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一般大眾會忽略的青埔內幕!:
1️⃣全聯、誠品⁉️
2️⃣中壢Sogo⁉️
3️⃣外國企業投資⁉️
4️⃣市府搬遷⁉️
影片看下去!
-
背景
4K HDR Tropical Beach View - Relaxing Ocean Wave Sounds - Balcony Vista - Ultra HD Nature Video
https://youtu.be/aZTEFWQtQ7E
-
🎁零工經濟實戰班研習會連結🎁
https://bit.ly/bradleygig
-
關注更多
我的Instagram:https://bit.ly/BradleyIG
我的LineID:yuchanchung
Google、Podcast、Youtube、Instagram
搜尋🔍「Bradley說故事」都可以找到我的內容!
-
#內幕 #青埔房價走勢 #青埔發展 #青埔外圍建案 #青埔值得買嗎 #a22完工 #桃園捷運 #中壢火車站計畫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聯外捷運系統 #CM01區段標 #桃園鐵路地下化 #桃園捷運綠線 #中豐路中央西路口 #老街溪商圈

房價走勢 ptt 在 Re: [閒聊] 2022房價趨勢- 看板home-sal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感謝大家踴躍的回覆與討論
我都有看也都有思考
有些回覆我當下可能口氣也比較差 向覺得被冒犯的人說聲抱歉
其實我發文的主要主軸,還是在於「台北房價真的不可能跌了嗎?」
想看看各位版友的看法
並非想強調「台北一定要低到中位數的受薪階級就買得起」
就現況而論,我當然也知道我自己買不起
不然我也不會發文徵求基隆的物件
那統整一些版友歸納的因素,包括供給本來就少,
還有許多未被計入受薪階級的人可能才是購買大宗
都給了我很多想法
非常感謝
--------------------------------------------------------
新手弱弱的借題討論一下
因為目前買房還是以自住為考量,還沒有步入到投資的等級
想討論尤其是大台北地區的房價
以主計總處統計2018年的薪資中位數大概在年薪49萬左右
在台北工作我們抓高一點,抓個60萬好了
扣掉日常開銷、孝親等等,假設能存30萬
出社會23歲,工作七年30歲,開始盤算成家買房的話
大概可以存210萬
(工作初期可能沒有60、工作後期可能超過,就以60萬算)
以此做頭期,無後援下能買得起多少的物件?
800-1000大概就很勉強了吧
一個人住大概可以到50/p、要組家庭可能還要買到更大+車位,可能25/p就是極限了
當然每個人薪資狀況不同,買得起的當然大有人在
但我想討論的是統計上多數人的狀況
以台北市動輒60~80/p(甚至超過),現在想自住的年輕人都紛紛往新北去找
或許是因為這樣,導致勉強買得起的新北,房價跟著上漲
現在交通機能較好的各區域,或是規畫較好的重劃區,大概也都要40~60/p,
這又逼得大家又紛紛往淡水、基隆、新北其他更偏遠的重劃區來找
導致即使通勤可能要超過40分~1小時,也都不少超過20/p的物件
比較好奇的是,現在人口也開始負成長
這些年輕人買了這些偏遠、又不容易漲價的區域(至少看到不少版大是這樣討論)
未來還會有往市區內買的需求(或能力)嗎?(結了婚也是很多花費)
買房的人跟需求不會越來越少嗎?
那是不是那些台北或新北越來越高價的房子就一直沒人買得起
或是全部都靠投資撐著了?
是不是大多數的年輕人真的要買到理想的房子是遙不可及啊?
: 社團跟ptt的文章看看就好
: "趨勢"不是人多的社團喊一喊就贏 要跟著籌碼走(有錢人走)
: 我不知道你那是什麼社團~
: 看看有沒有過去社團的發表的文章 實際準確率多少
: 你可以看看我四月跟先前在房板跟股版的文 我相信準確率都高得多
: (那時候四月有聽我的把房地產的資金 我周遭去先去買台積電遠雄的朋友都大賺)
: 我常講資金不會蒸發 只是會移轉
: 目前台灣人多數的資金多數在股票 這陣子外資是不斷脫手的
: 股票已經創歷史新高 能不能再在突破創新高是個問號 現在進入盤整
: 但如果前兩三年願意相信我 把高總價房子賣掉 進入股市會上萬點的
: 現在可能就是獲利了結 等待盤整期的
: 有很大部分的人就會拿錢買房地產
: (包含我最近回頭 再來看看有沒有便宜貨~ 前陣子都不看房版)
: 未來兩三年新建的預售屋預期肯定會大漲
: 因為缺工非常嚴重 因為太多台商回流設廠
: 現在鋼筋 模板 泥作工 搶人搶得很兇 回流的科技廠房很敢喊價
: 出現很多破壞行情的發包單價 相對的建築業也只能跟著往上喊
: 但是....其實很多基礎的工人的薪水還是不變
: 絕對大數的受薪階級的薪水也還是停滯的
: 所以我還是總價論 總價過高的不宜追
: 我會建議要長期持有的年輕自住客去買六都有發展潛力的重劃區
: 你可以看我的過去的文章 在大家不看好的林三淡的情況推薦北大特區
: 我姑姑跟我堂妹都在單價20左右買學勤路的房子
: 現在很多人還在網路看房 去看看現在的林口跟北大特區生活機能變得多好
: 很多社團跟PTT的人都是房仲跟投資客
: 他會鼓吹並倒貨發展好但昂貴的區域 並貶低待發展的區域
: (我姑姑最愛買這種 從北大買到青埔 再買到竹北 都是沒有機能 房子便宜正在蓋時買)
: 或是老舊但裝潢的房子 裝潢不是結構補強 RC設計就是50年
: 沒說50年一到就會倒 但已經是不建議居住 因為地震來很可能就倒
: 40年以上的老房 除非有產權單純的土地否則別碰
: 機能發展好的區域就像是股票說的末升段 可能會還上漲一點 但崩下來的機會也不低
: 像這裡以前很推新板特區(去看幾年前的文章)
: 我朋友靠爸買兩千多萬的房子 賠400~500萬
--
人生苦短 勇於追夢
有一種綠 叫追夢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1.146.6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599700466.A.15E.html
但這樣的人原來不是少數啊...
不過有時候受限於工作或另一半
感覺真的很兩難
房租也是越來越高
不小心參酌一下別的縣市的物件
同價位能買到的根本不能比,會仔細考慮包括工作跟生活
不過單純討論的話,台北房價已經不可能下來了嗎
其他縣市會不會也像上面大大說得越來越貴了qq
既然大家都覺得不合理不划算...
但我只是想居住不是人民的基本需求嗎
就是借提討論一下
剛也有板有提到
如果其他區也炒起來(目前至少其他五都蛋黃區也是漲)
那更以後的年輕人該買哪邊啊
現在公務員...嗯....
我好奇的是供需真的會讓房價一直居高不下成這樣嗎
那前面也很多前輩指出 基本上就是供給不足
我不知道為啥大家後面會吵到那麼火爆...
年輕人不能想自己買房成家立業嗎
難道要把老人家趕出房子?
投資的需求排擠到自住的需求 我想就像大家講的台北很貴 的確年輕人不要妄想
不過如果各縣市蛋黃區也都被炒起來 那就是比較可怕的問題
完全就是提到當時他們兩老也是公務員就能買 好奇現在環境變化是怎麼會這樣
也能被你拿來說來引人鬥嘴
如果這話題不值得討論鬥得起來嗎
還有我哪裡提到我年薪了 文章都沒看懂急著上來打筆戰
不行的話就考慮外縣市吧
※ 編輯: zxccxzewq3 (60.251.146.64 臺灣), 09/10/2020 10:45:32
收入中位數不能拿來推估台灣年輕人的狀況嗎
要這樣講全台灣90%以上政治人物最好都閉嘴
只要有房產的人最好都不能提房產 也不能探討房價 也不能討論居住的供需
???
我自己也想結婚也想買房 我也徵過基隆的房 我也是有多少錢考慮多少事
然後就不准討論了嗎
都是個人的問題
公務員相較各行各業並不是收入特別高的行業
但以前卻可以買在台北市 我好奇現在為何不行
很多人提出理性的解釋 主要說明在供給面上的問題 還有一些都更的問題
你除了人身攻擊有提出什麼建設性嗎
從頭到尾想探討的就是為何台北房價居高不下
討論到我本人就已經離題了
我上面也都跟大家平順的討論
也不排除住外縣市
不知道為何就來一句偽善
※ 編輯: zxccxzewq3 (60.251.146.64 臺灣), 09/10/2020 11:12:38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