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有部史無前例以第一人稱拍攝的巨型怪獸災難片名為《科洛弗檔案》(Cloverfield),由當年如日中天的J·J·亞柏拉罕監製。片子本身如何,見仁見智,但這部片乃樹立了許多經典電影行銷手法,尤其是與虛擬社群的互動,與許多假網站所串連的解謎,再再成為另類病毒行銷的先驅與典範。
我曾經與當年的Ptt Movie板板友一同解謎關於《科洛弗檔案》的所有假網站、假Myspace帳號,更寫過專文介紹《科洛弗檔案》的行銷手段,可惜該篇文章已隨當年的部落格一起自殺,我自己也沒備份,網路上也查不到了,目前僅能就記憶所及概要來說:
在《Cloverfield》還不被稱之為《Cloverfield》前的「代號」名為《1-18-08》,其沒頭沒尾,不知所云又第一人稱拍攝的前導預告是被安插在《變形金剛》前播放,片中沒有對白,只有最後出現「1-18-08」,暗示著上映日期,然而,許多觀眾看了都一頭霧水,於是不了了之。
沒過多久,網路上也開始出現這支預告並且開始廣為流傳一個只有一張首頁圖的網站,http://xn--1-18-08-yk1lp75apnmg4ikwut13ezfyd.com/ (題外話-那個年代就是看到時麼不知所云的英文數字,上網打www,com就對了),該網站只見一顆斷裂的自由女神像頭顱。再沒多久有人發現該網站的網址後方輸入某個我現在已經記不得的網址文字後就可以進入網站的下一層,於是可以看見五張能移動的照片,其中幾張看起來像在派對拍的無聊自拍,有兩張則是斷垣殘壁的景象。然後呢?沒有然後了。
再沒多久不知是誰(我認為是派拉蒙或者JJ故意釋出)找到該網頁的下一層可以進入一個充滿外星文字的頁面,該頁面的文字都可以按,但按完之後要幹嘛,沒人知道,只知道隨便按一些文字,頁面會出現一長串外星文字,類似回應。也就在這個時候,我開始在Ptt Movie連載關於這部《1-18-08》網站等相關消息。後來,在國外網友的努力之下,有人發現了這群外星文字的邏輯並製作出可供與英文字母對照的對照圖,但還是沒人知道這網站到底要幹嘛?再沒多久,國外網友發現了只要輸入對照英文為「slusho」的外星文字後就可以進入下一層網頁,並可以看到一隻更完整的「預告」,這支預告內可以清楚見到拍攝者與被攝者的驚慌失措,可以聽到巨大怪獸的吼聲,還有一幕不到一秒鐘巨大怪獸倏忽而過的的殘影,這殘影又被廣大網友截圖下來分析這怪獸到底是什麼?當時網路上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多數意見都指向應該是一支接近「酷斯拉」的蜥蜴型怪獸。
另一方面,隨著這支仍舊沒頭沒尾的預告出爐後,有人開始在查這部片到底是誰家拍的?導演是誰?演員是誰?結果卻遍尋不著,沒人承認,當然,後來始終保持否認的派拉蒙承認這是他們發行的電影,那是電影上映最後一個月的事情。在此之前,JJ早就以假裝事外的態度公開表示他有聽說這是一部電影,而且網路上有很多與這部電影有關的網站,但這部電影與他無關。
當時的網友們都推敲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策略就是一種行銷,卻仍樂此不疲的繼續解謎。於是有人發現將slusho成為網址後就會進入一個www.slusho.com的日本網站,這看似企業網站的企業看似是一家賣飲料的,但在頁面內搜尋又會找到幾段不知所云的影片,其中有一段就是後來《Cloverfield》主角的DV沒被洗掉的畫面,也就是他們遠遠拍攝到外海的另外一個角度,可以更清楚看到有「某種物件」掉入海裡。另外,也有人在slusho找到另外一段影片,在從該影片中的特定英文字母作為網址後進入另一個網站,又會見到另一支影片是外海工作站遇到不明生物襲擊的機密影片。最後,不知道哪位天才跑到當時仍走紅的「MySpace」搜尋slusho等相關字眼,竟找到有位名叫「Rob Hawkins」的人在這家公司上班,且他的生活照中竟有《1-18-08》的派對照!於是,大夥開始認定這名Rob Hawkins就是片中「演員」。再更後來的階段,所有觀眾都將發現Rob Hawkins的Myspace好友都是片中角色,許多角色的MySpace在20080118上映日當天都忽然將狀態改為死亡,女主角則更改狀態為重傷。
其實還有很多有趣的細節可以寫,因為現在是一時興起一口氣亂打,懶得查詢國外有無當年的相關備份截圖網頁,所以僅就我印象所及的來分享。分享這則故事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我認為奧美一手企畫的全新全聯廣告絕對沒有那麼簡單,也不會沒事就創造一個臉書頁面,肯定原本有想計畫什麼,不僅僅偷渡政治影射而已。可惜,隨著廣告下架後,後續是什麼我們也都不曉得了。除非,廣告下架也都在奧美的盤算之中,臉書只是下架後的另一波宣傳工具?如果是這樣,也就神了。
附圖為當年Rob Hawkins的Myspace
「印字rob 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印字rob ptt 在 Weltschmerz by Tzara L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印字rob ptt 在 Weltschmerz by Tzara Li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印字rob ptt 在 [心得] Holo泉3 DAC 聽感更新與一些閒聊- 看板Headphone 的評價
- 關於印字rob ptt 在 rob減肥ptt的推薦與評價,PTT - 便利商店優惠好康推薦指南 的評價
- 關於印字rob ptt 在 rob減肥ptt 請問媽咪有吃過草本印字ROB ~有效果ㄇ? - 藥師家 的評價
- 關於印字rob ptt 在 【ROB 草本膠囊臺灣】2023 優惠碼PTT評價5個這樣買才便宜 ... 的評價
- 關於印字rob ptt 在 rob草本膠囊ptt 的價格比價讓你撿便宜- Page 1 - 愛比價 的評價
- 關於印字rob ptt 在 ROB 減肥 :: 不實食品廣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印字rob ptt 在 PTT耶誕節禮物推薦福德雪蛤3入(150g-瓶) (平均一瓶630元) 的評價
- 關於印字rob ptt 在 PTT開箱豪品-蜂王乳精3g-包@ 冷山的部落格 - 隨意窩 的評價
- 關於印字rob ptt 在 中藥減肥膠囊-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評價
- 關於印字rob ptt 在 中藥減肥膠囊-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評價
- 關於印字rob ptt 在 Dcard開箱【裕良連鎖藥局】消化加強s錠350粒-日本味王 的評價
- 關於印字rob ptt 在 圖靈獎得主、Unix之父39年前的密碼終於被破解了! - PTT新聞 的評價
印字rob ptt 在 Weltschmerz by Tzara Li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0年前,有部史無前例以第一人稱拍攝的巨型怪獸災難片名為《科洛弗檔案》(Cloverfield),由當年如日中天的J·J·亞柏拉罕監製。片子本身如何,見仁見智,但這部片乃樹立了許多經典電影行銷手法,尤其是與虛擬社群的互動,與許多假網站所串連的解謎,再再成為另類病毒行銷的先驅與典範。
我曾經與當年的Ptt Movie板板友一同解謎關於《科洛弗檔案》的所有假網站、假Myspace帳號,更寫過專文介紹《科洛弗檔案》的行銷手段,可惜該篇文章已隨當年的部落格一起自殺,我自己也沒備份,網路上也查不到了,目前僅能就記憶所及概要來說:
在《Cloverfield》還不被稱之為《Cloverfield》前的「代號」名為《1-18-08》,其沒頭沒尾,不知所云又第一人稱拍攝的前導預告是被安插在《變形金剛》前播放,片中沒有對白,只有最後出現「1-18-08」,暗示著上映日期,然而,許多觀眾看了都一頭霧水,於是不了了之。
沒過多久,網路上也開始出現這支預告並且開始廣為流傳一個只有一張首頁圖的網站,http://xn--1-18-08-yk1lp75apnmg4ikwut13ezfyd.com/ (題外話-那個年代就是看到時麼不知所云的英文數字,上網打www,com就對了),該網站只見一顆斷裂的自由女神像頭顱。再沒多久有人發現該網站的網址後方輸入某個我現在已經記不得的網址文字後就可以進入網站的下一層,於是可以看見五張能移動的照片,其中幾張看起來像在派對拍的無聊自拍,有兩張則是斷垣殘壁的景象。然後呢?沒有然後了。
再沒多久不知是誰(我認為是派拉蒙或者JJ故意釋出)找到該網頁的下一層可以進入一個充滿外星文字的頁面,該頁面的文字都可以按,但按完之後要幹嘛,沒人知道,只知道隨便按一些文字,頁面會出現一長串外星文字,類似回應。也就在這個時候,我開始在Ptt Movie連載關於這部《1-18-08》網站等相關消息。後來,在國外網友的努力之下,有人發現了這群外星文字的邏輯並製作出可供與英文字母對照的對照圖,但還是沒人知道這網站到底要幹嘛?再沒多久,國外網友發現了只要輸入對照英文為「slusho」的外星文字後就可以進入下一層網頁,並可以看到一隻更完整的「預告」,這支預告內可以清楚見到拍攝者與被攝者的驚慌失措,可以聽到巨大怪獸的吼聲,還有一幕不到一秒鐘巨大怪獸倏忽而過的的殘影,這殘影又被廣大網友截圖下來分析這怪獸到底是什麼?當時網路上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多數意見都指向應該是一支接近「酷斯拉」的蜥蜴型怪獸。
另一方面,隨著這支仍舊沒頭沒尾的預告出爐後,有人開始在查這部片到底是誰家拍的?導演是誰?演員是誰?結果卻遍尋不著,沒人承認,當然,後來始終保持否認的派拉蒙承認這是他們發行的電影,那是電影上映最後一個月的事情。在此之前,JJ早就以假裝事外的態度公開表示他有聽說這是一部電影,而且網路上有很多與這部電影有關的網站,但這部電影與他無關。
當時的網友們都推敲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策略就是一種行銷,卻仍樂此不疲的繼續解謎。於是有人發現將slusho成為網址後就會進入一個www.slusho.com的日本網站,這看似企業網站的企業看似是一家賣飲料的,但在頁面內搜尋又會找到幾段不知所云的影片,其中有一段就是後來《Cloverfield》主角的DV沒被洗掉的畫面,也就是他們遠遠拍攝到外海的另外一個角度,可以更清楚看到有「某種物件」掉入海裡。另外,也有人在slusho找到另外一段影片,在從該影片中的特定英文字母作為網址後進入另一個網站,又會見到另一支影片是外海工作站遇到不明生物襲擊的機密影片。最後,不知道哪位天才跑到當時仍走紅的「MySpace」搜尋slusho等相關字眼,竟找到有位名叫「Rob Hawkins」的人在這家公司上班,且他的生活照中竟有《1-18-08》的派對照!於是,大夥開始認定這名Rob Hawkins就是片中「演員」。再更後來的階段,所有觀眾都將發現Rob Hawkins的Myspace好友都是片中角色,許多角色的MySpace在20080118上映日當天都忽然將狀態改為死亡,女主角則更改狀態為重傷。
其實還有很多有趣的細節可以寫,因為現在是一時興起一口氣亂打,懶得查詢國外有無當年的相關備份截圖網頁,所以僅就我印象所及的來分享。分享這則故事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我認為奧美一手企畫的全新全聯廣告絕對沒有那麼簡單,也不會沒事就創造一個臉書頁面,肯定原本有想計畫什麼,不僅僅偷渡政治影射而已。可惜,隨著廣告下架後,後續是什麼我們也都不曉得了。除非,廣告下架也都在奧美的盤算之中,臉書只是下架後的另一波宣傳工具?如果是這樣,也就神了。
附圖為當年Rob Hawkins的Myspace
印字rob ptt 在 rob減肥ptt 請問媽咪有吃過草本印字ROB ~有效果ㄇ? - 藥師家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媽咪有吃過草本印字ROB ~有效果ㄇ? BabyHome提醒會員對於減肥用品、使用方式,建議應向各大院所/ 醫師當面求診,尋求來源安全的方式較為妥當,以確保身心健康。 ... <看更多>
印字rob ptt 在 【ROB 草本膠囊臺灣】2023 優惠碼PTT評價5個這樣買才便宜 ... 的推薦與評價
ROB 是食品級的商品,採用複合純特濃草本成分,ROB 膠囊印字ROB 才是正品。絕不含任何化學中西藥成分,品質更具保證,長期使用不對人體產生多於負擔,富含濃縮成分,更 ... ... <看更多>
印字rob ptt 在 [心得] Holo泉3 DAC 聽感更新與一些閒聊- 看板Headphone 的推薦與評價
上次發了泉3開箱
這次接著來聊一些相關內容 (文長注意)
分成兩部分
-> 初步聽感
-> 購買前的一些資訊&閒聊
---------------------------------------
初步聽感
我本身是個女毒愛好者
常聽人聲和一些ACG音樂
偶爾會聽一點古典或純樂器(弦樂/鋼琴之類的)
對照組是原本使用的Chord Hugo 1
(使用設備在下面閒聊部分有提到)
泉3第一天開聲感覺蠻普通
不會毛刺
女聲部份的尾韻不錯聽
但感覺音場拉不開
隔天半夜加班時,聽了一陣子
聽起來不太OK,甚至還有點刺...(我也是滿臉問號這樣)
對照head fi版友分享的run in圖
看來還要一陣子,繼續run
目前run了大約將近200小時
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幾個部分:
1. 分離度
2. 相對舒服的聽感
特別提到分離度
是因為泉3和Hugo的感覺不太一樣
Hugo是台很好聽的DAC
它的音像就像一幅線條清晰分明的畫
聲音不會擠成一團
各聲部解析度/分離度都相當好
線條分明且律動感強
中高頻會比較搶眼突出一點,讓人印象深刻
泉3熱機後
整體會有一個比Hugo還大的音像
縱深更好,更多細節
低頻比Hugo好,量感不錯,動態感也不錯(有力道且不軟)
Hugo分離度其實是很好的
但泉3的分離度是另外一種感覺...比較3D的感覺嗎?
舉例來說,聽泉3的時候
當我想特別去細聽某個伴奏樂器的聲音時
會發現它...就在那個地方
我可以專注的只聽那個樂器的聲音,而且不糊
同時,其它的聲音也還在
同時,那個樂器的聲音並不會特別凸顯或強調
它就是在那個地方
不會有擁擠感,或是被影響
泉3聽感是舒服的
想放鬆的時候,可以享受一下整體演奏的流暢
想專注細聽的時候,又發現解析動態其實都在
就像我身處在一個空間內
可以輕鬆悠閒的,遠處看看整體樣貌
也可以走近一點,看看每樣東西的造型紋理
並沒有為了舒服聽感而變成HuFi,這點我覺得很棒(加分)
搭配HA2002+W11JPN
W11JPN的音場變得更大一點(跟之前比)
人聲調性/染色還在,似乎並沒有因此受影響
女聲還是很好聽(毒性依舊)
值得一提的是
像是挪威歌手 Sissel 這樣的空靈系女聲
得益於泉3的音場/空間感
她知名曲目 - Weightless聽起來效果更好了
滿溢擴散在空氣中的輕柔女聲,範圍變得更大(Buff)
伴奏低頻的punch感也更好一點
嘗試了幾個曲目
整體來說
我覺得W11JPN可適用的女聲類型
變得更多了(加分)
當然樂器音色同樣是變調的
(音染還在)(這個沒辦法)
用HA2002+W3000anv試了
yama – 春を告げる | With ensemb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qBYsxixHo8
比較明顯的差異是聲音殘響和空間感
相對來說
HUGO其實聲音比較亮一點(小提琴音色更好聽一點)
但泉3在空間內的那個樂器/人聲殘響(或尾韻)是更好的
鋼琴琴鍵彈奏和大提琴的量感更好,且不過度強調
聽起來非常棒~~
(畢竟低頻本身就不是HUGO的強項)
目前聽下來
缺點也是有的
-> 高頻延伸我覺得還不夠好 (等run一陣子再試試看)
-> 刺激度(染色)有降低一點 (相較於Hugo)
-> 需要熱機
時間我還不是很確定
但剛開機馬上聽 vs. 開機半小時或一小時後再聽
是會有差別的
(後來養成習慣,下班回家就先開機熱一下)
(Hugo熱機與否,多少也會有差異;但我覺得差異不如泉3來得大)
-> 還有就是PLL,在USB input是鎖定蠻快的
但如果切換到其他input,則大概需要5~10秒左右
(我試過從USB input切換到AES input是這樣)
(input signal有做升頻的話應該也會,但我還沒開始試升頻)
-> 其他的下次再補充
---------------------------------------
購買前的一些資訊&閒聊
畢竟在台灣不容易找到泉3試聽
因此購買前,我嘗試著作了一點功課
(已在開箱文提過的就不贅述)
希望能給有興趣的版友一點參考
1. head fi 網友反映過的幾個泉3相關問題
USB模組更新
舊版USB模組在AMD CPU上面不支援DSD1024 and PCM 1.536mhz
(主要針對使用強化USB模組的KTE Spring3, L2 May and KTE May)
原本是走XMOS,後來改用另外設計的FPGA來避開此問題(不走XMOS)
但因需請用戶寄回給官方更換
當時還引起了一部分網友的抱怨
https://tinyurl.com/2p86vp6s
現況是已解決
有和開發者Jeff確認過這題,他說現在都已是最新版本了
如果你不是和Jeff買
購買前也可確認一下版本
舊版:Gen2.0 USB Module
新版:Gen2.1 USB module
(直接更新官方最新的FW版本即可)
https://tinyurl.com/2kzsrz6k
變壓器哼聲
去年曾有兩個head fi用戶遇到變壓器哼聲的問題
https://tinyurl.com/2bh9z9nh
後來此問題已解決
https://tinyurl.com/2p8a55y2
購買前
這題我也詢問了開發者Jeff:
購買後
我這邊是沒有發生過類似的問題
接隔變,或是直上壁插都試過
其他head fi網友也都沒有遇到此問題
也許是少數案例+特定環境
但看來泉3對前端電源敏感度應該是不低的
2. 泉3只支援NOS模式
(NOS : Non-OverSampling)
應該是為了把泉3價格控制在一個範圍(2020年AKM晶圓廠大火導致漲價)
梅和泉2都支援
NOS / OS / OS PCM / OS DSD四種模式
-----------------------------------
節錄一段官方說明:
在泉3,我們去除了原本泉2所具備的機內升頻的功能。
很多用戶反饋由於NOS的聲音具備很大優勢,OS的功能增加了成本但卻很少被使用,不如
去除縮減一些成本從而使得泉3的性價比更爲優秀。
如果想使用升頻的話,建議搭配專用的升頻軟體,比如hqplayer。
使用電腦的強大運算資源進行升頻,會比機內升頻達到更好的效果。
-----------------------------------
幾種使用案例:
1. 內部升頻:在DAC機內升頻/運算
(現在有些DAC已有此功能,但要注意泉3是沒有的)
2. 外部升頻:在PC端搭配軟體升頻/運算 (例如PC+HQPlayer)
3. 外部升頻:搭配其他外接硬體升頻/運算 (例如Chord M-Scaler)
這些運算
同樣都是硬體+軟體的處理
差別只在於由誰來做 & 系統的搭配方式
(吃誰的資源 & 誰的運算力更好)
這部分對我來說是還好
如有需求,會選擇2的方案來處理
但如果你希望找可內部升頻的DAC,要留意泉3是不支援的
補充一下
Amoury大大在另一篇回覆裡面
有提到和HQPlayer搭配的部分,寫得很棒推薦也可參考看看
在HQPlayer官網下方的Recommended hardware
https://www.signalyst.com/consumer.html
有提到Holo家的產品(May/Spring/Cyan)
(其中也有Denafrips, RME...等等大家熟知的廠牌)
3. 泉3要買哪個 Level 好?
的確很難找到地方
可同場試聽 L1 / L2 / L3(KTE)
我建議幾個評估點:
-> 預算考量?
畢竟三者之間的價差不小 (USD2,198 /2,498 /3,098)
-> 是否需要遙控器 & 是否打算添購前級模組?
(只有L2/L3才有遙控器)
有看到其他網友買了 L1帶前級版本
因為沒有遙控器可調音量而覺得不方便的
全金屬遙控器雖然質感不錯
但其實上面按鍵並不是完全密合的
當你搖晃遙控器的時候,會聽到喀噠喀噠的聲音...
而且泉3是沿用holo家的公版遙控器
例如切換模式那顆按鍵是no function的(泉3只支援NOS無法切換其他Mode)
所以實際上我也很少用遙控器就是
-> 是否需要好一點的USB input?
泉3只有在 L3(KTE) 版本
才會搭載 USB Enhanced module Titanis
(附帶一提,這是使用跟梅相同的USB強化模組
而梅也只有在 L2 & L3(KTE) 版本才會搭載此模組)
我自己是想找USB直上不會太差的DAC
當時原本考量 泉3 & Venus2 二選一
後來陸續在head fi上面看到幾個不同用戶
對泉3 KTE版本的USB Enhanced module Titanis評價很好
https://tinyurl.com/bdfsusrc
Mac mini用戶的心得:
https://tinyurl.com/bdhjs9vw
也有幾位用戶甚至認為可不用接DDC
另外還有一位head fi網友
他剛好同時擁有
Terminator Plus / Venus 2 / 泉3 KTE
(他說是因為有兩聲道/耳機/辦公室...等不同需求,所以備了比較多套系統)
他在買了泉3 KTE之後
提供了聽感心得評比如下:
Terminator Plus+Gaia DDC via I2S >> Terminator Plus via usb > Venus
2+Iris DDC via I2S = Spring 3 KTE via usb > Venus 2 via usb >> original
Terminator > Qutest + LPS via bnc > Yggy A2 > Qutest + LPS via usb > Qutest
via any input
來源出處:
https://www.head-fi.org/threads/holo-audio-spring-r2r-dac.810065/post-16746408
以他主觀的聽感
Terminator Plus 當然無庸置疑是比較好的 (畢竟價差也擺在那)
但對他來說泉3 KTE USB input要優於Venus 2 USB input
雖然這位用戶說他沒有嘗試過 泉3 KTE via I2S
無從比較泉3 KTE 的USB vs. I2S
(這個我之後會找時間比較看看)
但看來泉3在 L3(KTE)版本對USB input的優化
效果應該是不差的
BTW,如果你已經有一台不錯的DDC
不會使用到泉3的USB input
那改買L1或L2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補一題,推文有人提到的
-> 泉3是否需要買含前級的版本?
其實官方說明已有提到
泉3的前級設計技術來自於晴
本身是比較偏向透明無染的風格
(不太會影響原有的風格)
晴的評價我在head fi上面看到是不錯的
但如果只是耳機玩家,通常是不太需要前級模組
大多是有主修或雙修兩聲道的玩家
後面要接後級;或是接主動式音箱之類的才會選配
我自己沒有兩聲道需求
未來如有需求,比較想找個管前級
所以最後選了無前級版本
另外要留意
泉3附前級版本的前級output
是直接使用機器後方原有的output端子
(是整合在一起的)
而不是硬體另外獨立的一組輸出
在官方說明書沒看到前級相關設定
詢問後得到以下回覆:
-> 如果你買的是帶前級版本
平常調整音量是在volume -78(最小聲) ~ +6(最大聲)的範圍內
(顯示面板會顯示Min/17~99/Max)
(84級步進音量控制)
如果你是要連接耳擴
則須將音量設定在94 (bypass的意思)
這就相當於跳過了前級 (DAC模式)
升級為附前級的模組需加價USD600
(大約1萬6台幣左右)
是否需要
應該還是回歸個人需求與預算取捨了
head fi上的討論
是認為如有前級需求且預算有限的話,這模組CP值還不錯
https://tinyurl.com/3je6cx35
再補充: 如果是一般的無前級版本泉3
音量是不可調的
所以遙控器上又多了兩個no function key...(淚)
另外
輸出電平的參考如下
泉2: PCM 2Vrms(RCA), 4Vrms(XLR)
梅 : PCM 2.9Vrms(RCA), 5.8Vrms(XLR)
泉3: PCM 2.9Vrms(RCA), 5.8Vrms(XLR)
在無前級版本是固定不可調的
(如有特殊需求,建議可選含前級的版本)
開發者提到當時泉2是為了避免某些前級過載,而將輸出電平調低
這部分,後來在梅就有做了一些調整
泉3則是沿用和梅相同的調整
這部分我覺得還好
但如果要做不同器材之間的ABT,要稍微留意一下音量的調整
---------------------------------------
以下閒聊
我當初選泉3的理由
1. 想找相對比較中性一點的DAC
2. 想試試看R2R架構的DAC (人聲取向)(女毒愛好者)
3. 想找USB input處理相對比較好的DAC
目前設備
USB Nordost Heimdall 2
KECES-P8 USB 5V(電訊分離)
DAC Holo 泉3 L3(KTE)
電源線 Nordost Valhalla
訊號線 Nordost Valhalla
耳擴 ATH HA2002
管耳擴 Wooaudio WA6SE (Mullard GZ34/5AR4鐵座)
電源線 Nordost Heimdall 2
電源
壁插 藍星381
KECES-IQRP1500
電源線 Shunyata Venom V10 C19
華克 竹田一號 (訂製100V+110V各2port)(100V給HA2002用)
耳機
W11JPN, W3000anv
PS1000
首批預購,前100多號的舊版單體老PSK
剛拿到上面印字就髒髒的
後來看到
陸續改版成字體乾淨整潔的美美霧面&鏡面PSK
還羨慕了一陣子(題外話)
多年前中毒
喜歡鐵家女毒詮釋
收了HA2002/W11JPN/W3000anv (調味)
也喜歡Nordost線材搭配出來的女聲和聲音走向
收了一些N家的線 (又是調味)
兼著聽一點點古典或純樂器
另外備了副系統 WA6SE+PSK
也是很有調味的組合
已經是很多調味,很偏門的系統了
想換 "相對" 比較中性無染一點的DAC
(Chi-Fi我不在意,其它器材已經夠調音了)
原本也考慮過Benchmark DAC3
但在HUGO之前就是用Benchmark DAC1
想換不同的品牌試試
-----------------------------------
朋友問我怎不直上梅?
有想過但考量如下
-----------------------------------
節錄官方說明:
泉3來自於泉2,但其核心技術來源卻是來自於更高端的梅。我們把在梅上已經實現和驗證
的成熟技術,進行了合理的成本規劃,下放到了泉3。使得泉3相較於泉2的成本增加雖然
不多,但性能卻是跨越了一大步。
-----------------------------------
例如
與梅相同的PLL技術
與梅相同的1個DAC模塊
(梅是使用2塊-左右聲道各1,泉3則是使用1塊)
與梅相同的增強版USB模組 (KTE only) USB Enhanced module Titanis
...
L7 Lab狼大對泉3 prototype的量測
https://www.l7audiolab.com/f/holo-audio-spring-3-prototype/
當然梅仍然是更強的DAC
這無庸置疑,但價差也擺在那
關於泉3和梅的選擇
head fi 版友GoldenSound有提到一段話
That's depend on your budget.
Are you happy to pay twice price for a bit better?(for May)
Only you can answer that.
The May is better dac, if you have money to do, and you just want best.
Then that's a great option (May).
-----------------------------------
關於梅2傳言
梅的企劃早在2017年就有消息釋出
原本預定2018年中旬發售
花了不少時間開發與調整,最後2020年初才正式發售
2016 -> 泉1發售
2017 -> 梅的開發消息釋出
2018 -> 泉2發售
2020年初 -> 梅發售
2021年7月 -> 泉3發售
head fi上面有人討論過梅2,得到的消息是
I asked Jeff Zhu about the May 2 when I was talking to him about some of the
design aspects of the May.
He said that there will be one, and he has some ideas/plans of specific
things to add or improve, but it will be several years away and other
products are higher on his priority list currently.
https://tinyurl.com/2p939jn8
開發者Jeff提到
已經有一些改善梅1的想法或計劃
但會是好幾年後的事
目前需要優先處理其他產品
關於其他Holo家的產品,非官方小道消息聽說
今年可能會有Cyan青2(DAC耳擴一體機)
和Bliss滄的後繼機種(全平衡耳擴+前級)
(不是沿用滄,而是和晴架構類似的耳擴,在官方晴前級的產品介紹裡面有提到)
(推測應該價位和體積,都會和晴接近吧?)
看來梅2應該不是這一兩年,短期之內就可推出的
因此我是打算
與其漫長等待,不如先嘗試接近梅的泉3
進可攻,退可守(?)
當然如果你有預算,直上梅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如果喜歡泉3走向的話,會等梅2、關注一下梅2消息
(也或許泉3就足夠安心退燒了)
同時也持續看看Dena家的產品
對它們家的東西也有好感;雖尚未實際ABT過
但從一些Dena燒友的心得來看
細部聽感可能有差異,但大致的走向似乎是接近的:
-> 表現良好的空間感,不特別強調某聲部,整體自然舒服又不會HuFi的聽感
也歡迎Dena家用戶一起交流聽感~
----------------------------
回到主題
目前音樂類型和各種曲目嘗試還不夠多
其他器材也還在陸續調整
等run in更多時數之後
會再分享
進一步的泉3搭配心得 & 不同類型音樂的聽感
其實可以ABT的東西還蠻多的,看著放在角落的helen...(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61.131.10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644564549.A.6EB.html
也好奇聽感,待會爬文看看
Run開之後聲音走向還會有變化嗎?
之前器材的使用習慣都是會關機
現在儘量有回家醒著就開著
期待La Voce S3心得 (敲碗
有些玩家想用preamp mode來和耳擴另外微調/匹配的話
可能就要選泉3附前級的版本了
以Chord Hugo為例
在純DAC mode之下(白光那個固定輸出模式)輸出電平也是3V
(我自己ABT的時候是覺得音量差不多沒錯)
https://www.head-fi.org/threads/chord-hugo.702787/page-534
(如果preamp mode的話就可調)
以Qutest為例
如說明書所刊載是可調式(1V / 2V / 3V)
以DAVE為例
如說明書所刊載,在DAC Mode也是固定輸出電平3V(RCA)不可調
(如preamp mode的話就可調)
但如果是當DAC使用
應該大多數用戶還是使用輸出電平固定3V的DAC模式
https://www.head-fi.org/threads/chord-hugo.702787/post-10847182
it is indeed 0dBFS = 3V RMS for the pre-set level
如設定為白光的模式就是固定3V輸出電平
(我把那段提到的bypass字眼拿掉以避免誤解)
... <看更多>