的主講者林秀偉總監,因為新戲劇的事務繁忙而不克前來,而請到的是當奇傳奇劇場的新生代演員——朱泊澄與方姿懿為同學帶來精采的演說。傳統戲曲的演出包含唱、作、念 ...
#45. 28 部莎士比亞經典改編電影:《羅密歐與茱麗葉》、《西城故事》
莎士比亞 死後,莎劇被搬上英國各地的劇場,被翻成外文、作成歌劇,被用 ... 〈我們的片刻〉(A Time For Us)旋律易記,成為輕古典與背景音樂的定番。
#46. 【BON音樂】淺談音樂劇:音樂劇的起源與歷史
音樂劇是現代人最愛的表演形式之一,結合歌唱、舞蹈、戲劇、燈光、服裝的全方面 ... 《酒店》以類似電影式場面調度手法運用,在舞台上且融合政治史詩劇場及百老匯式 ...
#47. Canon - 台北大學中文系
現代 大學受德國19世紀大學之影響,已不止以知識之「傳授」為足,而毋寧以 ... 〈有誰要到二林去〉,內容敘述青年搭白牌車回二林,在車上遇到的小故事。
#48. 场与流——关于戏剧的叙事性问题张先
叙事性经常是以客观(这种客观经常被理解为是一种现实)为参照标准的,而剧场的现代意义恰恰在于剧作者只是将个人的感觉放到舞台上;而现代观众的欣赏能力也 ...
#49. 新竹市立建功高級中學國中部109 學年度九年級藝術/表演 ...
一﹚欣賞現代與當代藝術、建築藝術、各類新媒體藝術的表現,並透過欣賞各式藝術作品及了解藝術創作 ... 2-4-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緻 ... 當音符遇上光與.
#50. 愛情和戰爭一樣是不擇手段的
樂有宮商角徵羽五音;戲有生旦淨末丑五行當,自藝之始,在舞台上不停傳頌搬演。 ... 家莎士比亞劇團,與首度來台蘇格蘭國家劇院共製的年度鉅作「馬克白後傳Dunsinane」 ...
#51. 遍路文化|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莎士比亞 《哈姆雷特》 莎翁經典故事+多層次的聲音演繹=震撼人心的耳內劇場 ... 當植物學家遇上古典文學, 一場植物與文學的奇妙碰撞就開始了!
#52. 伊通公園ITPARK
學說「愛」-當卡薩諾瓦遇上少年維特 ... 中國古典文學比不上西洋文學,相對於古典文學,五四以來受西方思潮影響的現代文學,反而較能認知人性的真相,關懷眾生云云。
#53. 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
劇場 和辦公室分成兩棟建築,外觀皆是摩登的現代建築風格,與我們一般想 ... 當布景繪製完成後,可以將組裝好的大型布景直接運送到舞台上;這.
#54. 双城记| 戏曲、话剧、音乐、舞蹈……在上海遇见“香港节”
四个由香港艺术发展局(艺发局)筹办的节目在发布会上公布,包括春晖粤艺 ... 不加锁舞踊馆的现代舞及“美声汇”的流行歌剧《当莫扎特遇上达庞蒂》4台 ...
#55. 英文原版| 莎翁經典《羅密歐與朱麗葉》
當 最浪漫的愛情故事邂逅最動人的旋律,當古典經典遇上現代舞美,《羅密歐與朱麗葉》將在深秋的廣州擦出怎樣的火花? 「如果你一生只看兩部莎士比亞劇,這 ...
#56. 給青少年的莎士比亞:導論| I-FAN 的分享空間
意思是說,在鏡框式的舞台上,當我們在看一個室內的空間時,這個空間有一面 ... 另外,由於這個劇場是露天的,所以萬一遇到下雨,或是天上掉下鴿子的 ...
#57. 從“卷福”到哈姆雷特:最老派最現代
近一兩年,《哈姆雷特》在我國戲劇舞台上的出現頻率出奇的高,有 ... 邵賓納劇院叛逆瘋癲的版本,有英國莎士比亞環球劇院簡單素朴的版本,而“卷福” ...
#58. 伦敦莎士比亚环球剧院之旅,体验莎翁戏剧的魅力
在这座建于莎士比亚剧院原址之上,忠实还原了原版剧院外形和结构的建筑 ... 能容纳约1300名观众,主要由环球剧场、环球教育和环球展览三个结构组成。
#59. 当重金属遇上莎士比亚
重金属摇滚乐队出现在话剧舞台上不是新鲜事,但是在一出莎士比亚的话剧 ... 也有评论认为,此剧确实正如导演林兆华之前所形容的“既古典又现代”,强烈 ...
#60. 時代與文學 永遠的現代詩
現代 主義在最近二十年間好像有一點遭受到各方面理論上的批判甚至有一點被糟蹋的 ... 當你在無法突破時,遇到人家要求你寫一首詩,你能不能把你獨特的自我注入,使得 ...
#61. 世界莎士比亚演出与研究的新趋向
当然,也有女性角色被男性所扮演的,比如环球剧场的《仲夏夜之梦》中海伦娜由男 ... 比较和影响研究的论题有“当莎士比亚遇上塞万提斯:《卡德尼奥》和 ...
#62. 當莎翁的四大喜劇之一《第十二夜》遇到寶萊塢
走進劇場,似乎聞到了一股咖喱味,加上背景音樂,瞬間令人置身於異域印度。四根雕花的圓柱豎立於位於中部的小舞台中,近15位演員、樂手及和聲都坐在這舞台 ...
#63. 「莎士比亞不插電」的WHY
隨著劇場舞台燈光技術的提升,現代許多莎劇的舞台演出都時尚走華麗風, ... 想要留在家鄉纏綿,沒想到當瓦倫丁到了米蘭,卻立刻墜入愛河,迷上公爵的 ...
#64. 縣94 學年度上學期區國民中學Q 年級R 領域教學計畫表設計 ...
當 音樂遇上文學, 2-4-5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2-4-7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 ...
#65. 《文汇报・每周讲演》:莎士比亚是我们的同时代人(孙惠柱)
而且他们并不仅仅是在讲坛上讲讲这位古人,而是让他活在舞台上,活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莎剧的有利条件是,它们的内涵中本来就有强烈的现代性,情节、 ...
#66. 看電影的人 - Google 圖書結果
布魯克顯然暗示了一個答案;然而精研西方古典戲劇從希臘到英國莎士比亞,甚至印度摩訶婆羅 ... 比如長大後的男主角與友人穿越俄國與土耳其邊界時,遇上一群凶惡的牧羊犬, ...
#67. 好一齣「當代傳奇」!
而演出動輒動員上百人心力的大製作,下了戲卻是個「二人劇團」——平日就只有團長 ... 「我們希望透過現代劇場的手法,拉住日潮流失的國劇觀眾,可也不是要改良國劇,國 ...
#68. 我們都是地球的客人——《物種大樂團》:你的人生最後會留下 ...
莎士比亞 的妹妹們的劇團2020 作品《物種大樂團》,經驗由小至大、開天到闢 ... 舞台上的家庭場景是多造的,劇場人必備的椅子一字排開,有IKEA 塑膠 ...
#69. 2019跨域借鏡產學對話 - Google 圖書結果
古羅馬喜劇、莎士比亞喜劇、義大利即興喜劇、皮蘭德婁作品的相同與差異在哪? ... 到了二十世紀初的現代主義時期,敘事開始從客觀變主觀,從線性變非線性,從立體變平面, ...
#70. 演活理查三世!莎劇裡的謝盈萱:曲高和寡,就不是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 為什麼會跟得上現代? ... 謝盈萱為劇場演員,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劇場演出頻繁,深獲台、港、中等華文地區觀眾喜愛。
#71. 舞臺上的悲歡離合——世界戲劇史(下) - Google 圖書結果
一天,由良之助正与女人们鬼混,恰巧遇到一位了解他的朋友,朋友不相信他是这样没出息的人,就让他拔出剑来,看看他究竟是不是一面纵酒狂欢,一面磨刀霍霍。然而,当由良之助 ...
#72. 戲劇的悲劇性因素
義,倒不如說是因為我們現代人欠缺悲劇意識,使得這個時代充斥對於悲 ... 事實上,只要在生活中遇得到它,它就根本不是一種特殊的. 藝術現象。」5在此,高達美清楚地 ...
#73. 莎士比亚不说话,你还会爱他吗?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当威廉·莎士比亚在埃文 ... 最为擅长的古典芭蕾风格的基础上,将现代、当代芭蕾风格融入其中;“马修· ...
#74. 紐約,免費玩一「夏」 - alive - 商業名人的生活美學
但是,事實上,夏天玩紐約,也可以不貴,甚至免費玩一「夏」。 ... 走一趟布萊恩特公園,置身紐約客中欣賞《當哈利遇上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
#75. 羅密歐與茱麗葉| JIBAO - 洞悉教材的趨勢
《羅密歐與茱麗葉》,英文原名為The Most Excellent and Lamentable Tragedy of Romeo and Juliet,簡寫為Romeo and Juliet,是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 ...
#76. 厦门大学图书馆
现代 戏剧,从莎士比亚所标记的开端处,就确立了一个内容的也是形. 式的主题:个人。 ... 之急:当工农兵不再是历史主体,当“老北京”居民在经济上已很难成为剧场.
#77. 大海的誘惑:從大洪水到度假勝地,近代西方海洋意象的探索與形塑
與古典黃金時代的涼爽山谷不同,大海壯美的沿岸風光能在觀者心中堆疊出截然不同的 ... 當觀者面對大洪水的遺跡,結合了駐留在記憶中的悲愴海景畫作,進一步加深了觀者面 ...
#78. 中西戲劇藝術文化與美學內涵差異之研究(一)前言
而為了解決此有限實境與無限舞台時空之間的相互衝突,西方戲劇舞台上進而發展出以分幕、分場、甚至分景的劇場空間呈現方式。尤其到了十七世紀左右,由法國古典主義所 ...
#79. 戲劇}嚴謹中帶著幽默的莎翁,遇上天馬行空的印度--奇幻的愛情 ...
莎翁的著名喜劇《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是經久不衰的經典作品;只要提到莎士比亞的著作,必不可遺漏《仲夏夜之夢》。而當以嚴謹 ...
#80. 第21集【地下鐵】圖文書+能不能只讀一本莎士比亞?
蔡康永(以下簡稱蔡):我手上拿的這一本黎煥雄的詩集,裡面有幾米畫的插圖,黎煥雄何 ... 蔡:所以當你跟他說:「我要把你的「地下鐵」延伸出「卡夫卡」和「愛麗斯夢遊 ...
#81. 我們來追劇!必追的中國戲曲十大經典故事》+《 ...
捧讀經典好戲,加上與現代接軌的解說;看好戲,養智慧,才不傻呢。 ◎林世仁︰美文名家+戲劇名家=古典戲劇變好看囉! ◎謝鴻文︰十六世紀的莎士比亞 ...
#82. 如果一生中只能看兩部莎士比亞劇,那我推薦你《羅密歐與茱 ...
粉絲福利| 如果一生中只能看兩部莎士比亞劇,那我推薦你《羅密歐與茱麗葉》! ... 當音樂劇遇上《羅密歐與朱麗葉》 ... 當古典經典遇上現代舞美.
#83. 伦敦最特别的演出场所:莎士比亚的环球剧场
作为原剧院墙上奶牛毛之替代品,粉刷的板条灰泥墙中含有真正的山羊毛,屋顶则使用了真正的茅草。这让莎士比亚的环球剧场成了现代伦敦城里唯一一座茅草屋顶 ...
#84. 當狂言遇上莎士比亞 - 我愛玫瑰MY GARDEN
當 狂言遇上莎士比亞 ----野村萬齋專訪(2003年8月) 今年年初主演哈姆雷特一劇並深獲好評的野村萬齋是東京世谷田公共劇場的藝術監督。
#85. [課業]導演史論報告Peter Brook - 看板NSYSU-TA97
在商業劇場及古典戲劇方面,1949年布魯克開始與鮑蒙(Hugh Beaumont)合作, ... 對古典戲劇擁有極豐富的想像空間的洞察力;將經典劇作成功地搬上現代 ...
#86. 是過渡、是故事──專訪城市當代舞蹈團藝術總監伍宇烈| ...
就在上機前夕,他取得芭蕾舞學會頒發的獎學金,一年後可往英國深造 ... 的一折〈庵遇〉為主線,加上現代瘋狂惹笑的情節,由邁克編劇,Yuri則擔任藝術 ...
#87. 徐懷鈺宣布"倒數3秒"10月7日將首度攻蛋演唱會奇幻視覺曝光大 ...
《新網新聞網》創立於1998年,為台灣歷史上最早成立擁有圖文與影音的原生新聞網路媒體,堅持報導文化藝術、生態環保、公益慈善、資訊科技、健康醫療與人性關懷的內容, ...
#88. 超经典网名
网游类:《高手寂寞》(很多人可能看不进去,后面越看越精彩)、《网游之近战法师》(很轻松诙谐) 现代武术:《龙蛇演义》(读这书就感觉梦入神机是 ...
#89. 吳曉舒- 吳曉波財經作家_百度百科 - Rh1Fw
... 音樂研究所教授科目淺談西洋樂器原名古典音樂入門兼任|李舒亭職稱講師最高學歷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教授科目認識東西方喜劇藝術、莎士比亞劇場—當古典遇上現代 ...
莎士比亞 劇場 當 古典 遇 上 現代 在 [課業]導演史論報告Peter Brook - 看板NSYSU-TA97 的推薦與評價
一、Peter Brook的生平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 1925 - ),當代國際著名的戲劇大師,是50和60年代新派舞台劇的表表者,其力求創新和反傳統的作風,對20世紀的戲劇發展影響深遠。
布魯克於1925年在倫敦出生,早年畢業於牛津大學,並取得文學博士學位。1947至50年期間,他在皇家歌劇院出任製作總監;62年則擔任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的聯合編導。布魯克曾執導多齣莎士比亞和當代英國與海外的劇作,成績斐然,備受推崇,其中包括《量罪記》(Measure for Measure, 1950)、《李爾王》(King Lear, 1962)、《馬拉/薩德》(Marat/Sade, 1964,獲東尼獎Tony Award)、《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1970)等。
布魯克是少數能鎔鑄亞陶(Antonin Artaud)及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的理論、並自創新局的劇場導演,也是少數能將自己的理論同時訴諸演出與文字的前衛劇場人,在他的想像中,「戲劇永遠是一種必須自我摧毀的藝術。」他又認同波蘭戲劇大師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y)質樸劇場的精神,強調劇場上的假定性及簡樸性。
1970年,布魯克以巴黎北方布夫劇場(Bouffes du Nord Theatre)為基地,創立國際戲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atre Creation, CICT),研究歷史上世界各地戲劇的基本理念。他的跨國劇團分別在不同時期製作了多齣實驗作品,包括《飛鳥大會》(The Conference of Birds, 1975)、《櫻桃園》(The Cherry Orchard, 1988)、《卡門悲劇》(La tragedie de Carmen, 1981)、《摩訶波羅多》(The Mahabharata, 1985)及《情人的衣服》(Le Costume)等。布魯克的電影作品包括《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馬拉/薩德》、《李爾王》及《摩訶波羅多》等。
布魯克的著作則有《空的空間》(The Empty Space, 1968)、《穿梭人生》(Threads of Time, 1998) 及《引發莎士比亞》(Evoking Shakespeare, 1999)等。
二、Peter Brook的作品
(一)早期作品:根植歐美傳統及經典劇作
1、實習成長階段(1942~1947)
布魯克在牛津大學畢業後就積極投入劇場導演工作。在這個時期他導了兩齣莎劇,分別為1946年的《空愛一場》(Love's Labour's Lost)以及1947年的《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ilet),密集的工作進度和嘗試廣泛的劇目,使布魯克在起步階段就奠定了一個劇場導演發展的良好基礎。
2、嘗試多樣化類型作品的成功繁盛階段(1948~1960)
布魯克在這個時期跨進了英國戲劇的核心,進了「主流劇場」執導了歌劇、古典經典劇作以及商業劇場,導演實力得到大眾與批評家的支持與肯定:在歌劇方面,首先他被聘為皇家歌劇院科芬園(Covert Garden)的製作導演,負責整合眾多不同導演和設計家的工作,建立一個製作在藝術上統一的風格。
他在科芬園導了穆索斯基的《波里斯.古德諾夫》(Boris Godunov),傳統而成功的《波西米亞人》、《費加洛婚禮》、新編寫成的《奧林匹亞人》,以及由達利《Salvador Dali》設計布景、服裝,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作曲的《莎樂美》(Salome)。
布魯克對歌劇品質最大改善的作法是:為歌劇尋求能唱得好、演得好的歌劇演員,而不是以前的站著不動只顧唱的歌唱名家;並且,他刺激歌劇演員在舞台上能做更自由、更富表現力的動作。1953年布魯克在美國的大都會歌劇院導汭了古諾(Gound)的《浮士德》(Faust),顯現歌劇仍然是有創造力的劇場,而不須扭曲老歌劇作新詮釋。1957年布魯克又在大都會歌劇院製作了柴可夫斯基的《尤金.奧寧根》(Eugene Onegin),實現了他早期對歌劇形式的希望和野心。直到1981年,布魯克才又在巴黎導演歌劇《卡門》。
在商業劇場及古典戲劇方面,1949年布魯克開始與鮑蒙(Hugh Beaumont)合作,後者是倫敦西端最大也最持久成功的經紀公司中的經紀人,兩人維持長久的合作關係,一直到布魯克離開傳統的商業劇場為止。1949年他執導了《月亮的黑暗》,證明他具有處理大群演員演出真正總體表演的導演能力。布魯克導了阿努義(Jean Anouilh)的作品,1950年《月暈》(Ring round the Moon),1951年《可倫比》(Colombe),1955年《雲雀》(The Lark),1959年《戰鬥的公雞》(The Fighting Cock)。
布魯克此時執導的莎劇分別為1950年的《惡有惡報》(Measure for Measure)1951年的《冬天的故事》(The Winter's Tale)、1955年的《泰斯特.安卓尼卡斯》(Titus Andronicus)以及《哈姆雷》(Hamlet),都顯現出布魯克對古典戲劇擁有極豐富的想像空間的洞察力;將經典劇作成功地搬上現代舞台,也不失原劇的本質、精神。
布魯克在商業劇場方面,常顯得有些技術取向(強調技術的精確完美)、而非創作取向,但他骨子裡仍然排斥百老匯的劇場文化,而使他始終不能成為一個有效率的、成功的商業劇場導演,畢業他對人性的關懷程度,要遠超越他對百老匯「表演事業」(show business)的關心。
(二)中期階段:突破變化階段(1956~1966)--追尋嶄新劇場形式和語言
在這個時期布魯克導演了質量俱豐的劇目,布魯克常喜歡在一段時間內專導一個劇作家的劇本,之後再換一個劇作家的作品。這些劇作家包括了:英國劇作家葛欒姆.葛林(Graham Greene)、艾略特(T.S. Eliot)、美國的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和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德國的杜杭馬特(Durrenmatt)又及法國的尚.惹內(Jean
Genet)。同時他在六○年代發表了一系列激進、改革的宣言,強烈抨擊當時中產階級的、沒有生命力的、沉悶的、靜態的、舒適得、娛樂的、學院的劇場藝術,他要尋找二十世紀藝術中應有的強而有力的戲劇!布魯克為了改革劇場的病態,在六○年代創作生涯中,嘗試前衛的創作及演出方式,包括了:為惹內的《屏風》(The Screen)排演所進行的殘酷劇場工作坊,以及演出彼德.懷斯所寫著名的《馬哈/薩德》(Marat/Sade),這使布魯克的導演風格和方式有了嶄新的突破和變化。
1963年布魯克持續與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工作的同時,布魯克與查爾斯.馬洛維茲(Charles Marowiz),住在英國的美國導演、劇評人、理論家,曾與布魯克在1963年合作助導《李爾王》,展開了一個實驗亞陶「殘酷劇場」(the Theatre of Cruelty)表演形式的工作坊(work
shop),這個殘酷劇場工作坊引發了布魯克對建立自己的永久工作室和研究團體的長遠興趣。在殘酷劇場工作坊之後,布魯克接下來的兩個作品:《屏風》、《馬哈薩德》,都展現了工作坊的訓練課程和新發現的成果。從五十個演員挑選出來的有不同表演背景的十二個二十來歲的年輕演員,在為期三個月的殘酷劇場工作坊中,接受的最大挑戰是不用共同語言,只用他們的身體和聲音來溝通彼此的思想和情感。
馬洛維茲說:「亞陶所說的殘酷並非指真正的折磨、流血、暴力及瘟疫,而是指所有練習中的殘酷;對在社會現實背後的令人痛苦的真相中暴露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神經,在心理危機時要求『誠實』,在政治邪惡中要求『負責』的社會和心理現象背後,更難面對的是生存的恐懼。」
1964年,布魯克再次與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合作導演了《馬哈/薩德》,為六○年代的重要作品,不論在劇本詮釋、表演形式的實驗創新或是票房上都是成功而傑出的作品。布魯克在《馬哈/薩德》一書的序言中就論述道:
布雷希特式的美感距離(distance)的運用常被視為是與亞陶所認為的劇場是直接暴力的主觀經驗的觀點相抵擉,我從不認為這是對的,我相信劇場,如同生活,是由在印象與認知間不可打破的衝突所組成,幻象與幻滅病苦地並存而無可分割,這些正是懷斯在作品中所傳達的。從劇本標題開始,劇中的一切都是設計好要在要害上切割觀眾,再用冰冷的水潑醒他,然後再給他致命的一踹,之後又再把他弄清醒過來。這不全是布雷希特也不是莎士比亞,但卻非常具有伊莉莎白時期的味道,也非常像我們所身處的這個時代。
在預期觀眾反應上,布魯克希望能「驚嚇、震撼人們以做他們重新調整,即使只是調整一個思考的層面都好」,批評家認為布魯克的《馬哈/薩德》做到了神聖劇場(holy theatre)治療人心的效果,將劇院醫院在戲內戲外合而為一,在表演方式上運用殘酷劇場實驗發展的身體與聲音的技巧,來表達劇中角色肉體與心理上的痛苦,創造了許多令人難以忘懷的強烈聲音和戲劇情況,即使透過影碟都能感受到那令人窒息的氣氛和張力。
布魯克運用了每一寸可利用的舞台空間,來營造效果-陷阱,在某一時刻是暗示突出的浴盆,在另一時刻又是放置革命中被宰割的頭顱的容器;象徵性地為「革命」所流的血:貴族流藍血、人民流紅血、蒼白的革命英雄馬哈流著白色的血……等等。
更且1780年的事件同時以1808年以及1966年的眼光看待-因為看此劇的觀眾,代表十九世紀的觀眾也代表了他們二十世紀的自己,所有病人也開始他們對看護者的革命,整個舞台場面剎時變得對觀眾和其他表演者充滿了暴力的威脅性……就在此時,一個女舞台監督出現,吹了一聲哨代表「表演瘋狂」的結束。
(三)晚期作品:創新及跨文化的研究和演出階段(1968~1983)
在這段時期布魯克便全面地投入研究戲劇和劇場表達方式的各種可能性,1970年他在巴黎創立了「國際劇場研究中心」(le Center Internatinale de Rcherche
Theatrale簡稱C.I.R.T),遴選了來自不同文化表演背景、國籍的演員共同參與,到西亞、非洲旅行,在旅行中觀察非洲居民、經驗古老的戲劇及藝術形式,並在非洲大陸曠野的村落中,面對語言、文化完全不同的非洲居民演出實驗戲劇,試圖尋找劇場內超越文化障礙的人類共同語言。之後的十年內,布魯克和C.I.R.T的成員透過日以繼夜的研究、思考、試驗,以約莫一年一齣戲的進度,在亞歐澳非各地戲劇節或C.I.C.T(C.I.RT的表演場所,全名為le Centre International de Creations
Theatrales簡稱C.I.C.T),推出了多部享譽國際、創新又內容深湛的好作品:《歐爾蓋斯特》(Orghast),《眾鳥會議》(Conference of Birds)、《伊克族人》(Les Iks)、《摩訶婆羅達》(Mahabharata)等。
在此期作品中,也反映出他一直致力於從事種種建構出不同生命情境的人類祭典、併式的形式中,尋找能表達出我們生命裡隱藏的震動的戲劇,以及跳脫出他的母文化-巴方文化(主要指歐美文化)的本位,將觸角伸展到非西方文化的顉域(西亞、非洲、印度、澳洲等)探索,尋求劇場中跨文化的溝通方式和表現形式。這個企圖充分顯現於C.I.C.T和C.I.R.T的成立及其多文化、多國籍成員的組合上;而其成就則充分體現於布魯克幾乎遍行全球無阻,廣受佳評的演出中。
布魯克與巴黎C.I.R.T成員以及一些波斯汭員共同合作了關於火的相關傳說,探討人類文明的光明與黑暗的《歐爾蓋斯特》。這齣戲在1971年8月28日在古城博斯普魯斯的一個山崖邊演出,在廢墟環繞的壯麗自然景觀中,從傍晚演出到次日黎明。由來自十個不同國家25個演員演出。在排演期間最大的挑戰,是要使用四種不同的語言(其中三種是已死亡的希臘、拉丁和波斯語Avesta,一種是新創的歐爾蓋斯特Orghast),來更直覺、本能性地傳達劇中的意義和情感的質地,演員常常鍥而不捨地反覆發聲來找尋、確認、發現那最真實的及更接近人類原始共通語言的、直接的「聲音」ꄊC
Orghast是由Or和ghast兩個字根組成,Or是火、生命的意思,ghast是火焰或精神、靈魂的意思,所以Orghast點起來就是生命之火或即是太陽的意思。布魯克他們跨出了朝他們實驗目標的第一步:「是否在語言根源處的探索中,存有一種非語言性的『講話的生理學(the physiology of speech)』?能更有力而本能地傳達出人類彼此溝通的願望,能從不同的語言囚牢中解放劇場真實的語言。」
1972年12月,他們才又展開了為期三個月的北非和西非的旅行。布魯克認為非洲的人民如同孩童一般,是最富想像力也最誠實的觀眾:
非洲村落人民的思想中想像世界、宗教生活和經驗世界、社會生活不像現代歐洲人那麼截然二分化,他們的想像自由、開放地出入於奇幻神祕世界與日常生活之間。
布魯克在非洲旅行的即興演出中,愈來愈趨向從一個簡單的情況中開始,例如:一個簡單的提詞場次表,勾繪出清晰易懂的角色或清楚的情緒衝突典型(愛、恨、情慾),大量運用身體動作的風格就像馬戲團喜劇、默片或鬧劇的世界;或由一個簡單的日常生活用品發展出的插甘,如一條麵包、一根棍子、一個箱子、一雙鞋等,就可以引起觀眾普遍而直接的共鳴。這樣的表演在布魯克後來的戲劇形式,例如:《烏布》(Ubuaux Bouffes)中就有最完整清楚的呈現。
1973年演出《眾鳥會議》,它是一個關於鳥的旅程的故事。布魯克認為這個故事包含了人類悟性中的本質、原型,根源於史前時期的意識「那種想飛的欲望,一直是人內心深處的願望,人想要超越自己與超越的真理接觸,這真是《眾鳥會議》非常詩意形而上的一面。」
排演的過程最初是建立在鳥的行為和人的類型之間的傳統關聯上,如夜鶯是戀人、老鷹是王者、禿鷹是戰士,整個團體開始仔細研究鳥的動作和聲音,不是去模仿而是去發現,能夠表達出被大地束縛的人性中想要遨翔萬里,飛行歌唱的天性方法,他們試圖在聲音和動作中反映並傳達出「精神性」(spirt)來。
1975年,改編自人類學報導文學的《山裡人》(Mountain People)的《伊克族人》裡,我們看乃現代文明中弱肉強食的殘忍生態,澳洲的伊克族人賴以為生種植糧食的土地被「國家」(殖民地白人政府)徵收,伊克族人在極度飢餓中,布魯克毫不保留地暴露出這幕悲劇,讓觀者透過眼前的苦難,自己對西方殖民主義下判斷、作反省,的確是掀開現代高度開發的西方文明國家力圖遮掩的不文明的面貌。
《烏布》則是根據傑瑞(Alfred Jarry)的《烏布王》(Ubu Roi)改編,以粗鄙的語言、動作露骨地描繪出烏布永無饜足的、食慾的、權力的、財富的貪婪,也是布魯克對現代人的一種理解與批判的方式,借喻現代文明中對自然的予取予求的剝削、人類物質文明愈築愈高的慾望永無停止的一刻。布魯克不管是運用古老或新創的素材,都能找出它們與此時此刻(here and now)的當代關連性,他對當代人類處境的關懷與洞察,也唯有如此才能透過作品與觀眾分享。
1981年布魯克新詮釋了契訶夫的現代戲劇經典《櫻桃園》(Cherry Orchard),最大特色是不用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寫實的舞台布景及鏡框式的舞台傳統,而在他巴黎的基地「Boufre du Nord」以最精簡的、近乎空舞台的必要裝置上,演出《櫻桃園》這齣契訶夫的生活喜劇。地上舖著布魯克愛用的波斯地毯配上幾個墊子、一個屏風,時而象徵著優雅精緻的俄國家庭起居室,時而象徵著戶外的草地。演員在空無長物的舞台上能更自由地活動、伸展,要坐就席地而坐,觀眾的想像因而也擺脫限制,配上劇場四壁斑駁朽頹的牆壁,更反應了劇中光陰無情流逝的氣氛。
1981年,在《卡門的悲劇》的導演工作上,布魯克在三十年未碰歌劇之後,作了許多創新的改革,首先他把《卡門》這個歌劇的演員、劇本和交響樂編制濃縮得更精鍊、集中,只有「非必要不可」的才保留。主要演員四個,劇本由三小時改到八十分鐘,交響樂編制改為室內樂制的十二人樂隊,在台上的演員的後方演奏(隨時可以舉表演互動,是歌劇演出的創舉)。他在排演過程中帶領演員(也是歌唱家)每天一起做艱難的身體訓練,讓歌劇的演員從手勢和聲音的陳腔濫調中
解放出來,建立身體動作和聲音之間有機的關聯性。透過每一天的練習,演員漸漸擺脫了歌劇演員表演中的陳腐老套,從內心、聲音和動作中找到了《卡門》中激情的語言,這個布景上又再次遵循布魯克精簡原則(只有地上的塵土、地毯、算命紙牌),演出曾在全球各地佳評如潮。布魯克似乎由《卡門的悲劇》的成功達到了他對歌劇的原始理想:「歌劇應該是最能讓人理解、為人接受的演出形式,因為它直接打動人心。」證明歌劇的演出形式不是僵化的,它是充滿生命的表演形式。
布魯克劇場藝術集大成的的展現是1985的《摩訶婆羅多》,《摩訶婆羅多》所創造的劇場經驗,不僅是場藝術的高度發展結晶,也是人類史上跨文化溝通的重要事蹟。
(四)布魯克終生的興趣和熱愛--莎士比亞的戲劇
布魯克導演了五齣莎劇經典:1947年作《羅密歐與茱麗葉》、1955年作《哈姆雷》、1962年《李爾王》、1957、1963、1968三次導《暴風雨》、1970年《仲夏夜之夢》。其中又可以分為比較傳統的否比較創新的表現形式兩種:《羅》、《哈》、《李》三齣屬前者,《暴》、《仲》兩齣屬後者。
布魯克曾三次執導《暴風雨》,1957和1963年製作都是傳統方式的處理,場調度、布景、服裝、燈光、音樂都是壯麗精緻的。1968年,布魯克企圖實驗「什麼是劇場?什麼是一齣戲?什麼是演員與觀眾的關係?什麼樣的狀況對雙方面而言是最好的?」布魯克看中隱藏在《暴風雨》中原始的衝突與暴力的發展潛力。
《暴風雨》的情節是濃縮的、打散的、非口語式的,進行大多也是不連續的,不斷改變的。其中運用許多象徵性與暴力的角色關係與相互動作,來傳達布魯克對《暴風雨》中這個「失樂園」情境的詮釋,給觀眾感官和理知新鮮的震盪,也引起許多批評家的憤怒非議。然而此劇在實驗的角度上來看,確實作了許多突破與革新:1、演員與觀眾關係的重新評估。2、莎劇除了口語、文學性以外的發展可能。3、國際化演員共同工作的可能方向。這些都成為布魯克未來不斷探討的課題。
在布魯克所有莎劇導演作品中最受讚揚的,要算是1970年的《仲夏夜之夢》。布魯克視這齣作品為對劇場藝術的純粹禮讚、對戲劇解放力量的愉悅表現、對演員和表演藝術的頌歌,是他前些作品中暴力和黑暗的抒解。
演出時,傑出的舞台設計和鮮麗的服裝設計也是成功的要素,四面白色的牆,許多垂下來的盪鞦韆,演員坐在鞦韆上,或坐在白牆上方觀看下面的演出。表演中利用許多馬戲團的特技,如:以棍轉盤的特技和體操動作代表精靈的神祕愉快、敏捷,整個表演中濃郁的馬戲氣氛使整齣戲流暢、明快、歡愉,是布魯克受梅耶荷的明顯影響,被譽為白色的白晝魔術(white daylight magic)。因為在白光、白牆的籠罩下,焦點全在光鮮奪目的演員,由他們的精力賦予表演「神奇」的魅力,正如戲的中心題旨,也正是布魯克精簡舞台一向的目的,演員是表演的核心!
三、Peter Brook的劇場理論
(一)布魯克對「戲劇」的定義和基本觀念
「戲劇」是什麼?
我可以選取任何一個空間,稱他為空蕩的舞台。一個人在另一個人的注視之下走過這個空間,這就足以構成一個戲劇行為﹝一幕戲劇﹞了。
戲劇可以是任何自由的形式,可以是即興﹝improvisation﹞、發生﹝happening﹞、機會﹝chance﹞劇場,可以是活報劇場﹝newspaper theatre﹞等等。只要它包含了三個基本要素﹝人、時間、空間﹞,也將劇場從鏡框式舞台傳統稱霸的局面中解放出來,只要是任何一個「空的空間」,都可以成為「舞台」。這個定義拉近了演員和觀眾的距離,成為一種近乎生活中的注視與被注視的親切關係,他也是將戲劇從繁複華麗的道具、布景、燈光、音效、服裝、化妝中,還原回人與人之間在時空中最?樸原始的相遇。這也反映了布魯克心中理想的基本戲劇面貌。
1、 舞台工具觀
他認為空間是一個工具,凡是阻礙達成表演與觀眾的融合的空間,就是壞的空間,反之,則是好的;另外,還要看戲的本身型態最適合在何種空間內呈現。布魯克舉了很多他在各種地方、空間演出的例子:在市場、街角、廣場、教堂、郊外採石場、野台。演出的本身就是充滿這個空曠空間的行動。
2、 戲劇三要素
戲劇=RRA,戲劇=排練﹝repetition﹞、演出﹝representation﹞、幫助﹝assistance﹞﹝來自觀眾的幫助﹞。Repetition意即重複,為了達到演出的熟練效果,演員必須要排練。但排練不是僵化或機械性的重複,「而是有目的有意識的重複」。「戲劇永遠是一種自我摧毀的藝術」只有藉著再現﹝representation﹞來調和這個矛盾。再現的過程不只要出現在演出中,也要發生在每一次的排練中,因為一個戲劇節目「從它被固定下來的那天起,它本身的某些東西變令人無以察覺地開始衰亡了」。要使排練﹝重複﹞成為演出﹝再現﹞,還需要「幫助」這樣東西。在排練
中導演扮演幫助的角色,演出時幫助則來自於觀眾,用觀看來「幫助」演員完成演出,演員也「幫助」觀眾在一個特殊的場所,跳出實際日常生活的重複,每一刻都過的更加清楚、緊湊。
表演永遠有修改和變更的可能,譬如今天在排練中發現一個更好的表達演員情緒、戲劇情境的姿勢或走位,就取代了昨天的演法,每一天的排練、演出都可能從頭開始,即每一次的排練和演出都是嶄新的創造。對布魯克而言,戲劇的本質是「永遠的變動」。
3、 戲劇與日常生活
在日常生活裡,「假如」是一種虛構,在戲劇裡,「假如」是一種實驗。
在日常生活裡,「假如」是一種逃避,在戲劇裡,「假如」都是真理。
當我們被說服,並相信這一真理時,那麼戲劇和生活就合而為一了。
「一齣戲就是一場遊戲」﹝a play is a play﹞
4、 戲劇最嚴格的考驗
戲劇最嚴格的考驗在於:一場演出結束後,留下的是什麼?因為戲劇過程中激烈的情感,逗樂的地方或是卓越的論點都會被遺忘,只有當觀眾那種想要更清楚地看清自己的願望與戲中的情感和論點有所連結時,才會有東西在腦海裡燃燒氣來,在記憶中留下痕跡、圖像、畫面、氣味,留下這齣戲主要的形象。
5、 劇場藝術的獨特姓
(1) 將單一的觀點由許多不同的視野取代,劇場可以立即呈現多面向的世界,不像電影﹝或其他影像媒體﹞總是被限在單一的視點中。
(2) 總是用「現在」來表現自己。而電影銀幕上閃現的都是「過去」的形象,它只是日常感受到的虛構世界的令人滿意而歡欣的延伸。
6、 劇場的工作過程和目的
劇場工作過程只有一個舞台,不是大家誤解的「製作」舞台和「銷售」舞台,而是劇場工作有兩個階段:1.準備 2.誕生。
布魯克認為劇場現象只會存在於一群準備好的人和另一群沒有準備好的人的化學性充滿動力的相會之間,當他們彼此融合成一個更大的圓時,劇場事件才算真正發生。所謂化學性充滿動力的相會是指演員的表演刺激觀眾的反應,而觀眾的反應又回饋到演員的表演,劇場活動就是一連串交互作用反應的過程。
(二)「生命力」的劇場觀
1、僵化戲劇Deadly Theatre
僵化戲劇的意思就是劣等戲劇,與商業戲劇有著最密切的關係。Ex:法國演出古典悲劇就有兩種僵化演法。傳統的:用特殊嗓音、風度儀態、高雅的表情、具有音樂性的聲調;另一種:心不在焉地對上列的同一種事物進行說明。一味模仿著老演員的外在姿態、動作,要不就是在念白上給角色的語調貼標籤:情人是浪漫的、帝王是威嚴的…等刻板印象,因此表演就全是模仿與因襲。
巡迴演出的制度也有可能導致僵化,巡迴演出最怕的就是與各地的觀眾缺少即興而直接的交流互動關係,而被迫重複排演過的內容,演完一無所獲。最好的狀況應該是每場演出都接收到不同的觀眾反應,激發出不同的戲。
2、神聖戲劇Holy Theatre
神聖戲劇的意思是說:使無形的精神活動、思想、情感透過有形的形式傳達給觀眾。因為日常生活不是生活的全部,戲劇還要滿足人追求無形之物的渴望,這完全顯現在戲劇的起源─原始宗教儀式上。
要從引人注目的中心人物通過最接近於神聖的東西的那些形式表達思想,這是一種像瘟疫一樣的戲劇,有酗酒、有感染、有比擬、有魔法。在神聖的戲劇裡,表演,事件本身代替了劇本。
布魯克以此為出發點進行實驗,要找尋另一種用聲音、動作組成的語言,演員就發現為了傳達他無形的意圖的訊息,他需要專心,喚醒他所儲存的所有情感;他需要勇氣及明確的思想;最重要的是他需要新的形式。演員需要創造用來作為訊息的,直接傳達給在場的人的行是被稱做「行動」﹝action﹞。
3、粗糙戲劇 Rough Theatre
粗糙戲劇就是不經過太多文雅的修飾,而直接以原始?樸的面貌出現的戲劇。布魯克認為粗糙戲劇的意圖在於:毫無顧忌地製造快樂和歡笑,即是「娛樂戲劇」,真正帶給人娛樂的戲劇,不會是老調重彈、陳腐不堪的東西。而劇場中的氣氛總是熱烈、喧嘩、洋溢著澎湃的生命力、騷動而充滿興味的。Ex:中國民間的百戲雜技、角觝和插科打諢、滑稽調笑的「參軍戲」以及各地地方戲曲,在村里野台上發射出龐大的能量,引發最大的喝采和歡樂。
如果在神聖戲劇所創造的世界裡,禱告比打嗝還要真實的話,粗糙戲劇恰與之相反,打嗝成了真實的,而禱告則被看成是滑稽可笑的。
4、直感戲劇Immediate Theatre
直感戲劇建立在劇場中直接的交流感應,在演員與導演、觀眾的關係上。一次完整的體驗和完整的戲劇演出裡,對觀眾而言,劃分僵化、粗俗、神聖的戲劇都已經毫無意義。在這稀有的時刻,歡樂、淨化、頌讚的戲劇,探索的、有共賞意義的、活生生的戲劇,全都合而為一了。但這一刻稍縱即逝,是可遇不可求的。
直感戲劇有可能是神聖的,有可能是粗糙的,但絕不可能是僵化的。在工作中保持清醒的靈活,永遠開放著變動的可能,永遠可以從頭開始,永遠提防陷入僵化,從排練到演出,分分秒秒的開放,自由流動的創造,直感戲劇才更有可能隨時隨地發生。這樣的戲劇就是布魯克畢生努力的目標。
四、《摩 訶 婆 羅 達LE MAHABHARATA》
在梵文裡「摩訶」Maha是偉大、完整的意思,Maharajah就是偉大的國王。「婆羅達」Bharata最直接的意思是傳說中一個角色的姓氏,然後是家族的姓氏,因此可引申為「婆羅達偉大的歷史」,婆羅達亦可引為印度人甚至是是泛指人類,
這部世界偉大的詩歌敘述兩房堂兄弟(潘達閥五兄弟v.s.庫拉閥一百兄弟)之間漫長而血腥的鬥爭,與《羅摩衍那》並稱為印度兩大史詩。兩個家族為了誰該統治國家而爭吵不休,終而掀起一場大戰,使世界遭逢萬劫不復的危機。
關於這場大戰,有學者認為對此最正確的解釋是"全屬神話",也有學者說
是皇家啟蒙教育的長篇教義書,大部分則同意是真人真事的歷史事件-印度俱盧之野大戰。他們認為那就是詩中的戰爭,忠實反映德拉威人和亞利安人之間的爭戰。書中的第一次戰爭是這樣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穩坐在維馬納(類似飛機的飛行器)內降落在水中,發射了"阿格尼亞",一種類似飛彈武器,能在敵方上空產生並放射出密集的光燄之箭,如同一陣暴雨,包圍了敵人,威力無窮。剎那間,一個濃厚的陰影迅速在潘達瓦上空形成,上空黑了下來,黑暗中所有的羅盤都失去作用,接著開始刮起猛烈的狂風,呼嘯而起,帶起灰塵、砂礫,鳥兒發瘋地叫……似乎天崩地
裂。""太陽似乎在空中搖曳,這種武器發出可怕的灼熱,使地動山搖,在廣大地域內,動物灼斃變形,河水沸騰,魚蝦等全袖死。火箭爆發時聲如雷鳴,把敵兵燒得如焚焦的樹幹。如果阿特瓦坦武器造成的後果像一場火暴,那麼古爾卡製造的攻擊後果則是一場核彈爆炸及放射性落塵中毒。第二次戰爭的描寫更令人毛骨悚然,膽顫心驚:"古爾卡乘著快速的維馬納,向敵方三個城市發射了一枚飛彈。此飛彈似有整個宇宙力,其亮度猶如萬個太陽,煙火柱滾升入天空,壯觀無比。""屍體被燒得無可辨認,毛髮和指甲脫落了,陶瓷器爆裂,飛翔的鳥類被高溫灼焦。為了逃脫死亡,븊啎h們跳入河流清洗自己和武器。" 後來考古學家在發生上述戰爭的恆河上游發現了眾多的已成焦土的廢墟。這些廢墟中大塊大塊的岩石被粘合在一起,表面凸凹不平。要能使岩石熔化,最低需要攝氏一千八百度。一般的大火都達不到這個溫度,只有原子彈的核爆炸才能達到。
在德肯原始森林裡,人們也發現了更多的焦地廢墟。廢墟的城牆被晶化,光滑似玻璃,建築物內的石制家具表層也被玻璃化了。除了在印度外,古巴比倫、撒哈拉沙漠、蒙古的戈壁都發現了史前核戰的廢墟。廢墟中的"玻璃石"都與今天的核試驗場的"玻璃石"一模一樣,這些考古發現吻合了流傳的史料記載。
《摩訶婆羅達》被改編成詩、歌、影、劇,是史上最長的詩歌,為聖經的十五倍長,最早版本出現在西元前約5、6世紀,西元3、4世紀才逐漸定型。直到現在二十世紀都還在繼續發展不同的詮釋,情節不斷增減。故事內容情節有時自相矛盾又從不離題地翻陳出新、緊密交織。主題就是劇場:我們活在一個毀滅性的時代-所有的現象都指向毀滅,而人類可以逃避這場毀滅嗎?十八世紀前歐洲
人對此鉅作一無所知,第一個鑽研全詩的歐洲人是曾在印度生活三十年的瑞士軍官,十九世紀法國的學者開始展開翻譯工作,但當時預購譯作只有二百多人,兩位學者前後接續了翻譯工作但都壯志未籌身先死。無論如何,迄今尚無完整的譯本,詩中所強調的婆羅門階級也是很晚才加進去的。1975年一天的夜晚,Peter
Brook和尚-克勞德卡里耶爾聽了一位梵文學者說了此故事後,他們了解到這部史詩之所以成為人類最偉大的作品的道理,包括印度思想最深沉的表達,對印度人而言詩裡的角色永遠都活著,像家人一樣真實地活在身邊,可以跟他們吵架質問。他們對這部作品完全著迷了,有五年之久定期會面傾聽長詩,最後受到各方鼓勵他們決定前往印度蒐集各種意像、深入了解當地見聞!村人聽說外國人對偉大的史詩感興趣都很樂意地與他們分享心得!
《摩訶婆羅達》有十六個主要角色,每一位都有獨特複雜的個性和背景,也擁有不同的故事但重要性不一,發展下來組成主要情節。Peter
Brook等人將龐大的詩篇改編成三齣戲,1982年完搞、1984年開始排演,九年的籌備、九個月的排練、演足九小時。他們必須想像出新場面,次要情節必須割愛。在極度尊重原詩形式與精神考量下,讓詩中未見面的人在戲裡碰面。多次嘗試非常戲劇化-衝突的場面來開場,但最後決定從頭說起交代清楚,最後一條清楚的主線浮現出,遊說故事的人交代幾個小神神話式故事,帶出一群越來越人性化的角色,逐漸班演出耳聞目睹的戲來!文字而言,他們捨棄古體及老式語言,但也不用現代口語或俚語敘述故事,而採用簡單明確拘謹的語言,使平時不用在一起的文字得以產生相衝或
相疊的趣味!
Peter Brook明白劇場不可嚴肅,但也不可陷入虛偽的敬意,他們發現民俗藝術的手法都是相通的,而他們透過多年即興活動發掘的技術也和這些手法不謀而合。原本一直認為一個劇團就是許多人合起來說故事,然而在印度邂逅《摩訶婆羅達》最迷人的方式莫過於看說書人表演!不單是演奏樂器,也拿樂器當布景道具,巧妙地象徵一把弓、劍、一條河或一隻猴子的尾巴!從印度歸國他曉得這項工作是不能夠模仿寫實,而要象徵暗示。
不管是英語或法語演出,布魯克都不企圖重現三千年前德拉威與亞利安人時代的印度。也不認為這齣戲在表現印度哲學的象徵,這點當然不免招來印度學者兩極化的反應!在音樂、服裝、動作方面無意硬是要去仿冒印度,相反地,多種國籍的演員帶來了各自的特色,他們的結合讚頌這部全人類共鳴的作品。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194.1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